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金曦;杜立燕;胡文玲;汪金鹏
2010年,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医疗收费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其中重要一项就是“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同时在相关文件中,对“先诊疗后结算”做出解释,即患者在门急诊诊疗时,可先预缴押金,不必在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单独缴费,待本次所有诊疗过程结束后再统一结算[1].目前,探索“先诊疗后付费”这种就医模式的医院已有很多,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如有些医院利用就诊卡进行支付,有些医院与银行合作建立一张新的卡或者直接用银行卡来结算等.县及县以下医院因为新农合的普遍推行,在“先诊疗后付费”模式上已经走得比较顺畅,与之相对应的各大型医院,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推行起来难度却很大[2].
作者:吉建伟;陈炳锡;陶德志;陈敏亚;储梁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师是医院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医疗的安全及质量.在招聘过程中,医院对医师专业素质的测评方法主要包括面试法、笔试法、操作考试法以及包含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评价法[1].目前国内有关招聘方法评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适合医院行业特点的实证研究,尤其是不同招聘方法应用在同一招聘岗位的评估比较[2].我院在医师招聘工作中,先后运用过面试法和综合评价法.本研究旨在从信度和效度两方面对以上两种招聘方法进行评估比较,以期指导我院今后的招聘工作,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为招聘评估提供借鉴依据.
作者:段链;陈红;王晶桐;张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从2009年实施农村地区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以来,2010年全国住院分娩率达到97.8%,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已达96.7%[1].住院分娩率的不断提高,对我国产科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我国产科服务现状,发现产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作者:罗荣;金曦;胡文玲;杜立燕;汪金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手术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业绩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和业务发展.建立有效的临床手术科室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临床手术科室进行科学评价,全面了解临床手术科室综合效益状况,能为进一步提高科室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合理建议.
作者:喻达;刘尚梅;杨慧;夏京辉;李怀成;邱亭林;李德心;田佳;赫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医学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医疗救护不再是某个医生的责任,而是在庞大医疗组织体系中,由各专业医疗人员运用多种药物、材料、设备等,按照一定管理流程,协力合作形成的服务体系.医疗过程不可能是一项零错误、零风险的服务,读错检验报告、误诊、药物混淆等在各地医院每天都会发生.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每年发生的几百万件医疗错误中,可以预防的占70%,说明事先使用正确风险管理方法,虽不能完全避免医疗风险,但可将医疗伤害发生降到低[1].
作者:王冬;张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医药分开”又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这一措施意在破除我国卫生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药补医”局面,建立起新的医院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卫生局《关于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药分开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发改[2012]829号),北京友谊医院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收取医事服务费.医院的就诊费用由原来的5元、7元、9元、14元的挂号费和诊疗费变为42元、60元、80元、100元的医事服务费,医保患者可以由医保报销40元的医事服务费.这一政策的试行必然会影响患者的就医行为,从而导致患者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医院必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王波;李凤如;史培娜;刘建;张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了要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1].
作者:李凤如;史培娜;李蕊;刘建;张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枢纽,在公共卫生事业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新医改文件中,明确规定了乡镇卫生院的职责: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1].因此,必须明确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和范围,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适应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具有一定前瞻性,同时要紧扣我国新医改精神.
作者:范春红;王国敬;毛建勋;王国放;陈定湾;曲彤薇;钟要红;王妮妮;尹口;沈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市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型公立医院要端正办医方向,坚持功能定位,同时要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指导作为公益性的重要体现,为基层培养合格人才,真正实现上下联动和优质资源的纵向流动,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作者:林凯程;王前;田柯;耿仁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技的进步,护理的内涵在不断扩大,护理队伍的不断扩充导致护理人员日趋年轻化.如何保证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使低年资护士尽快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减少差错的发生,成为护理管理之重点.有关研究表明: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的护理缺陷发生率达54%,属高危人群[1].为此对低年资护士应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培养其规范操作意识,并促使其形成习惯,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护理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我病房从2010年起将复述(Read Back)的定义扩大化,将其运用于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带教中,并将采用Read Back方法带教前后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Read Back方法带教有效降低了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临床护理质量取得显著提高.
作者:张静;陆蓓娜;朱茉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测算浙江省医疗机构生产率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方法 收集浙江省医疗机构2005年至2010年6年面板数据(4项投入指标,5项产出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浙江省医疗机构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进一步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1.8%,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增长率均为0.2%,而规模效率没有变化.结论 浙江省医疗机构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其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并且存在技术衰退迹象;为大限度提高医疗机构生产率,在引进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更应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与配置,激发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作者:梁建凤;邵燕华;韩小兰;郑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院应急管理针对的事件很多,有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工业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医院自身在面对这些特大非常规突发事件时,如能通过提高自身的应急管理能力,大化地减轻损失、减小对医疗服务能力的影响,无疑对自身的救援和对外部大批伤病员的救援至关重要[1-3].
作者:侯世科;孙标;樊毫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评价二级公立医院2005年到2009年间的发展能力,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客观的、有效的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抽取13所二级公立医院,收集2005年和2009年的发展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进行发展能力综合评价.采用EPIDATA3.1和SAS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结果 二级公立医院发展能力的影响因子为工作量发展因子,规模发展因子,人力发展因子和专科发展因子;不同医院发展能力因子得分不同,优劣各异.结论 医院工作量、医院规模、人员结构和素质和医院专科能力对于二级医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段胜楠;吴媛;曾群芳;董恒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全国不同地区、级别助产机构产科床位分布、产科服务提供和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评价产科床位设置的公平性,对合理调整我国产科床位配置提出建议.方法 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地市,对其全部助产服务机构2008年至2010年产科床位设置、服务提供和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访谈6个县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助产机构产科医务人员.结果 我国平均每千平方公里设置5.9个助产机构,平均每千人口拥有产科床位0.24张.2008年至2010年产科床位和服务数量均呈增长趋势.乡级机构产科服务数量呈下降趋势.全国产科床位配置不公平性指数为0.021283.不同地区产科床位供需比值在0.97~1.41之间.县区级机构的分娩数量比例占54.1%,而床位比例仅占48.1%.结论 我国产科床位根据人口设置的公平性较好;产科床位总量能够满足目前需求;产科床位在不同级别助产机构之间分布欠合理.建议加强助产技术审批管理,在保证偏远地区住院分娩需求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乡级助产机构产科设置.
作者:罗荣;金曦;杜立燕;胡文玲;汪金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按照我校资源整合和学科发展的规划,2005年学校在原有实验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集中管理全校大型仪器设备,实现面向全校、乃至社会的资源共享[1].这些大型仪器设备按照功能分为9个校级研究测试室,其中分子影像学研究测试室是一个完全新建设的平台.自从2009年学校发文正式成立该平台以来,实验室软硬件正在逐步建设,力争用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为我校本部、附属医院和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以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投资效益.
作者:赵媛媛;张进禄;陈大兴;焦汝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是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北京市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开展总额预付制试点工作,我院是北京市首批四家试点医院之一.该试点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总额预算、定额管理、基金预付、超额分担”的原则,以2010年下半年试点医院发生的医疗保险应支付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总额为基数,按平均9%的增量,确定2011年试点医院医保定额管理指标.对于医疗保险费用总金额超过定额管理指标10%以内的,医保基金支付92%,试点医院支付8%;超过定额管理标准10%以上的,医保基金支付85%,试点医院支付15%[1].
作者:孙树学;魏俊丽;孙晶晶;赵冠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对现行26种医学科技成果社会奖励的深度分析,从中获取这类奖项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准官方性质导致独立性缺失、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导致经费紧张、尚未分层导致派生待遇问题模糊不清、企业参与度不够导致设立主体单一和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导致国际奖少.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强社会奖励的法治化建设以推进设立主体进一步“法人化”、拓宽企业参与社会奖励渠道以推进企业参与进一步“显性化”、控制社会奖励规模与种类以推进奖项发展进一步“品牌化”和加大社会奖励国际合作力度以推进奖项发展进一步“国际化”的优化路径.
作者:徐顽强;李月;张红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明确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和确定各项功能占乡镇卫生院工作内容中的比例.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来自全国的18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获取每项功能的重要程度.结果 专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平均年限为23.28±10.41年,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协调系数分别为0.426和0.52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全部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咨询已经满足预测的要求;共明确了一级功能7项,二级功能27项;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占乡镇卫生院工作内容的比例相近.结论 功能定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可为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陈定湾;王国敬;毛建勋;尹口;王国放;钟要红;范春红;王妮妮;汪雅琴;沈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药分开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012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1].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将在“十二五”期间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力争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医药分开.由此可见,我国的医疗改革将全面进入深水区.
作者:史培娜;李凤如;王波;张健;刘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医疗机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如何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探索和建立医疗服务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是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努力解决的难题之一.量化分级管理是借鉴中国香港地区食品卫生监督领域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监管模式,按照潜在的风险类别进行评估和管理的一种监督管理工具,其理论基础是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1-2].量化分级管理作为一种监督管理的工具被引进后,其核心指导思想是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分级管理、突出重点.这一指导思想与各类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思想相契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目前,卫生监督部门在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探索医疗机构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莹莹;战捷;董斯彬;邓小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