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慧斌;吴剑波
医疗事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在诸因素中,医疗质量、医疗制度等可控因素对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就医疗质量、医疗制度在防范医疗事故中的作用谈点浅见.
作者:杨心华;舒祖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临床送检可疑真菌感染114株标本进行培养,根据菌落不同颜色的显色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进行鉴定,并与常规鉴定方法(沙氏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血清芽管试验、米粉吐温80琼脂培养及糖同化试验、墨汁染色、尿素酶试验、咖啡酸试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小英;何惠英;钟淑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18例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SSS)的可能促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临床治愈率100%.着重讨论早期足量选用耐青霉素酶抗菌素静脉滴注,不提倡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全身治疗,提出2%百多邦软膏可作为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作者:孙传寿;叶小英;林儒斌;熊清华;万春雷;施银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闭孔管脱出的腹外疝称为闭孔疝,好发于多次妊娠妇女及老年妇女.闭孔疝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由于对本病的特点认识不够,故常常不能在术前明确诊断,而行剖腹探查得以确诊,故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及死亡率.现就我院在1990~2000年收治的15例闭孔疝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许朝阳;吴舒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79例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洛赛克组和西米替丁组进行对照,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了解呕血、便血、红细胞压积、大便潜血及胃管抽取胃液行潜血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洛赛克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米替丁治疗组.
作者:刘杰;肖诗梁;李韶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给通过临床造影术来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提供参考依据;为断肢再植、自体大静脉移植或搭桥以重建血液循环术[1~3 ]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患有下肢静脉疾病的男性成人X线造影片和正常成人男尸下肢各31侧(左右各半),在股、胭静脉上取五个位点分别进行外管径测量.结果:发现在第一、二、三、四、五位点上,男尸左侧依次为9.9871±0.3385(x±S x)mm,8.1194±0.4052mm,8.5242±0.3812mm,8.2274±0.4347mm,8.1932±0.3840mm;男患左侧分别是13.5984±0.4529mm,13.9597±0.3452mm,13.4677±0.3379mm,13.9613±0.3750mm,13.0742±0.3933mm;男尸右侧为9.4806±0.3903mm,8.1790±0.3889m,8.2935±0.3879mm,7 7726±0.3876mm,8.0387±0.4393mm;男患右侧 14.3242±0.4629mm,12.4729±0.2928mm,14.2306±0.4167mm,13.9323±0.4613mm,13.7968±0.4456mm.经方差分析,P值<0.01.结论:尸体与病理造影片的股、胭静脉外径大小有显著性差异,下肢静脉造影是临床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4].尸体与病理造影的股、胭静脉管径均数比,有九个位点是<0.6667,说明静脉血管的储备容量弹性很大.
作者:郭明宇;刘仰斌;刘凤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南方各省(如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四川、海南)高发,年发病率达10~25/10万.该病原发于鼻咽,可上及颅底颅内,下转移至颈淋巴结或血行转移至骨、肝、肺等组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鼻堵、血涕、耳聋、耳鸣、头痛、面麻、复视等七大症状和鼻咽部肿物、颈部肿块及颅神经麻痹三大体征.放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32%~53%,早期病变可高达60%~80%,半数以上患者以癌复发或/和远地转移告终.
作者:钟雨;邱万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眼爆竹伤是一种农村常见且严重的眼外伤.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喜庆佳节时燃放爆竹越来越多,且目前爆竹的威力越来越大,甚至有用烈性炸药制造的爆竹,从而使眼爆竹伤的发生也明显增多.现将我院近10年来接诊的眼爆竹伤107例(124眼)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曾北京;赵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28例有断端分离移位的肱骨干骨折患者,运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伤肢于肩外展、肘屈曲各90°,前臂中立位,并于固定后一周内每天对肱骨纵向持续挤压约半分钟.7天内分离移位矫正有效率96%.提示运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能很好矫正肱骨干骨折分离移位.
作者:郑文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较为常见,我们自1985~1998年间共收治94例,手术切开复位73例,现将我们手术中出现的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钱锐;肖诗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利用多参数量化放射性核素活度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97例经确诊为Graves'病的患者,86例行多参数量化131 Ⅰ治疗,另111例以传统的单位甲状腺重量吸收剂量法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多参数量化131 Ⅰ剂量治疗组与单位甲状腺重量吸收剂量法治疗组的有效率皆为89%,治愈率分别是91.8%和86%、复发率分别是3.4%和5.4%、早发性甲低发生率分别为3.4%和4.5%.结论:多参数下利用131 Ⅰ治疗Graves'病是可行的,可规范和指导131 Ⅰ治疗Graves'病,提高总活度的准确性,减少复发率和早发性甲低.
作者:罗冬云;杨苹;林拓;卢献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当疤痕子宫逐渐裂开、出血少、无典型破裂先兆时,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作者于2000年9月收治一孕妇,疤痕子宫全层裂开,胎儿存活于腹腔内而孕妇并无明显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幼琳;谢勤英;李园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在国内过去报道较少[1],随着对该病警惕性及新型球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提高,近年来日渐增多,但误诊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本文就我院从1997年1月至2000年4月间诊治的10例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及药物与鞘内注射,脑室引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铮;曾繁银;肖祖锋;杨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恶性疾病.是恶性浆细胞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有骨质破坏、瘤细胞浸润、肾功能不全、免疫球蛋白异常、贫血及感染等.近2年来,我们用米托蒽醌联用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治疗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跳液,心表面不降温.在鼻温32~33℃、心律30~50次/分、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3例,肺动脉瓣狭窄修补成形术1例.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手术显露良好,术后心功能良好,术中术后始终保持窦性心律,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无血红蛋白尿及气栓等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尤其对心律影响小,不担忧术后心脏复跳,有利于术后恢复.气栓加以预防可以避免.
作者:江柏青;李章红;谢春发;欧阳侃;刘子由;李树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移动抑制试验--毛细管法,研究了冻干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HPIF)对正常人白细胞移动抑制的体外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冻干HPIF组抑制作用高于对照组(P<0.001).有力支持了冻干HPIF对正常人白细胞移动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水亲;严宜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序言早在1924年Clarke就从人龋齿中分离出了变链球菌(Mutan streptococcus),但当时并未注意到它与龋病的关系.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初研究龋病的致病菌时,此菌才被学术界重视起来.1960年Fitzgerald和Keyes在仓鼠实验性龋中证实了某些链球菌有致龋作用,且能在动物之间传播,他们称此菌为诱龋链球菌(caries-inducing streptococcus).
作者:罗晓婷;高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研究发现蝎毒对角叉菜胶诱发的大鼠足爪肿,佐剂性关节炎,琼脂肉芽肿具有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迟发性过敏反应等急、慢性炎症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叶和杨;李卫东;林志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脊柱损伤是常见外伤性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我院收治的16例脊柱损伤患者的CT资料,着重讨论检查方法,椎管狭窄、脊柱稳定性程度的判断及CT检查的价值与限度问题,以提高对本病的检查与诊断水平.
作者:梁荣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与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以及吸入NO和吸入氧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本项研究.方法:实验时将动物(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组Ⅰ)、缺氧组(组Ⅱ)、缺氧+吸氧组(组Ⅲ)、缺氧+NO吸入组(组Ⅳ)和缺氧+NO吸入+氧吸入组(组V).结果:组Ⅱ与组Ⅰ比较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增高,氧分压(PO2)、血浆NO明显降低,血浆ET-1明显增高.析因分析处理间P<0.01,交互影响P<0.01,表明吸入NO同时吸氧有交互影响.结论:NO与ET-1参与了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吸入NO同时吸氧能显著降低慢性缺氧性脉动脉高压,增强肺氧合.
作者:黄明夏;齐宝申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