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目的:探究大鼠脑脊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不同力度打击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的表达及其与损伤严重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只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B、C、D、E和假手术组F.在Marmarou等研究的基础上,制作不同力度DAI模型致伤装置,分别采用A组(砝码悬挂高度及质量:70cm×400g)(下同),B组(80cm×400g),C组(90cm×400g),D组(100cm×400g),E组(110cm×400g)冲击力击打大鼠头部,以造出DAI模型以及F假手术组(无冲击力损伤),共6组.于造模成功后第24h,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后处死大鼠制作脑组织标本,观察选取符合DAI模型的大鼠脑脊液标本进行统计.结果:在正常大鼠脑脊液中存在NGF,且DAI后脑脊液NGF含量较正常增多,与假手术组有差别(P<0.05);损伤后各组间也有差别(P<0.05),随损伤程度加重,大鼠脑脊液中NGF含量增加.结论:NGF水平与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GF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DAI严重程度的一种方法.
作者:韩骏飞;李明军;孙凌峰;王崇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糊剂联合两种不同输送方式对根尖封闭能力.方法:收集离体牙48颗,随机分成6组,每组8颗离体牙.A、B、C组分别用ZOE糊剂、AH-PIus糊剂、Vitapex糊剂.各组糊剂分别用主尖蘸取和螺旋输送器导入根管内.各组均匀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根充后牙齿均用2%亚甲基蓝溶液染色,后将牙齿透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透的长度.结果:ZOE糊剂微渗漏长度明显大于AH-Plus糊剂和Vitapex糊剂(P<0.05).AH-Plus糊剂和Vitapex糊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糊剂下,主尖输送微渗漏长度大于螺旋输送器输送,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充时糊剂输送方式采用螺旋输送器导入根管能够提高根管的封闭能力.
作者:孙启菲;刘明达;刘陆滨;裴魏魏;赵志香;侯范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4-12~2015-12我院所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根据临床所需应用芬太尼作为临床麻醉方法,探究组患儿应用瑞芬太尼作为临床麻醉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应用状况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临床应用结果得出,探究组患儿的SDP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切皮时及CPB前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与对照组患儿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状况上,探究组患儿的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CPB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且探究组患儿术后无重插管现象,对照组患儿有2例患儿出现重插管现象,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应用瑞芬太尼药物作为快通道心脏麻醉药物能够有效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并加快拔管时间,减少临床应激反应.
作者:王韬甫;宋志冰;刘宿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适宜浓度臭氧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灌洗治疗效.方法:应用臭氧发生器制作浓度为20μg/L,30μg/L,40μg/L的臭氧15~20mL,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一次,治疗3次后,应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的情况.结果:三种浓度的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后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浓度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颖贤;张荣;杨付明;陈勇;杨晓丽;杨继团;张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筛选刺五加多糖的佳提取部位并优化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五加的根茎、叶、果实三个部位中的多糖,并进行多糖提取率和含量的对比,确定佳提取部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浓度、料液比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刺五加根茎、叶、果实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2.986%、5.088%、11.97%,多糖含量分别为26.91%、33.97%、27.32%.响应面法优化的刺五加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当提取时间为116 min,提取温度为95℃,醇沉浓度为85% ,料液比为31:1时,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高为13.21%.结论:通过试验得出,刺五加果实是刺五加多糖的佳提取部位.响应面法对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优选出来的佳提取工艺稳定.
作者:沈宇;赵宏博;张宇;张羽男;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支架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作为实验组.7、14、21d分别进行MTS、ALP检测,与无支架材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数量都逐步增加,实验组数量稍多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P活性都有所增强,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材料在体外环境对细胞增殖无不利影响,且能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
作者:丁义;赵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安全性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12于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临床疗效显著,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比较两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指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左旋甲状腺素片具有显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显像检测乳腺肿瘤微血管指数联合VTQ技术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声学特征,应用能量多普勒(PDI)显像对肿块内部微血流进行定量分析,记录微血管指数(VI)、阻力指数(RI);启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记录VTQ值.采用Kappa检验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50个,恶性肿瘤38个.良恶性肿瘤比较,PDI-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Q 值以 4 m/s 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截点,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88.0%.PDI-VI联合VTQ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92.1% 、94.0% 、91.8%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值为 0.861.结论:PDI-VI联合VTQ技术对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郏亚平;郑春梅;黄雪兰;吕佳南;邹晓娉;卢晓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窝蛋白-1(Cav-1)在白藜芦醇(Res)作用于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通过传代形成细胞的衰老模型,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细胞增殖能力和p53、p21蛋白为衰老标志物进行观察.通过不同浓度Res作用衰老的HUVECs后,SA-β-gal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映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p53、p21和Cav-1蛋白表达.结果:与衰老组相比,随着Res作用浓度的增加,各用药组蓝染细胞逐渐减少(P<0.05),但与青年组相比,蓝染细胞增多(P<0.01);与衰老组比较,Res不同浓度组G0/G1 期细胞比例均降低(P<0.01),S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多(P<0.01),但与青年组相比,G0/G1 期细胞比例增高(P<0.01);与衰老组比较,Res不同浓度组p53、p21和Cav-1表达均降低,且呈Res浓度依赖性.结论:Res可以延缓HUVECs衰老,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衰老细胞Cav-1表达有关.
作者:衣慧婷;张丽;郭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02~2016-0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有效率分别为97.43%、94.87%,均高于对照组的74.36%、69.2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为5.12%,低于对照组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7.69%),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例(30.7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有着良好的疗效,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林宇乔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USP9Y-TTTY15RNA 的含量,判断其是否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4-10~2016-02前列腺癌患者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和健康男性40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的PSAmRNA和USP9Y-TTTY15RNA的含量.计算USP9Y-TTTY15RNA在各组患者中的相对浓度.结果:USP9Y-TTTY15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但前列腺癌中表达多,与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男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P9Y-TTTY15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但在前列腺癌中表达高,可作为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记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罗振国;李淑奎;陶然;邓勇泉;迟宝进;杜从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与人文素质相结合在老年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01~2016-01抽选我院老年医学系学生140名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学号末尾奇偶数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单独的PBL教学法(对照组70名)及PBL教学法结合人文素质(观察组70名),观察两组学生考核结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医学技能、患者态度、沟通能力、团结能力等各项考核成绩分数上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评价满意度(97.1%)与对照组(87.1%)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人文素质教育在老年医学临床教学中应用价值显著,对提升学生考核成绩有重要作用,学生对此也有良好评价,值得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黄佳滨;王凤玲;隋小芳;费秀斌;袁博洋;刘影;范巧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二级以上医院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培训策略.方法:选取2015-01~2015-09黑龙江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注册护士134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1050名护士的职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确立相关的核心能力培养方案,分析黑龙江省二级以上医院1340名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情况、不同人口学特征的1340名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情况.结果:黑龙江省二级以上医院1340名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43.89±32.57)分,总均分为(2.85±0.63)分,维度高者为法律、伦理实践.结论:二级医院护士的核心能力相对较低,领导能力、教育、专业发展、科研、人际关系、咨询能力等应得到加强,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察,使其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刘玉杰;王景佳;赵秀芹;房迎华;于敏霞;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查房教学对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轮转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00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名学生开展老师为中心的查房教学模式,实验组100名学生开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诊断思路、病例书写、沟通技巧等五大要素设计并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查房模式,每轮学生神经内科实习8周,每1周进行1次查房,实习结束前测评两组学生的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病例书写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学习效果如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诊疗思路、沟通技巧的评价得分较对照组学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神经内科查房教学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查房教学能够在临床真实情镜下使住培医师在人文关怀、沟通技巧、问诊查体及简单的诊疗思路等方面得到提升.
作者:魏春杰;王增冕;孙红丹;田嘉莹;盛宝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01~2016-01收治复发疝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修补组和常规修补组.常规修补组行常规疝修补术治疗;腹腔镜修补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平均费用、疝修补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修补效果的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修补组疝修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修补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平均费用均少于常规修补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对修补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修补组患者,(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修补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经济负担,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晖;王陆军;田所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并评价其相关性.方法:选取ESRD患者60例(30例非血液透析和30例MHD治疗患者:按透析龄分为长期组、短期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HMGB-l、AOPP,并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结果:①ESRD非血液透析组、MHD组与对照组相比,HMGB-1、hs-CRP、AOP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HD 组与ESRD非血液透析组相比,HMGB-1、hs-CRP、AOP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HD长期组与短期组相比,HMGB-1、hs-CRP、AOP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性分析,在ESRD组中,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水平(r=0.762,P<0.01)呈正相关;血清AOPP水平与hs-CRP水平(r=0.843 ,P<0.01)呈正相关.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血液透析会加重这种状态,并且随着透析龄的增高这种状态越来越严重.
作者:满中敏;刘艳姝;郭彩霞;鲍江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05~2016-05收治的9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舒张压以收缩压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与假手术(Sham)大鼠肾间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造成UUO模型,Sham组大鼠假手术处理.在手术后的第3、7、14天分批处死,取左肾石蜡包埋,行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上述因子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对应时间点相比,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加重,PDGF-B、TGF-β1表达逐渐增多,PTEN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PDGF-B、TGF-β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PTEN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病的过程,可能是一种抗肾脏纤维化的内源性保护因子,且PDGF-B、TGF-β1下调PTEN的表达可能是它们发挥促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部分机制.
作者:朱章龙;康晓明;杨占双;张雅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上海江湾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OP)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本地区OP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外周骨密度仪对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骨密度检查,并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骨质疏松高危因素进行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不同,随年龄增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服用钙剂及VitD、饮酒、锻炼、喝牛奶、绝经、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史、哮喘病史和手术史对骨密度值影响有统计意义(P<0.01),而吸烟有无与骨密度值高低无关(P>0.05);技术人员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到39.25%,农民骨质疏松患病率达到低为18.75%.结论:引发骨质疏松的因素较多,积极采用三级预防,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罗振东;邱水强;陈强;张建明;陆伟成;郭延皖;殷殿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CDH10基因表达mRNA水平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究该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01~2017-02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直接行手术切除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甲基化PCR (MSP)和RT-PCR实验技术,检测两者组织中PCDH 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水平情况,并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DH10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见启动子明显异常甲基化,比例为53.3%(32/60),远高于癌旁组织8.3%(5/6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其mRNA表达只有8.3%(5/60),大多数表达沉默,而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90%(54/6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H10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未见相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PCDH10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大多数沉默,但其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显著,说明该基因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姜文强;陈玉强;王彤旭;吕鑫;王亚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