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史原
对输液用水的水源制备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使用国内外的设备,从而得到了一系列实验参数.比较证实了膜技术处理得到的超纯水将逐渐取代蒸馏水,膜技术将广泛地应用到医疗事业上.
作者:刘高峰;王伟;郑红;丁宝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爱母行为的倡导,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对产科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导乐分娩越来越受到欢迎,所谓导乐陪伴分娩者是指有过生育经验,有分娩基本知识并富有爱心,有乐于助人品德的助产士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尤其在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充满信心,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与医务人员配合顺利分娩.
作者:郑碧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药物引起剥脱性皮炎(也称红皮病),为严重型药疹;此类不良反应,症状很明显,病情较为严重,患者极为痛苦,近年来屡有药物引起剥脱性皮炎的病例报告.
作者:余绍玲;刘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前药物流产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但在终止孕50-70天妊娠时,吸宫手术仍然是目前的首选方法.如何减轻吸宫时孕妇的痛苦,寻找一种有效、经济、方便、安全的镇痛药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人工流产前用药是否能预防其并发症、减轻孕妇的痛苦.
作者:高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市医院病房贮存的药品建立小药柜实行基数管理方法.即由病区药房和各病房协商将常用药品建立一定的基数,由护士长总监控,由值班护士采取交换班管理制度,每次用药,必须由医师写处方,次日由护士从药房领取药品来补充基数,实行这种管理方法,一方面为病房医师、护士抢救重病人赢得了时间;另一方面也为医师、护士的工作提供了方便.但是,实行这种管理方法,使药品从药房领出到真正用到病人身上,都要在各病房贮存一段时间,而在贮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各病房药品贮存的情况,我们在1999年12月对我市各病房药品贮存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达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心绞痛,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故在治疗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目前,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多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栓等药物,单一用药疗效不显.自1999年1月至2000年9月,我科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同时,给予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李雅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戊型肝炎是近几年临床发病较多的一种肝病.临床自然病程和转归同甲肝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比甲肝临床症状重,黄疸深,病死率高.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68例,并用常规治疗组36例对比,采用清热利湿,理气活血辨证论治,结果发现,两组在降酶退黄改善消化道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较单一西药常规治疗为优,是临床中治疗急性戊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志华;史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主要考察使用鲎试剂检测大输液热原过程中,pH值对试验的影响.经实验证明,在未对输液进行pH调整的情况下,直接测定不影响检测结果
作者:周萍;付玮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们选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各因素对大黄醇回流提取总蒽醌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以95%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为佳工艺.
作者:马桔云;赵晶岩;战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乳牙根尖周炎的传统疗法是根管疗法,有时亦用变异干髓术治疗.由于乳牙解剖特殊性和儿童的特点,操作有一定难度.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文献报道不作根管治疗而改用空管药物疗法亦能将根尖周病治愈.我们自1995年开始对乳牙尖周病进行空管药物疗法治疗,经过3年的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映雪;张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系指在应用常规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过程中,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称“致心律失常作用”.少数情况与药物剂量无关,属于变态反应,多数与药物剂量有关,属于药物过量或中毒.
作者:柏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97年起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3例,经治疗后痊愈34例,好转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忠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中的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增多,骨髓小粒中的细胞面积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金玉昉;宋文辉;何素萍;倪亚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从1994年5月-2000年8月对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蕴刚;元灵;王志平;吕钊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是其急性发作期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现代研究认为肺心病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高凝状态,在肺心病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院近2年对能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德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口腔颊粘膜癌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皮瓣游离移植术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高难度手术之一.术前术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及患者的预后.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口腔颊粘膜癌患者6例,均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通过系统护理,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此类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采用紫外线与2-去氧-D-葡萄糖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青霉素高产菌株,使发酵效价与总产量分别提高了12.2%和10.9%.
作者:裴艳辉;王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1948年成立时通过的宪章认为:“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综合人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医学模式,有助于使患者建立一种乐意合作,积极治疗的佳状态,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蔡伯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介绍采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67例肝癌的配合及护理,重点总结此项治疗术后发生的主要综合征: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只要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与护理,应用行之有效的护理理论,护理技术施行护理措施,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综合征的发生,同时术前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顺利渡过治疗术后的反应期,以达到治疗护理的目的.
作者:陈萍;王振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是邪气与机体正气之斗争的过程,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如何增强正气,能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正是这个原因,中医特别强调使用补益药物来固本扶正.大量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资料证实,上述治疗之法其根本的机理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叶纪沟;王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