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辉;尹际彤;刘利民;闫玉清;张淑芬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之易于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现收集我院1977年以来的50例AIHA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曲延章;郭珩;张淑英;郑馥兰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诺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药敏试验和对照试验证明,此药对五种眼部常见致病菌敏感或中度敏感,无耐药性.显著优于利福平和氯霉素两种滴眼液,相似于环丙沙星滴眼液.
作者:贾俊伟;庞君容 刊期: 1996年第06期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都造成局限性颅内压增高,终都将导致脑疝形成.但脑疝形成的时间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观察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就幕上颅内血肿脑疝形成的因素做一肤浅的分析.
作者:倪玉璞;张丽丽;刘增良 刊期: 1996年第06期
肿瘤是目前世界各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和寻找对肿瘤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对近年来资料中介绍的几种对肿瘤有特殊作用的药物作一简述.
作者:李桂珍;左明秀 刊期: 1996年第06期
高胰岛素血症常发生于Ⅱ型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95年7月至96年3月.于应用ILIB(氦氖激光多功能治疗仪)前后,进行血浆胰岛素,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测定,观察ILIB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贤厚;刘彤梅;侯英;杨玉芝;刘国信;才艳敏 刊期: 1996年第06期
10%盐酸丁卡因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麻醉剂,其制备方法与检查均按<黑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执行,其含量测定方法为亚硝酸钠法.由于盐酸丁卡因在紫外区有吸收,根据这一特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与亚硝酸钠法做对照实验,结果满意,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1),回收率为99.55%±0.68 CV为0.68%.
作者:赵凤欣;陈浩然;刘素瑺;王宁 刊期: 1996年第06期
目前证实在入体内存在元素有七十余种,其中含量占人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人们称之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又分人体必需和非必需两种.现在认识到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十七种,它们是Fe、Cu、Zn、Cr、I、Se、Mn、Sn、Co、F、Mo、V、Si、Ni、Ge、B和As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作用非常重要.它们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原料,而且在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运载作用、生物催化作用、参与各种激素的作用.每种微量元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取决于它在任一特定器官或体液中的浓度.微量元素的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元素具有固定的高浓度部位.如甲状腺的碘.红细胞的铁、肌肉组织的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重要,过多或过少部分破坏人体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疾病.因此适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人体部分必要微量元素含量(1)见表1.
作者:谷贵文;刘兵 刊期: 1996年第06期
自1873年Davaine报导碘有杀菌作用以来,很快作为第一代碘制剂--碘酊,用于临床一直沿用至今.因其易挥发,刺激性强等缺点,而使疗效和应用范围受到一定影响;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德国人Karl Herle等发明了第二代碘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即聚维酮碘,通称磺伏,并由BasF公司首先开发应用于临床.现已收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药典.
作者:肖艺虹;徐文忠;王维成 刊期: 1996年第06期
在多肽合成中,由于氨基酸叔丁酯很容易被酸分解,所以它常被用为羧基保护基来参加反应.氨基酸叔丁酯可从氨基酸与乙酸叔丁酯和高氯酸反应制得(1),也可从氨基酸在二氧六环和浓硫酸混合液中与异丁烯反应制得(2),后者反应简单,宜于操作.我们在文献基础上加以改进,使收率有所提高.
作者:付玉杰;綦秋华;林竹青 刊期: 1996年第06期
为了提高疗效,保证质量,减少双黄连粉针的不良反应.哈尔滨中药二厂对双黄连粉针的工艺进行了改进,为了考察改进前后工艺的疗效及质量,我们进行了药理学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蔚新;刘德广;季宇彬 刊期: 1996年第06期
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在治疗上,目前是一个难题,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是世界上为有效的手段.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致使部分患者中断治疗.我们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配合保尔佳,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振民;宋桂花;宋育英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就乳酸生和乳酸菌素这两砷制剂的区别,从药物来源、细菌分类.作用机制作用特点等方面作了阐述.从目前看.治疗肠道疾病方面,乳酸菌素优于乳酸生.
作者:孟昭香;胡艳萍;赵慧;崔清武;侯兆柱 刊期: 1996年第06期
雷诺氏病既肢端动脉痉挛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对称的间歇发白与紫绀为其临床特点.本人用中药辨证施治,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静洲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我院自1993-199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塞患者8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完全达到了治疗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范;孙晓梅;刘达梅;马凤萍 刊期: 1996年第06期
介绍了目前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口服制剂的研究概况.
作者:张海松;邹晓军 刊期: 199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治疗的进展令人瞩目,尤其是对肿瘤疾病及其它一些疑难病的治疗前景可观.本文着重介绍的是基因治疗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展望.
作者:肖明辉;尹际彤;刘利民;闫玉清;张淑芬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论述了中药速效消痛酊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标准.
作者:吕子涛;于瑞芳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经大量文献工作,依据传统中医理论,选用药食同用的地道中药材,对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及肥胖症等的袋泡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导如下:
作者:张德连;吕育齐;郝霁虹;罗平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采用反相HPLC法对盐酸克林霉素泡腾片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YWG-C18色谱柱(4mm×20mm,10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80∶90),检测波长为214mm,本法准确、简便、快速.
作者:丁一冰;田秀丽;刘大伟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我院自1994年-1996年用酮康唑胶囊共治疗霉菌性角膜炎56例.总结该药有效率达93%,未出现严重毒、付作用.现结合文献报导如下:
作者:黄敏;汤金如 刊期: 199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