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艺虹;徐文忠;王维成
本文就乳酸生和乳酸菌素这两砷制剂的区别,从药物来源、细菌分类.作用机制作用特点等方面作了阐述.从目前看.治疗肠道疾病方面,乳酸菌素优于乳酸生.
作者:孟昭香;胡艳萍;赵慧;崔清武;侯兆柱 刊期: 1996年第06期
红伤膏为祖传秘方,由黄连、黄柏等十九味中药经麻油炸制而成.对由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皮肤肌肉创伤出血、刀、枪创伤、手术刀口久不愈合均有较好疗效.我们对此药膏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秀丽;王东纯;金贞玉;吕晓红;杨锐 刊期: 1996年第06期
近几年来,人体微量元素变化与人体健康和发病相关的研究有显著进展.本文对55例冠心病病人及30例健康人进行了微量元素硒、镉、铬、锰的检测,并探讨了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给冠心病的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忠祥;于秋梅;姚万钢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通塞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3275.85+16356.88x,r=0.9992,回收率3次测定的均值为96.1%,RSD=1.44%,本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特点.
作者:杨东华;秦国良;刘玉楼;陈伟;朱宇;段红军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对7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下颌前牙多个牙齿松动Ⅰ°~Ⅱ°,个别牙齿松动Ⅲ°的保留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常规的口腔卫生宣教,教会患者正确刷牙方法,洁治、刮治、调(牙合),用0.2mm不锈钢丝结扎固定,观察时间长五年,短半年,均完好保留.提出牙周炎患者为保持牙列完整,松动Ⅲ°的牙齿可以保留,扩大了保留牙龄的适应症.
作者:于清华;徐红滨;王太和 刊期: 1996年第06期
10%盐酸丁卡因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麻醉剂,其制备方法与检查均按<黑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执行,其含量测定方法为亚硝酸钠法.由于盐酸丁卡因在紫外区有吸收,根据这一特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与亚硝酸钠法做对照实验,结果满意,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1),回收率为99.55%±0.68 CV为0.68%.
作者:赵凤欣;陈浩然;刘素瑺;王宁 刊期: 1996年第06期
大蒜含有多种硫化物及稀有元素,具有抗菌消炎、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肝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作者:王晶华;王志光;郭海民 刊期: 1996年第06期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都造成局限性颅内压增高,终都将导致脑疝形成.但脑疝形成的时间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观察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就幕上颅内血肿脑疝形成的因素做一肤浅的分析.
作者:倪玉璞;张丽丽;刘增良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格列吡嗪经与辅料混合并制粒后充填胶囊,溶出度有很大提高,其60分钟,累积溶出量达到80%以上,较改进工艺前提高30%.
作者:张丽英;张丽敏;陈志歆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经大量文献工作,依据传统中医理论,选用药食同用的地道中药材,对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及肥胖症等的袋泡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导如下:
作者:张德连;吕育齐;郝霁虹;罗平 刊期: 1996年第06期
目前证实在入体内存在元素有七十余种,其中含量占人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人们称之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又分人体必需和非必需两种.现在认识到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十七种,它们是Fe、Cu、Zn、Cr、I、Se、Mn、Sn、Co、F、Mo、V、Si、Ni、Ge、B和As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作用非常重要.它们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原料,而且在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运载作用、生物催化作用、参与各种激素的作用.每种微量元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取决于它在任一特定器官或体液中的浓度.微量元素的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元素具有固定的高浓度部位.如甲状腺的碘.红细胞的铁、肌肉组织的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重要,过多或过少部分破坏人体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疾病.因此适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人体部分必要微量元素含量(1)见表1.
作者:谷贵文;刘兵 刊期: 1996年第06期
奥美拉唑(Omeprazole)为1982年瑞典Astra医药公司首先创制推出的H+-K+-ATP酶抑制剂,有明显抑制胃壁细胞分泌酸的作用.作为抗消化性溃疡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仅偶见头痛、腹泻、便秘、恶心、皮疹等.引起心电图类似下壁心肌梗死改变,至今未见报道.我近期于临床遇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兰;李庆元;张春月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采用反相HPLC法对盐酸克林霉素泡腾片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YWG-C18色谱柱(4mm×20mm,10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80∶90),检测波长为214mm,本法准确、简便、快速.
作者:丁一冰;田秀丽;刘大伟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对头孢氨苄片崩解不好,通过改进工艺减小片重降低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董娱;连岩 刊期: 1996年第06期
目前的给药方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间断给药法,即平常所用的如一日三次、一次x片,或肌注等等,这类方法可使血药浓度迅速升至起效浓度范围内,然后随着血液循环被肝肾等清除,血药浓度不断下降,在降至有效浓度以下前需要再次给药,以维持药效,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很大部分药品是以这种方式给药的.
作者:王学工;付玉杰;吴立昌 刊期: 1996年第06期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清痹灵膏药中樟脑的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8%,RSD=1.83%(n=6),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杨瑞琪;戴忠;王瑛 刊期: 1996年第06期
心脑复康胶囊对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绞痛等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该胶囊的主要成份三七中所含人参皂甙Rg1进行含量测定,可以有效地控制其质量.
作者:金玲;陈大忠;冯传军 刊期: 1996年第06期
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在治疗上,目前是一个难题,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是世界上为有效的手段.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致使部分患者中断治疗.我们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配合保尔佳,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振民;宋桂花;宋育英 刊期: 1996年第06期
本文对头孢G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水解时加入抗氧剂--焦亚硫酸钠,从而得到了各项指标均符合企业标准的头孢G.
作者:曲宏伟;王国庆 刊期: 199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治疗的进展令人瞩目,尤其是对肿瘤疾病及其它一些疑难病的治疗前景可观.本文着重介绍的是基因治疗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展望.
作者:肖明辉;尹际彤;刘利民;闫玉清;张淑芬 刊期: 199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