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1例疗效观察

张艳;李雅芹

关键词:肝素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抗血小板聚集, β受体阻滞剂, 现报告如下, 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 普通肝素, 滴注治疗, 单一用药, 持续静脉, 常规治疗, 临床, 疗效, 抗栓, 猝死
摘要: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心绞痛,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故在治疗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目前,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多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栓等药物,单一用药疗效不显.自1999年1月至2000年9月,我科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同时,给予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我们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60例,全部随诊观察,确实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敏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口腔颊粘膜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口腔颊粘膜癌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皮瓣游离移植术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高难度手术之一.术前术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及患者的预后.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口腔颊粘膜癌患者6例,均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通过系统护理,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此类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院药剂科管理浅析

    药剂科是一个以药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为临床服务的技术性科室,而药学则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管理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药品是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随着人民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效、安全和毒副反应小的药品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保证药品的临床用药安全,药剂科的管理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从简单的配方发药转向参与科学用药,从调制剂转向临床药剂,因此药剂科的任务是:采购药品、自制制剂、储存药品、分发药品、进行药品的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

    作者:于慧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采用紫外线与2-去氧-D-葡萄糖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青霉素高产菌株,使发酵效价与总产量分别提高了12.2%和10.9%.

    作者:裴艳辉;王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康泉与胃复安预防化疗期呕吐的临床观察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整个化疗过程中,抗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这些药物在抑制或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症状,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剧烈频繁的恶心呕吐使病人异常痛苦,严重时可致化疗中斯,影响治疗.临床上有多种预防恶心、呕吐的方法.本文就静脉使用康泉和胃复安预防化疗期恶心、呕吐的疗效做一比较.

    作者:何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1948年成立时通过的宪章认为:“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综合人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医学模式,有助于使患者建立一种乐意合作,积极治疗的佳状态,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蔡伯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胆排石胶囊和鸡骨草丸治疗胆囊炎的疗效比较

    我们观察1999年3月至2000年2月底一年间门诊胆囊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以利胆排石胶囊和鸡骨草丸.我们观察到应用利胆排石胶囊的病人腹痛的消失速度、程度及B型超声波恢复程度比鸡骨草丸疗效要好.

    作者:边晓霞;赵广荣;常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用正交法探讨心复康片的佳提取工艺

    我们用正交法对心复康片的提取工艺用正交法进行探讨,经试验选定了佳提取工艺为A2B3C2.

    作者:申相峰;韩玉玲;盖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运用中西医治疗溃疡情况;方法:56例病人口服雷尼替丁150mg,早晚饭后服,并加服痢特灵,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维生素B1、B6各20mg,每日3次口服2周后改服中药,治疗率达82%,有效率为96.4%.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溃疡,大有前途.

    作者:陈久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9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川芎嗪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治疗作用,对39例NS患者,按年龄、病程、临床表现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激素和洛汀新;观察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川芎嗪2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3周,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观察组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明显增高,总胆固醇显著降低.此研究证实应用激素加川芎嗪,在改善高凝状态,减轻肾小球的损害和保护肾功能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李祖发;杨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正确对待非处方药的使用

    非处方药于1999年正式走入老百姓的生活.它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并依据说明书或标签购买、使用安全有效的药品.也就是说非处方药的使用与否,决定于消费者对一般小伤小病能否“自我判断”,以及对非处方药的理解.

    作者:陈文慧;宁美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重视药品的储藏与保管

    2000年版<中国药典>对药品的储存保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地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同时应熟悉各种药品的理化特性,并了解<中国药典>及其他药品标准中规定的“贮存”条件,做到按规定要求进行储存与保管,以确保药品质量,夏季突出的矛盾是气温高、光照强度大、湿度大,应特别重视和加强这方同的工作.故本文从防热、避光、防湿三个部分分别论述:

    作者:王迎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胰岛素临床新应用

    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促使葡萄糖转变为糖原而贮存;故能使血糖降低,临床主要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现就其临床新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杨方红;王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前药物流产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但在终止孕50-70天妊娠时,吸宫手术仍然是目前的首选方法.如何减轻吸宫时孕妇的痛苦,寻找一种有效、经济、方便、安全的镇痛药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人工流产前用药是否能预防其并发症、减轻孕妇的痛苦.

    作者:高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甘露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其热原检查方法药典规定为家兔法,我们通过干扰评价实验,证明甘露醇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干扰,但通过稀释可以消除这种干扰.同时考察10批甘露醇注射液,与热原检查相比较,结果完全一致.

    作者:翟登奎;封玉东;王大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观察和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TG≥200ng/dl,TC≥200mg/dl)患者,服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地奥心血康胶囊100-20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期间禁用对血脂及血小板聚集有影响药物和其他扩冠药物.观察药物对血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A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和心电机连接,描记心尖搏动图,颈动脉搏动图,心音图测定PEP、LVET、PEP/LVET之比及其他相关指标;应用上海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研制的血液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还原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由本院临床生化研究室及血脂研究室测定TG、TC载脂蛋白Ai(ApoAi)及ApoB100、ApoAi/ApoB100之比.均在服药治疗前及服药3个月以后作上述检测.结果:服药3个月后TG有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重要指数有明显好转,左室收缩功能亦有改善.结论:应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脂血症,服药3个月以后发现,本药品在调血脂治疗方面可使ApoAi水平升高,并使ApoAi/ ApoB100比值升高,能降低TG水平.并可以使血液流变学发生良好改变,治疗和预防高粘血症的发生.并观察到PEP/LVET比下降.说明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有良好作用.

    作者:季先友;张景波;韩淑霞;金国良;赵统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热解毒液搽剂的临床研制与应用

    清热解毒液搽剂是1996年5月至1997年5月,经2年多的时间研制而成,经过多次临床实践反复进行临床试验,通过加减后拟定成方.它是采用纯中药制剂用米醋浸泡通过渗漉方法而成的液体外用搽剂.该疗法由于充分发挥了中药、醋的综合作用,所以具有疗效确切,目标准确,用药集中,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简化治疗程序,随身携带方便,安全可靠,疗程短,效果好等特点.

    作者:王静;王坚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身心疲惫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手术的普遍展开,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繁忙.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具有高尚的情操,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护理服务质量.由于职业原因,手术室护士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身心疲惫问题,下面就此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

    作者:张德莲;杨爱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吡哌酸及利福平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

    近五年来,我科采用吡哌酸伍用利福平治疗细菌性腹泻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卞艳萍;刘春河;陈淑利;赵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68例

    戊型肝炎是近几年临床发病较多的一种肝病.临床自然病程和转归同甲肝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比甲肝临床症状重,黄疸深,病死率高.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68例,并用常规治疗组36例对比,采用清热利湿,理气活血辨证论治,结果发现,两组在降酶退黄改善消化道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较单一西药常规治疗为优,是临床中治疗急性戊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志华;史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