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MP-26及TIMP-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王彩霞;王桂梅;刁为英;朱晓萍;丁成龙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 TIMP-1, MMP-26
摘要: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65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IMP-1和MMP-26的表达情况.结果:TIMP-1及MMP-26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2% (49/74)和63.51% (47/7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38%(23/65)和26.15%(17/65);并且MMP-26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TIMP-1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26和TIMP-1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且MMP-26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探讨

    目的:本文针对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06~2018-03所接收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其中观察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49例,占90.7%;比较满意人数为4例,占7.4%;不满意人数为1例,占1.8%.对照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30例,占55.5%;比较满意人数为15例,占27.7%;不满意人数为9例,占16.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睡眠呼吸暂停、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脑动脉硬化及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观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脑动脉硬化及多发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7-01~2018-02来我院就诊的脑动脉硬化及多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例,给予传统的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和观察组(n=40例,在传统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宣教),评估两组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本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鲁智敏;贺秀菊;贺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不同用药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 2017-12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3例.甲组使用达菲林,乙组使用孕三烯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两组治疗前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 0.05);甲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达菲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积水53例和肾脓肿32例需行肾造瘘术引流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简称导管组:肾积水28例;肾积脓15)和传统肾造瘘治疗组(简称传统组:肾积水25例;肾积脓17例)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回顾分析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其他少数病例(肾周积脓、多囊肾出血后合并感染、肾周积血吸收不良、肾结核性脓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比分析肾积水,肾脓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时间,结果显示导管组与传统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少数病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因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临床依从性高,治疗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在泌尿外科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大伟;桂士良;罗振国;迟宝进;李玉芝;郭玉刚;曹会峰;郝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采取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05~2017-05,随机分为对照组(n=33,采取米非司酮及甲氨蝾呤治疗)与观察组(n=33,采取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因阴道流血多对症处理后流血停止,1例术中大出血难以控制立即中转开腹行子宫切口修补术.对照组21例保守治疗成功,7例在MTX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仍不理想行宫腔镜下电切术,5例在治疗中大出血,行开腹子宫病灶清除及子宫修复术;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HCG下降至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终止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采取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洋;马晓丹;吴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匹维溴铵在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前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匹维溴铵在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ERCP)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01~2017-12在我院住院行ERCP诊治指征的病人87例,随机入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于术前3d起口服匹维溴铵100mg,每日两次;术前1h临时口服匹维溴铵100mg.对照组不服用匹维溴铵.两组患者其他术前用药一致.记录患者造影导管进入十二指肠乳头的时间,患者分别在术后3、12h和24h时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淀粉酶水平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术后高胰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造影导管进入十二指肠乳头的时间:治疗组为(3.80±0.57) min,对照组为(5.73±1.14) min,两者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淀粉酶水平:治疗组术后3h,12h,24h淀粉酶水平分别为:(87.38±40.73)U/L、(79.43±37.56) U/L和(65.54±34.68) U/L.对照组淀粉酶水平分别为:(132.65±104.75) U/L、(123.85±108.67) U/L和(109.85±97.52)U/L.不同时间段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术后高胰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治疗组高胰酶血症发生率为6.81%,对照组为20.93% (9/43),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胰腺炎的发生率为4.5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65% (2/43),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RCP术前使用匹维溴铵可以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低术后高胰酶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丽;王庆华;张明;杨丽芳;张林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胆碱酯酶、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胆碱酯酶、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01 ~2017-12收治的64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护肝、扩容、输血、止血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HE、SOD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HE、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可显著提高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CHE、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国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佳木斯市地区某院2011~2015年双胎妊娠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佳木斯地区双胞胎妊娠现状,多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探讨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水平,降低双胞胎的围生期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15年间双胞胎妊娠档案记录172份,调查双胎妊娠的围产期、孕期生活状态以及妊娠结局等信息.用SPSS19.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产龄主要集中在24 ~29岁,平均产龄为28.8岁;产妇多数为初中学历,不同产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家族患病史、孕期营养不良、是否服用叶酸、被动吸烟、饮酒和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的孕产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产龄、不同经济状况、是否进行孕前保健指导、被动吸烟和经常接触厨房的孕产妇对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偏低于国内研究;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率与国内研究基本一致;高龄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发病率与早产率与国内研究一致.

    作者:杜宁;杨宇轩;倪洪波;刘芳;邱洪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6~2018-0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58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好转组(n=67)和死亡组(n=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同时对生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的绘制,并根据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后TIMIⅢ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以及发病至PCI时间是经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存活时间1 ~50个月,平均(28.56±2.34)月,且其生存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降低.经COX回归模型分析,与AMI合并CS患者出院以后的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有术后TIMIⅢ级、发病至PCI时间以及年龄.结论:年龄、糖尿病、术后TIMIⅢ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以及发病至PCI时间是经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术后TIMIⅢ级、发病至PCI时间、年龄是其院外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故早期进行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蕾;王娜;王书飞;李宗赢;李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Lisfranc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7-02收治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78例作为样本,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两组分别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足部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足部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7.0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8%(37/39),10.3%(4/39);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4%(29/39),30.8%(12/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6.30,6.09;P<0.05).结论: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足部功能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俊峰;樊盛;刘伟峰;汪建军;范崇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例足月窒息新生儿,根据HIE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将54例新生儿分为A组24例是发现HIE窒息患儿,B组30例是没有发现HIE窒息患儿,随后在同期间选择足月健康新生儿27例将其作为C组.三组新生儿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测量其出生6、12、24h后大脑中动脉各项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对三组新生儿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经颅超声监测的大脑中动脉阻力Vs,Vd、Vm、RI四项指数显示,A组患儿的Vs、Vd、Vm、RI四项指数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三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有窒息史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霞;李丹;王薇;郑春梅;王繁博;秦丽微;吕佳南;孟庆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遵医行为及受孕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不孕患者遵医行为及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7-01我院收治的88例PCOS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1年受孕率、干预过程中依从性.结果:干预后1年观察组受孕率47.73%高于对照组22.73% (P< 0.05);观察组依从性90.91%高于对照组70.45% (P <0.05).结论: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促使PCOS不孕患者保持良好遵医行为,提高受孕率.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胆囊切除术中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住院时间、护理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在本院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 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具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邓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洛托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07~2018-07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率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SBP、DBP以及心率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先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7例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UAP患者11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7)及对照组(n=57).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采取瑞舒伐他汀+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2周后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后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两组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与Rho激酶抑制剂治疗可增强疗效,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升阳益胃汤配合心理干预对亚健康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配方颗粒联合心理干预在亚健康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5 ~2017-11入院治疗的亚健康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升阳益胃汤配方颗粒治疗,7d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定.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头昏脑胀、焦虑、烦躁易怒、精神分散、睡眠障碍、腰酸背痛、食欲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升阳益胃汤配方颗粒联合心理干预治疗7d后头昏脑胀、焦虑、烦躁易怒、精神分散、睡眠障碍、腰酸背痛、食欲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d 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升阳益胃汤配方颗粒联合心理干预用于亚健康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可调重服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可调重服的佩戴对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05 ~2016-12就诊于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并接受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14)和对照组(n=1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佩戴可调重服.两组脑瘫儿童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对两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0.84±5.72)分明显提高(P =0.041),观察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3.65±6.38)分显著提高(P=0.023).治疗后,两组FM-F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4).结论:可调重服的佩戴能有效提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佩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解秋雪;徐磊;康贝贝;杨雅楠;宋银萍;黄夏;王京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5-03~2017-03,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分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气促指数、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76.4%)比较,观察组(96.4%)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气促指数、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FVC、PEF、FEV1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可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肺功能,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值得借鉴.

    作者:戴泳君;王惠娟;董中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不佳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良好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时间是自2015-11~2017-11,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体温、肌酐、舒张压、收缩压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尿素氮、血糖、白细胞计数远比对照组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危险度较高的是年龄、MMSE评分、MoCA评分.结论:上述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的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sTREM-1和hs-CRP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初始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初始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内科住院的48例AECOPD病人,测定病人入院第1天、第4天血清sTREM-1和hs-CRP水平,并比较入院第1天时和入院第4天的sTREM-1和hs-CRP水平的变化和区别.结果:sTREM-1和hs-CRP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随着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AECOPD患者血清sTREM-1、hs-CRP降低,故推测二者联测可能对加重期病人抗菌素的初始治疗疗效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铨;王晓茜;鲍文华;赵艳景;张君雪;仇义全;章婷;钟雅;刘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