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全
目的:观察IGF-I转染对应力作用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外源性IGF-I转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使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转染组和为转染组细胞加力,RT-PCR检测不同加力时间点各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机械力刺激下IGF-I转染组细胞和未转染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量随着加力时间延长明显上调,且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I转染对机械力加载状态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有较强的调控作用.
作者:杨东红;付爽;冯卉姗;侯玉泽;赵刚;叶之慧;吴立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2 ~2015-02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B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疗效及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术前颅内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5±4.7) mmHg vs.(33.1±4.8) mmHg,P>0.05];A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B组[(23.1±3.1) mmHg vs.(28.8 ±-4.0) mmHg,(14.2±2.9) mmHg vs.(21.0±3.2) mmHg,P<0.05].A组患者良好率(50.79%)高于B组(2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外伤脑梗死、外伤性癫痫、脑积液发生率低于B组[1.59% vs.11.11%,6.35% vs.20.37%,4.76% vs.18.52%,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力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氨茶碱与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相比,多索茶碱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用药安全性高,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敏;彭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0-01~2011-02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7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依照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则在上述护理基础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2h血糖浓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32.3±15.6)分、护理后(159.2±18.3)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132.3±15.7)分、护理后(144.2±18.4)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t=3.771,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华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T细胞剔除的同种胎胸腺在老龄小鼠肾被膜下血运重建、免疫功能和外周血T细胞池重建恢复.方法:对10只胸腺老化萎缩的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施行胚胎胸腺移植,供体为BALB/c小鼠妊娠14d(E14d)的胎鼠,将胎鼠胸腺小叶移植于受体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肾被膜下,无菌缝合结扎逐层结扎封闭腹腔.术后连续5d给予环孢素A10mg/kg体重静脉注射.结果:受体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10只全部存活,无排斥反应,移植后移植胸腺恢复血运,重建免疫、恢复免疫功能.结论:老龄小鼠胸腺组织在肾被膜下移植3周后血运重建良好,术后6周恢复发挥对新生T淋巴细胞选择发育功能.
作者:徐太哲;李丽;王长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通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03~ 2015-03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加服通胆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与治疗效果评价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通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29(miR-29)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择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缺血1.5h再灌注2h,3h,6h,12h,1d,2d,3d,7d组,每组6只,建立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采用定时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比较各组病灶组织的miR-29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MACO组脑缺血病灶组织的miR-29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脑缺血再灌注2h后,大鼠脑缺血周围区出现凋亡细胞,同时Bcl-2 mRNA开始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1d达高峰,7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Wistar大鼠脑部MACO后miR-29显著下降,同时Bcl-2的表达上调(P<0.05),经回归计算,相关系数R2=-0.9928.结论:miR-29对Bcl-2负调控可能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机制.
作者:李睿;陈克研;金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行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01~2014-04接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抽选,将其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氨氯地平)、实验组(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结束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病症缓解率96.0%大于对照组78.0%,两者有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预后血压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行左旋氨氯地平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指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罗彦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肯定高压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06~2015-08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早期高压氧治疗与晚期治疗的疗效作比较.结果:研究组6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9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6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4d应用高压氧的74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4.6%,15 ~30d患者有效率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在病情早期应用能够及时纠正内耳缺血缺氧,减少内耳细胞的损害,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延平;吕世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妇科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的西医治疗进行对比.方法:对我院在2013-02~2015-02所收集的妇科盆腔炎患者120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成比较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60例,给予比较组常规的西医治疗,给予实验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80%,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6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如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差异对比无显著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与防止并发症等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在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治疗价值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寻找提升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预后水平的临床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2-01~2015-10接收的25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实验组),治疗对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选择25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对照组)作对照,治疗时选择传统手术,在对所有入选患者治疗结果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客观比较2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上述入选的所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6.00%,对照组72.00%,且实验组入选患者在手术时长、并发症、住院时长以及复发率等方面都有优势,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而言,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王国美;倪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良性室性早搏患者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室性早搏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运动以及心理干预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组只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和心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静息心电图早搏表现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静息心电图早搏表现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均> 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良性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运动指导结合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症状有效减少甚至消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稳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 ~2014-07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气和肺功能状况,降低插管通气率,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鹏;杨黎;董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12~ 2014-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肺炎的儿童68例,按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34例患者.试验组的患者进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氨溴索注射液雾化治疗.对比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身体状态、临床症状以及患者恢复同等健康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61.76%),数据差异显著;试验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9.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起效快,对儿童其他机体部位伤害小,该方案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曾勇琴;周有祥;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的预防作用.方法:自我院2013-12 ~2015-01收集的缺血性脑梗死病例中选择43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3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扫描,并对比两组的具体检查情况,包括不同斑块检出数量、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内径等.结果:①观察组的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各占50.6%和32.2%,与对照组的15.0%和0%相比明显增高,而扁平斑的对比,观察组占3.4%,低于对照组的70.0%,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颈动脉硬斑检出率的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左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内径值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变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颈部血管超声对粥样斑块做检查,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顾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患后路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4年发生的9例早期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早期感染切口的外科干预治疗,9例早期感染患者切口均二期愈合,恢复良好,随访1~3年,感染无复发,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植骨融合可靠.结论:急性切口深部感染需早期外科干预,感染确诊越早、尽早外科干预,强有力、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全身营养状态改善是处理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四大“基石”,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进展,大程度保留了内固定物.
作者:尹立;赵晨阳;肖衡;王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教学中应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10~ 2015-11本院肿瘤外科带教实习的5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观察组给予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观察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并对教学方式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理论成绩(55.4±3.1)分以及实际操作成绩(37.5±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2.8)分、(30.3±3.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078,t=8.207,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18,P<0.05).结论:在外科教学中充分利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对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临床医疗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学术团队有较高的意义.
作者:王博;李壮;胡少军;田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术与干髓术在乳牙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01 ~2014-12我院收治的乳牙牙髓炎患儿10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根管充填术治疗组与干髓术治疗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及复诊次数情况.结果: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术治疗成功率为92.0%,明显高于干髓术治疗组成功率42.0%,差异显著(P<0.05);根管充填术组人均复诊(2.20±0.51)次,明显低于干髓术治疗组(3.12±1.21)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牙牙髓炎的临床治疗上,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术的治疗成功率高,且患儿复诊次数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章力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治疗的策略,评估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预测并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由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病例57例,术后疗效按照Engel分级标准分类,将57例患者分为满意组(Engel I+II)和不满意组(Engel III+ IV),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病程、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病灶的位置、大小等,探讨不同位置病灶的手术策略,选择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数值变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因素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57例患者中45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占78.95%,12例术后效果不满意,占21.05%.根据病灶位置行病灶扩大切除16例,同时切除颞前叶或内侧结构41例,疗效满意率71.93%.术后疗效与病程、手术方式及病灶是否位于颞叶有关(P值均<0.05),与性别、手术年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之间没有发现相关关系.结论:根据病灶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早期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丛炎;付晓平;杨福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98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采取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结果:两组有效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V20、V30明显低于对照组(t=3.356、2.846,P< 0.05).结论: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调强联合化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胜照杰;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