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脊髓不同程度损伤后早期血清中NSE和S-100β的表达

王崇禧;周成福;苏航;张增增

关键词:脊髓损伤, NSE, S-100β, 血清, 大鼠
摘要:目的:探索大鼠正常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的表达及规律.方法:取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E、F 6组.前4组选取改良Allen's法建造不同程度SCI样本,至伤能量经预实验后选择如下:A组(2.5cm×10g)、B组(4.5cm×10g)、C组(6.5cm×10g)、D组(8.5cm×10g)E组仅显露脊髓,不致伤,F组正常观察.打击后大鼠发生摆尾,双下肢及机体回缩,进而双下肢自然松弛术,表明打击确实,后行改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测,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的可信性,去除不合格模型.术后3h、6h、12h、48h、72h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变化.术后7d时行改良SEP评估神经功能损伤与恢复情况.结果:①在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微量NSE和S-100β.②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ABCD四组模型相同时间点血清中NSE和S-100β定量分析较正常增多,损伤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有差别(P<0.05),脊髓损伤程度越重,血清中NSE和S-100β两者阳性表达结果增加,脊髓损伤后6h,二者阳性表达达到大值,呈正相关关系.③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大鼠在轻度致伤后血清中NSE含量表达平均值达到6.26ng/mL,远远高于正常大鼠组.NSE和S-100β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不具有相关性.结论:①在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微量NSE和S-100β.②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随着损伤程度的增进,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表达有所升高,且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即:随着程度的不断加大,NSE和S-100β的阳性表达结果逐渐增多;大鼠脊髓损伤后6h的阳性表达量到达大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一定程度上NSE和S-100β检测可以作为评判、估计脊髓损伤程度的一种方法.③从本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当大鼠血清中NSE含量大于6.26ng/mL时可能出现了脊髓的损伤,这有一定意义存在.NSE和S-100β两者在研究中发现不具有相关性,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椎板切除术操作不会明显影响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的定量分析以及改良SEP的检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从而能够更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其发展.方法:入选老年患者214例,分别行动脉硬化仪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u/L),根据测值研究对象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LD组 134例)及维生素D正常组(NLD组 70例).LD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骨化三醇 0.25ug/d,连续用药6个月.半年后复查血清25-羟维生素D、bapwv.结果:①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baPWV值为(2027.3±76.4)cm/s明显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1419.6±60.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6月后,治疗组baPWV(1598.8±69.0)cm/s,与安慰剂组(2010.3±59.4)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较维生素D正常者高;给予提高体内维生素D 水平,从而减少维生素D 缺乏可有效延缓老年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作者:孙俐俐;沙宪辉;张晓艳;吴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于2013-06-01~2015-05-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共90例,将其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患者,将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患者,对比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1)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B组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48例治疗有效的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10个月后,骨折复发率为2%,B组33例治疗有效的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10个月后,骨折复发率为15%,A组患者治疗持久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复发率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GST-CBX2-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GST标签的CBX2-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纯化出表达蛋白.方法:以CBX2-1全长为模板,构建3对引物,将CBX2-1PCR扩增成3段,通过XhoⅠ和NotⅠ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GEX-4T-3载体中,并转化E.coli DH5α,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和DNA测序坚定正确后,转入E.coli BL21中,经IPTG大量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运用GST pull down方法纯化3段蛋白.结果: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证明,原核表达质粒GST-CBX2-1 3个载体构建成功,用Western blot方法证实了GST-CBX2-1-1(1-288),GST-CBX2-1-2(259-600),GST-CBX2-1-3(601-1596)融合蛋白的表达,并成功纯化出3段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GST-CBX2-1-1,GST-CBX2-1-2,GST-CBX2-1-3原核表达载体,证实了其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与纯化,为进一步研究CBX2-1各结构域的功能提供了前提基础.

    作者:刘婷隽;洪泽辉;胡安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筛选刺五加多糖的佳提取部位并优化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五加的根茎、叶、果实三个部位中的多糖,并进行多糖提取率和含量的对比,确定佳提取部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浓度、料液比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刺五加根茎、叶、果实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2.986%、5.088%、11.97%,多糖含量分别为26.91%、33.97%、27.32%.响应面法优化的刺五加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当提取时间为116 min,提取温度为95℃,醇沉浓度为85% ,料液比为31:1时,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高为13.21%.结论:通过试验得出,刺五加果实是刺五加多糖的佳提取部位.响应面法对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优选出来的佳提取工艺稳定.

    作者:沈宇;赵宏博;张宇;张羽男;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耳穴贴压联合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胃癌化疗期间呕吐的研究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胃癌化疗期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进食量和卡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进食量和卡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盐酸格拉司琼应用于胃癌化疗患者中,能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反应,改善预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郭小玲;钟天仕;孔志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MMP-3和TIMP-2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根据检测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GCF中MMP-3的水平以及TIMP-2的水平和MMP-3/TIMP-2的比值.方法:选取15例经临床确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内20颗重度牙周病的患牙的龈沟液(GCF)样本,同时选取1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口腔内的20个牙位的GCF样本,采用ELISA实验法检测患牙龈沟液中MMP-3和TIMP-2的含量,MMP-3/TIMP-2比值.在开始治疗前采集被选患者的GCF,同时也要对临床相关的指标详细探查,并在系统治疗完成后以1个月时间为标准重复取样.结果: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MMP-3和TIMP-2的总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MMP-3与TIMP-2的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结束后MMP-3与TIMP-2的比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并高于正常对照组MMP-3与TIMP-2的比值.MMP-3的含量与TIMP-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牙周病患者GCF中MMP-3和TIMP-2的水平以及MMP-3与TIMP-2的比值可用作监测慢性牙周炎病情的敏感指标.

    作者:朱建华;贾会敏;刘继光;李佳薇;苗艺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研究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并评价其相关性.方法:选取ESRD患者60例(30例非血液透析和30例MHD治疗患者:按透析龄分为长期组、短期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HMGB-l、AOPP,并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结果:①ESRD非血液透析组、MHD组与对照组相比,HMGB-1、hs-CRP、AOP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HD 组与ESRD非血液透析组相比,HMGB-1、hs-CRP、AOP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HD长期组与短期组相比,HMGB-1、hs-CRP、AOP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性分析,在ESRD组中,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水平(r=0.762,P<0.01)呈正相关;血清AOPP水平与hs-CRP水平(r=0.843 ,P<0.01)呈正相关.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血液透析会加重这种状态,并且随着透析龄的增高这种状态越来越严重.

    作者:满中敏;刘艳姝;郭彩霞;鲍江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对体外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对体外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增殖影响及基因表达.方法:构建含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基因的质粒后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株hMEPE蛋白表达结果.基于蛋白表达结果基础上通过RT-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载体细胞相比p53基因在转染目的基因细胞表达增高.MTT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转染后的hmepe细胞株较转染空载体细胞相比增殖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可以通过p53信号通路提高细胞增殖能力.

    作者:李善昌;董波;曲学延;闫磊;宁尚波;刘占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01~2015-03来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76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待筛查婴儿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双源128CT进行初筛,B组使用四维彩超进行初筛.结果:A组初诊误诊15例(10.85‰),B组初诊误诊28例(20.26‰),两组初诊误诊病例(X2=10.9831,P<0.01),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双源128CT进行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初筛更加可靠.

    作者:罗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住院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对照护行为能力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对照护行为能力的影响,总结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4月以来的陪护家属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家属入院以后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则是在此基础上施以护理关怀照护,然后对两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患儿的照护行为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各方面评分,包括焦虑、抑郁、躯体化、精神病性等的评分比之于对照组显著偏低;在照护行为能力的影响方面,研究组家属对患儿的照护行为能力比之于对照组明显优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将会对照护行为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患儿的康复和治疗,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能够显著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患儿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梅;李春艳;戚晓华;李月欣;马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4-12~2015-12我院所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根据临床所需应用芬太尼作为临床麻醉方法,探究组患儿应用瑞芬太尼作为临床麻醉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应用状况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临床应用结果得出,探究组患儿的SDP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切皮时及CPB前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与对照组患儿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状况上,探究组患儿的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CPB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且探究组患儿术后无重插管现象,对照组患儿有2例患儿出现重插管现象,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应用瑞芬太尼药物作为快通道心脏麻醉药物能够有效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并加快拔管时间,减少临床应激反应.

    作者:王韬甫;宋志冰;刘宿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及PSD95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性蛋白(GFAP)及突触后致密物(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结级Wistar大鼠104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组)23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组)24只,模型组(Li-pilo组)27只,模型+左乙拉西坦组(Li-pilo+LEV组)30只,LEV组与Li-pilo+LEV组的大鼠每日给予左乙拉西坦200mg/kg进行灌胃,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第7d、14d、28d采用RT-PCR方法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及PSD95表达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与NS组相比,Li-pilo+LEV组第7d、14d、28d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SD95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组相比,Li-pilo+LEV组第7d、14d、28d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SD9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PSD95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表达有关,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禹;聂磊;赵冬梅;邹艳红;李春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骨架F-actin与再生因子RegI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L-精氨酸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骨架F-actin与再生因子RegI的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L-精氨酸诱导急性胰腺炎模型后将两组分别选取12h、24h、48h、72h时间点观察胰腺大体病理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F-actin与RegI的含量.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模型组F-actin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egI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L-精氨酸诱导的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骨架F-actin与再生因子RegI可能呈负相关.

    作者:崔莹;田桦;程开;迟男男;张雪梅;卓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针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在术后恢复早期阶段行以肠内营养支持起到的影响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在2015-02~2016-05于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当中择取8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行以TPN进行治疗,持续7d;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早期行以肠内营养支持,持续7d.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不同的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体重下降情况、住院时间、拆线时间等数据上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出现概率、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住院花费上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上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之后早期行以肠内营养支持很有必要,它能够很好的促使肠胃功能尽快康复,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缓解经济压力,值得推广及实际应用.

    作者:张文陆;车胜男;辛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Endobutton钢板与传统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Endobutton钢板与传统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1-01~2013-12收治的60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ndobutton钢板组与传统锁骨钩钢板组均为30例.术后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影像学表现、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60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Endobutton钢板组术后肩部活动度以及肩部疼痛发生率均优于传统锁骨钩钢板组;传统锁骨钩钢板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两组在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以及影像学表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Endobutton钢板组:优23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传统锁骨钩钢板组:优16例,良8例,差6例,优良率为80.0%.结论:采用Endobutton钢板手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早期临床疗效好,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术后肩部活动度以及肩部疼痛发生率均优于传统锁骨钩钢板组.

    作者:倪卓民;杨惠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浆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撤机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行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该指标对预测AE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有创呼吸机治疗且上机时间不少于72h,并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模式撤机,将撤机成功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撤机失败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hs-CPR水平、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58例患者中撤机成功38例(65.5%)、撤机失败20例(34.5%).观察组血浆hs-CP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ECOPD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对预测撤机结果具有一定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旻;罗晓辉;熊巍;周明;范飞燕;刘智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干预效果的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风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1~2016-0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20例和优质护理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秀丽;冯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EZH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研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 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ZH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乳腺癌EZH2、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绝经情况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乳腺癌中二者呈正相关表达(P<0.05).结论 :乳腺癌中EZH2、Ki-67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冯亚静;田寅;陈高辉;曹玉杰;周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环六缩酚肽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及作用机制

    目的:分析环六缩酚肽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活性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加入0.1% 二甲基亚砜)、阳性对照组(加入奥沙利铂)和环六缩酚肽组(加入环六缩酚肽)3组,利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人PC-3细胞的增殖率,利用TUNEL法测定各组人PC-3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人PC-3细胞Caspase-3、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调控情况.结果:培养24h和48h后,阳性对照组和环六缩酚肽组人PC-3细胞增殖率为(35.8±2.78)%、(44.8±3.00)%和(32.3±1.96)%、(38.1±2.12)%,人PC-3细胞凋亡率为(45.2±3.60)%、(48.2±3.71)%和(48.3±3.07)%、(50.1±4.15)%,与空白对照组的(100.0±2.16)%、(100.0±2.61)%和(6.0±0.95)%、(6.3±1.0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和环六缩酚肽组前列腺癌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环六缩酚肽具有抑制人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通过caspase-3和Bax可对PC-3细胞的凋亡进行诱导.

    作者:刘丽秋;王莉;崔国利;周奎臣;辛华;江清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高频超声微血管显像与VTQ技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显像检测乳腺肿瘤微血管指数联合VTQ技术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声学特征,应用能量多普勒(PDI)显像对肿块内部微血流进行定量分析,记录微血管指数(VI)、阻力指数(RI);启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记录VTQ值.采用Kappa检验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50个,恶性肿瘤38个.良恶性肿瘤比较,PDI-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Q 值以 4 m/s 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截点,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88.0%.PDI-VI联合VTQ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92.1% 、94.0% 、91.8%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值为 0.861.结论:PDI-VI联合VTQ技术对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郏亚平;郑春梅;黄雪兰;吕佳南;邹晓娉;卢晓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