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斌;杜平;赵吉波;孙兴元;尹璐;王澍;潘云志;房艳宇;张晨昕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自主参与安全管理措施对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及疗效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2~2015-12收治的62例需要接受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一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另一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自主参与安全管理因素,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肺部感染率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6.54%,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39%,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22.58%,对护理的满意度83.87%.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需开展胸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患者参与自身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肺部的感染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志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SRC-3、IGF-1R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是66.00%,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是36.20%,且SRC-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中是为76.6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48.90%,且IGF-1在乳腺癌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SRC-3与IGF-1R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r=0.769,P<.001).结论:SRC-3过度表达和IGF-1R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RC-3及IGF-1R两因子将有助于评估乳腺癌进展及转移情况,它们很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寻找分子靶向治疗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冷晓雪;田寅;王洪胜;曹玉杰;李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现状、护士担心程度及应对方式,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的防护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自行拟定职业危害、担心程度、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其一般资料,分析其与以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一般资料维度对担心程度均无显著性的影响,而与职业危害发生情况有显著关系主要是年龄、婚否、职称、重症工作经历.研究对象的总体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较高,尤其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危害得分高,其次为物理性危害,其每条目得分高.担心程度基本与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对应,高的为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危害,每条目担心程度高者为物理性危害.
作者:史春英;于俊娟;解洪萍;房丽;严静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制备复合载药CNTs磷酸钙骨水泥,研究其抗压强度、释药性能和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磷酸钙骨水泥,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载荷强度;采用UV测试磷酸钙骨水泥中庆大霉素释放曲线;利用IR、XRD和SEM研究磷酸钙骨水泥的体外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结果:与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相比,复合载药CNTs磷酸钙骨水泥抗压强度提高三倍左右,其中庆大霉素的释放时间增加一倍,体外生物活性提高.结论:CNTs的加入有效提高了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延长了材料中药物释放时间、提高了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祝芳芳;张杰;迟艳侠;赵越;郭晓玲;张向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案,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对所在医院2013-02~2016-01所在医院接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及家属自身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将其中6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高于对照组(78.33%),2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腹痛、腹胀及排便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不仅临床疗效明显,同时能够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对减少疾病并发症具有促进作用,应建议满足手术操作指征者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征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直钢板固定复位术进行治疗,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结果:(1)A组5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征上明显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聚果糖对益生菌制剂来源的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和置片法培养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应用结晶紫染色法及活菌计数法检测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结果:低聚果糖可使青春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时间提前24h.结论:应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低聚果糖可提高其生理功能.
作者:孙亦心;李蕊;刘铭珠;薛冰冰;刘思聪;王春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初步研究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选用唾液腺样囊性癌病理蜡块24块,综合临床症状和镜下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唾液腺组织旁组织中I-TAC-CXCR3的表达并采用PAS、CD31双重染色法检测各组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状况.结果:I-TAC和 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瘤旁组织(P<0.05).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于无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P<0.05).有神经转移和无神经转移组织都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然而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数量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和正常组织.结论:I-TAC和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二者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血管生成拟态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且CXCR3与组织阳性表达的血管生成拟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8,P<0.01).初步得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能与腺样囊性癌的神经转移相关.
作者:庄桂婧;李铁成;邱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并评估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妇产科收集2008-01~2012-08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存档蜡块,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预后的关系.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对于影响卵巢癌生存预后的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①50例卵巢癌患者中PDCD4总体的阳性表达率为42%(21/50),缺失表达率为58%(29/50),PDCD4在癌旁组织中总的阳性率8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63,P=0.000).②PDCD4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χ2=5.466,P=0.019)、临床分期(χ2=7.550,P=0.006)均有关,而与年龄无关(χ2=3.120,P=0.077).③50例卵巢癌中PDCD4阳性表达者其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PDCD4表达阴性者(χ2=22.136,P=0.000).④在多因素的分析中,PDCD4被证明是影响卵巢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DCD4是低表达;在总生存情况中,PDCD4 蛋白阳性的表达者优于 PDCD4 蛋白阴性者;PDCD4可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宋继荣;肖敏;张丹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制双参口服液的佳制备工艺及多糖含量测定,并研究多糖体外抗氧化性.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并对双参口服液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以及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结果:双参口服液研制的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样品比例为2:1:2(玉竹:沙参:党参),超声时间为50min,超声温度为60℃时,多糖的提取率高.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样品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5.90%.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有清除能力.结论: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是可行的并且含量较高,双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马丽文;宋琳琳;胡晓艳;胡晓冬;骆宇鑫;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碘甘油治疗,观察组实施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情况差异过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两组患者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存在牙周牙龈发热肿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皮疹、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副作用少,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修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05~2015-06接收的92例高危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先运用常规超声系统诊断法对其心脏进行诊断,再应用心脏三节段分析法进行诊断.记录两种诊断方法发现胎儿CHD的例数,并与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结果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的高低.结果:常规超声系统诊断法检出患有CHD的胎儿共7例;心脏三节段分析法额外检出患有CHD的胎儿6例,共13例.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证实上述13例结果正确,均为复杂性CHD;另外,产后超声发现产前未检出的单纯室间隔缺损1例.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50.0%、92.9%,特异性均为100%;心脏三节段分析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系统诊断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CHD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确各种复杂性CHD的类型,对于优生优育以及产后的救治工作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洪灿;丁正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植皮及皮瓣修复的成功率.方法:对因创伤所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采用植皮或是不需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由于修复之前创伤已经导致组织坏死及感染的存在,为了避免因感染因素造成植皮或皮瓣坏死或是皮瓣不愈合,采用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在清创术后进行局部湿敷.选择2014-04~2016-10,共计47例患者.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7例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自体皮片移植手术方法20例.皮瓣修复27例(总计28个皮瓣).结果:游离皮片移植成活率接近100%的13例,成活率超过80%的5例,有2例成活率60%左右.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的病人皮瓣均成活.皮瓣边缘出现渗出不愈合病人10例,经随访形成经久不愈窦道的3例.结论: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可以提高植皮成活率及带蒂皮瓣成活率,可以较好的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张浩;王大丽;周绪雷;赵宏伟;鲁志梅;徐涛;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06~2015-06入住我院的骨科创伤患者70例,根据其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对疼痛程度优良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1.43%和94.2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68.57%和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全麻手术中的运用效果,以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为完善全麻术中的护理活动,我科经讨论决定从2015年6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遵循随机原则,选取2015-06~2016-05在我科进行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4-06~2015-06在我科进行全麻手术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面品管圈麻醉护理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均明显减小,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增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全麻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婉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07~2016-06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20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电脑生成随机数字分为无缝隙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后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无缝隙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无缝隙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基础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鼻炎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8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45例,治疗有效率为96%,满意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治疗有效的46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的30例,治疗有效率为92%,满意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和护理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医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秀华;沙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烟雾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与单纯颞肌贴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08~2016-04接诊的烟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各自2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颞肌贴敷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改良Rankin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两组患者术前改良Ranki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采取直接血管重建加颞肌贴敷治疗要明显优于单纯颞肌贴敷,可更好地改善改良Rankin评分,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常运光;史锡文;赵黎明;甘强;栗超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黏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05~2016-05在本院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入院宣教、护患沟通、心里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技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内镜手术治疗的重度宫腔黏连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新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总计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次15min.两组患儿接受康复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和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D区、E区评分和足印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改善患儿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孔祥颖;宋福祥;庞伟;刘鹏;范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