学术投稿

组织学实验教改教学效果的评价

林卡莉;董蕙;李海明;况花荣;袁娲;曾雪英

关键词:组织学, 实验教改, 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 学生, 医学基础课, 实验要求, 理论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 板图, 线条图, 实验课, 录像带, 局限性, 巡回, 图像, 方法, 差距, 玻片
摘要:医学基础课的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传统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是老师先利用板书、板图给学生讲实验要求及观察玻片标本的方法,然后学生自行观察,期间老师巡回解答学生看片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由于板图是线条图,与镜下图像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局限性.本学期我们将录像带播放引入实验课,探讨其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与传统实验教学的效果比较.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IV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22例近期疗效观察

    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我们用异环磷酰胺(IFO)、长春碱酰胺(VDS)、顺铂(DDP)组成联合方案(IVP)治疗晚期肺癌22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守俊;康昭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中CRP检测应用的探讨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所谓急性时相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强烈刺激后的一种应激反应.CRP就是诸多急性时相反应物质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健康人CRP水平<10mg/L.在较长时间里CRP是作为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基本指标,CRP在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化脓菌的感染升高较明显(>50mg/L):而病毒性感染CRP不升或轻度升高(<50mg/L).近年来研究发现,急性期蛋白特别是CRP可用于早期诊断外科严重感染、术后并发症的早期监测及判断疾病预后[1].为此,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期间对我院外科手术病人中256例的术前、术后CRP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人柯萨奇病毒感染10例分析

    成人柯萨奇病毒感染可有多种临床表现,易误诊为各种疾病,不利于及时治疗.我院1995~1999年收治10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庆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髌骨粉碎性骨折难以获得满意的内固定,我科使用双克氏张力带钢丝或多根克氏针交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6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不典型心梗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笔者所收治的16例不典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65岁.其中心内膜下急性心梗6例,急性下壁心梗2例.急性下壁心梗并前壁心梗1例,急性正后壁心梗3例,前间壁心梗2例,前壁心梗2例.误诊时间为6小时至7天.易误诊为急性心衰、急腹症、肺心病、心绞痛、急性心律失常、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牙痛及其它疾病.结论:目前急性心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生要重视不典型急性心梗的特殊表现,动态观测心电图及酶学改变,提高诊断水平,降低病死率.

    作者:邱悦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游离包皮内板片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

    总结13例采用游离包皮内板片一期正位尿道开口修复尿道下裂的经验.本组冠状沟型1例,阴茎型9例,阴茎阴囊型3例.术后1例尿漏,无尿道外口及吻合口狭窄.认为彻底切除纤维索及创面止血,末段尿道修剪成斜面扩大吻合口,游离包皮内板时减少皮片下组织,留置尿道支架2周,术后庆大冲洗支架管及烤灯照射伤口,是预防术后感染、尿漏、尿道狭窄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源湖;邹晓峰;黄明;肖运政;肖日海;邓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配伍中止疤痕子宫并中期妊娠的临床应用

    我院自1997年3月以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1%利凡诺终止有剖宫产史并妊娠16~27周孕妇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闵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人格特征,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服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一年级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均分以及4项因子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都高于四年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16PF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Ⅱ、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男女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四年级学生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各具有不同的人格心理结构.

    作者:李舒梅;李小波;邱伟;熊跃玲;钟文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强教学工作管理,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我院是暨南大学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河源市卫生学校的教学医院,同时也接受惠阳卫校、梅州卫校、从化卫校部分医士班、检验班、影像专业的学生临床实习,每年接受实习生约60~80名.如何加强教学医院内涵建设,促进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院教学医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们结合实际,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我们的做法是:

    作者:刘焕青;赖桥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复发1例

    患者,男,20岁,因四肢麻木、乏力、眩晕、站立不稳9天,于1998年6月9日住院.1周前因发热咳嗽,后出现双下肢乏力,由下肢向上肢发展,2天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行走不稳,双手不能持物,伴恶心呕吐,多汗,小便困难,既往于1997年5月及1998年2月各有类似上述症状发作一次.体检:体温37.2℃,神清,语言不清,无眼睑下垂,眼球各方向活动好,双眼水平震颤Ⅱ°,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减低,闭目直立试验(+),双侧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不稳,两肘、膝关节以下触、痛觉明显减退,四肢腱反射消失,病理性反射(一),腰穿压力正常,蛋白0.7g/L,细胞数正常,肌电图示:广泛周围神经性损害.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用地塞米松20mg静滴,每日一次,用7天后,改用口服强的松30mg,每天一次及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等治疗,20天后基本痊愈出院.

    作者:江宗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动脉海绵窦瘘二例

    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比较少见,容易误诊为眶内出血、眶内血管瘤、眶蜂窝组织炎、眶内假瘤及Graves眼病等.我们诊治二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潮汉;陈婉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钠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车祸致重型颅脑外伤于2000年4月2日入院.深昏迷,GCS评分≤5分,入院时已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d=5.0mm,右侧d=4.0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外耳道和鼻、口腔渗血,颈软,呼吸促,R26~28次/min,P150次/min,BP13.6/8.4kPa,双肺无干湿罗音,心律齐,腹部无外伤体症,肠鸣音消失,脊柱四肢无骨折,四肢肌张力减弱,肌力为0级,生、病理反射均消失.

    作者:蓝光明;温步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40例预后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可造成患儿致残和死亡.而伴有惊厥的HIE又是其中的严重病例.本文对40例伴有惊厥的HIE病例进行临床综合的分析.

    作者:刘跃梅;曾祥运;华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当前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宏观上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微观上的以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当前各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面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神圣使命.因此,高校必须大力推进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转换机制,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不断提高内在活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作者:陈庆寿;曾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螺旋CT支气管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部螺旋CT扫描支气管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胸部螺旋CT扫描病例全部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小密度投影(MinIP)、仿真内窥镜(CTVE)等图像后处理以使气管支气管成像.结果:118例表现为正常,其气管支气管外表面、管内壁、管腔均显示清晰,结构完整.82例表现为异常,分为腔内占位、腔外压迫或管壁受侵、支气管扩张改变.结论:胸部螺旋CT扫描支气管重建技术对于气管支气管本身及其腔内外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福兴;刘少强;郭少华;黄渺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阿替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3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工作组诊断标准确诊.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NYNA分级,Ⅱ级8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伴心律失常25例,其中房颤19例,室早4例,房早2例.用药前收缩压均≥100mmHg,静息心室率均≥60次/分.

    作者:李霖;谢东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对于掌握教师履行职责的状况,区别出教师的不同素质与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至关重要.8.本文系江西省教委省级立项并资助教学研究课题的主报告

    作者:胡树长;赵小琴;刘振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低血钾致房室传导阻滞6例分析

    一般认为低血钾多出现主动性心律失常,而高血钾易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笔者近年遇到6例低血钾致房室传导阻滞,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与预后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者众多,结果颇不一致,我们报告一组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AML儿童患者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严健;李招金;李瑶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小儿心力衰竭中的实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心力衰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方法:对40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组(治疗组)和口服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8小时均测算左心室收缩期短轴缩短分数(LUSF)、左室射血分数(EF),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组LUSF和EF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ASP增加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黄明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