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及护理

黄霞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焦虑, 抑郁, 调查,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调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评估在我院确诊并住院的231例UC患者,并应用该量表评估同期112例健康志愿者,比较分析两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HAD评分情况.然后,将231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15)和观察组(n=11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的HAD评分变化.结果:231例UC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49.35%(114/231)和41.13%(95/231),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UC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而且重度UC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且伴随病情的加剧而加重,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现象发生的具体情况,对胆漏的防治进行探讨,以确保患者病情的有效治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行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保守疗法对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治疗,采取手术疗法对病情严重及保守疗法治疗未见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死亡1例,治愈率为95.8%;其中保守治疗的治愈率66.7%高于手术疗法的29.2%,保守疗法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手术疗法的病死率为4.2%.结论: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较多,手术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来预防胆漏的发生,同时对于胆漏应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疗法或手术疗法进行治疗,以促使患者病情的治愈.

    作者:吴品飞;陈汝岱;李伟刚;顾勇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下118例输卵管通液联合理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阴式B超监测下输卵管通液联合理疗对治疗输卵管不孕的效果.方法:于月经干净后3 ~7d内行阴式B超监测下输卵管通液术,术后联合盆腔超短波及红外线外照射治疗30 min.结果:118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和1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输卵管通畅率由22.03%提高至70.33%,随访2年受孕率达到28.8%.结论:阴式超声监测下输卵管通液联合盆腔超短波及红外线外照射治疗术较传统通液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输卵管黏连或蠕动不良安全、疗程短、痛苦小、无辐射危害,对女性不孕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丹凤;孙盛梅;杜佳秋;肖晓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气养血汤对肾性贫血治疗的时机及靶目标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应用补气养血汤配合常规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时机及靶目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补气养血汤同时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B组:补气养血汤择期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C组:单纯应用常规量rHuEPO治疗;D组:单纯应用补气养血汤治疗.比较A组与其他3组治疗2W、4W、6W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达到靶目标所需的时间,及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6W或达到靶目标时)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变化.结果:治疗2W,4W时,A组Hb、Hct升高较B、C、D组明显(P<0.05);A组在治疗4W时达到靶目标值,B、C、D组在第6W达到靶目标值;A组在治疗后4W与B、C、D组在治疗后6W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4组的血肌酐与尿素氮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养血汤同时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肾性贫血较其他组治疗达到靶目标的速度快,治疗效果好,且对肾功能的状态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作者:牛效清;张浩;刘艳姝;刘中柱;赵春艳;蔡天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当中,然而有研究认为使用该手术容易增加患儿腹腔内脓肿的发生率,并且其治疗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优势,所以在较为复杂的阑尾炎手术中,该手术不宜使用.为了对比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手术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因此,通过对所选取的患儿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组手术的方式,以开腹手术作为对照,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洪亚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56层CT后处理技术在颅盖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的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颅盖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TM 256层CT机对40例颅盖骨骨折患者进行扫描,经MIP、VR和MPR重建,观察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结果:40例骨折病人中,2D-CT对骨折的显示率为75.8%(47/62),MSCT三维重建对骨折显示率为100%(62/62),二者对骨折显示率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MSCT三维重建技术中,MIP、VR、MPR单独使用以及三种方法联合使用对骨折的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的3种显示方法联合使用较单一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提高对颅盖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分型价值和手术计划的制定.

    作者:杜淑华;张代辉;梁阔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74例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01 ~2015-06治疗的7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与常规急救护理+院前急救,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未见后遗症,对照组患者中,6例23.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不协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死亡率分别是97.3%与2.7%,对照组分别是78.4%与21.6%,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迟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06~2015-05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37例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1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35例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2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肿瘤病灶转移复发率和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1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肿瘤并在转移复发率、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和5.4%,与研究2组患者的25.7%和22.9%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x2=4.104;x2=4.580,P均<0.05).结论:与未去白输血治疗比较,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

    目的:分析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与pH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PaO2/FiO2、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与pH值等临床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的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PaO2/FiO2、氧分压与pH值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可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PaO2/FiO2、氧分压、pH值与治疗有效率,同时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频率.

    作者:胡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Z91D镁合金基钙磷/壳聚糖/CNTs骨植入材料在m-SBF中腐蚀行为的研究

    目的:研究AZ91D镁合金基钙磷/壳聚糖/CNTs骨植入材料在模拟体液(m-SBF)中的腐蚀行为,并提出腐蚀机制.方法:将电泳沉积技术所制备的AZ91D镁合金基钙磷/壳聚糖/CNTs浸泡于m-SBF,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塔菲尔(Tafel)曲线测试考察材料在m-SBF中腐蚀过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试m-SBF中镁元素浓度.结果:随浸泡时间的增加,AZ91D基钙磷/壳聚糖/CNTs在m-SBF中腐蚀反应依次由电化学和有限层扩散过程、电化学和半无限扩散过程和半无限扩散过程控制,钙磷/壳聚糖/CNTs陶瓷膜层显著提高了AZ91D的腐蚀阻抗.结论:钙磷/壳聚糖/CNTs膜层可以保护AZ91D镁合金基体在m-SBF中的腐蚀.

    作者:张杰;祝芳芳;迟艳侠;刘凤华;张向宇;张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临床专业本科生260人,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30人,实验组应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实验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全部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知识考试、读片能力和调查问卷方式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做出正确评论.结果:应用案例式PBL教学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和读片能力更高.案例式PBL教学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自我学习能力更强.结论: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值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作者:徐鹏;张武;许传斌;吕佳南;卢晓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体会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时使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1.8%,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和12.7%,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稳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疗效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两组给予控制感染、补充液体、纠正酸中毒、离子紊乱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之上治疗组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对照组加用ATP、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能量合剂常规治疗,疗程7d.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玉;聂磊;赵塔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RT-PCR检测SALL4基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SALL4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RT-PCR方法分别检测13例难治性贫血患者(MDS-RA)、27例难治性贫血件原始细胞增多患者(MDS-RAEB)和11例正常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SALL4mRNA表达情况,并比较MDS-RA和MDS-RAEB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MDS患者骨髓中SALL4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MDS-RAEB表达量高于MDS-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LL4mRNA基因可能参与了MDS的发病,MDS-RA和MDS-RAEB之间的SALL4基因表达差异可能提示2者的发病机制的不同.

    作者:武广海;田黎明;于广晴;张纯;袁嘉怡;申福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眼内反应与人工晶体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在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原因,澄清这种反应与眼内炎的本质区别,推测可能出现的预后,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在术者相同、术式相同(超乳或非超小,切口3.2~ 5.5mm,完全囊袋内植入,完全或基本全覆盖),眼内灌注液相同(BSS,量40 ~ 100mL),黏弹剂相同(上海其胜生物),不用眼内缩瞳剂等,所不同的即为人工晶体(包括RS-55B、肝素处理晶体、亲水性折叠晶体),进行回顾性比对.在过去3年的3000余例白内障手术中采集850眼符合标准的进行均衡性检验,入选病例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有其它眼病、糖尿病、明显皮质残留、前房出血、虹膜损伤、手术时间较长除外.并根据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为3组,“A”组RS-55B为300眼,“B”组肝素处理晶体330眼,“C”组折叠晶体220眼.结果:“A”组5眼(1.5%)且程度较重,全部有膜形成和玻璃体的反应,“B”组0眼(0%),“C”组1眼(0.45%)程度极轻,仅局部用药即在一周内完全恢复且不保留任何痕迹.结论:在手术技巧非常娴熟,手术时间越来越短,前房稳定良好,器械进入前房越来越少的今天眼内炎症反应与晶体的相关性越来越强,所以选择优质的人工晶体对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高敬轩;倪双;金凤;王冬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RGMa的表达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检测HIBD大鼠脑组织中排斥导向因子A (RGMa)的表达变化,探讨奥拉西坦对HIBD大鼠RGMa表达的影及其对神经损伤的修复及保护作用.方法:将135只新生7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45只),缺氧缺血组(HIBD组,45只)和奥拉西坦治疗组(45只),每组分为12h、24h、48h、72h、7d五个亚组.sham组只做左侧颈总动脉分离,不做缺氧处理,HIBD组及奥拉西坦组做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分别于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和奥拉西坦100mg/kg,分别于术后12h、24h、48 h、72 h、7d断颈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皮质及海马中RGMa表达.结果:sham组,可见RGMa有微量表达,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HIBD组:RGMa阳性细胞在造模12h开始表达,24h升高,48h达高峰,此后逐渐降低,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拉西坦治疗组各时间点RGMa表达均低H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和奥拉西坦治疗组阳性细胞数均多于sha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BD时脑组织中RGMa表达增多,参与脑损伤,奥拉西坦能通过抑制RGMa大量表达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与修复.

    作者:丁兰兰;王显鹤;刘喜凤;杨占双;吴祥红;王娇;聂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肝介入化疗加参一胶囊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肝介入化疗加参一胶囊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5-06收治的7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肝介入化疗,观察组在全肝介入化疗基础上,加参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肝全肝介入化疗加参一胶囊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洋;王晶;李晶红;王哲;解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开放肺保护性肺通气模式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Open-lung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比较不同的机械通气方法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A组(IPPV+ PEEP循环进行组);B组(IPPV+ PEEP=5cm H2O组);C组(IPPV+ PEEP=10cm H2O组);对照组(IPPV组):通气模式设置为传统的IPPV机械通气,VT10mL · kg-1,呼吸频率12次/min至手术结束.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四组病人在入室后即刻(T0)、麻醉诱导后10min(T1)、麻醉插管后20min(T2)和拔管后20min(T3)采集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点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平均动脉压(MAP)及气道峰压(Ppeak)指标.所有患者均于诱导10min及手术开始后的3h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IL-6水平测定.结果:C组T2时刻的Ppeak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的PaO2在T3时刻明显低于其它三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A-aDO2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三组T3时刻较T0时刻有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在诱导后10min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但手术开始后3h,B组低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三组IL-6无统计学差(P>0.05).结论:开放保护性肺通气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氧合,避免老年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更有利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呼吸功能的恢复;PEEP值设定为5cm H2O更加有优势.

    作者:王东伟;陈萍;曾凡荣;马达;董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期刊编辑的专业素质及其培养的探讨

    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地学科,因此,作为医学期刊的编辑人员,就需要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医学编辑人员才能够保障医学期刊的质量,促进医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以医学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为研究对象,从医学期刊编辑的专业素质以及医学期刊编辑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王英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骶髂关节损伤患者ADP、LPT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测定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骶髂关节损伤患者体内瘦素、脂联素和炎症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脂肪细胞因子与炎症因子在axSpA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免疫散射法等方法测量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骶髂关节损伤患者体内ADP、LPT,TNF-α,IL-6,IL-17的浓度,运用统计学原理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LPT、ADP的含量与TNF-α,IL-6,IL-17之间的关系.结果:①LPT与IL-6,IL-17,TNF-α,CRP等炎症因子存在正相关②ADP与IL-6,IL-17,TNF-α,CRP等炎症因子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①EPT是axPsA发病的促进因子,加速骶髂关节骨破坏的程度.②ADP与炎症因子负相关,可能为关节的保护因子.

    作者:陈泽宇;李苗;孙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2-03~2015-03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患者73例为研究的对象,给予患者常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手术间的器械、辅料和环境准备等.并于患者手术过程中重点做好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包括麻醉配合、静脉通路的建立、体位护理、感染预防护理、输液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测、用物管理等.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5±0.8)h,平均出血量为400mL;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搬运和转运过程未发生关节脱位,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

    作者:王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