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红;李宏;孙云;刘戈力;马咸成;杨菁岩
目的:构建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方法:应用RT-PCR法扩增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表达基因,定向克隆入载体pPICZαA,将重组质粒以Pme Ⅰ线性化并电转化入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用Zeoein筛选转化子进行鉴定.结果:PCR扩增产物约为1 350 bp,定向克隆获得pPICZαA-E表达载体.经测序结果与Genbank相应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电转化得到巴氏毕赤酵母重组菌株GS115-E.提取其基因组DNA经PCR鉴定与预期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为进一步进行E蛋白真核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张健;李一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随年龄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使用Pentacam(Oculus,Germany)对90例180眼(从20~79岁分为6组,每组30眼,球镜-3.0~+3.0D,角膜散光<2.0D)测量角膜前表面6 mm直径范围内的波前像差.分析对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7和0.303,P<0.001);而球差与年龄无相关(r=0.087,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会增大,而球差无明显变化.
作者:王娟;汤欣;张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应用Forsus治疗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恒牙期患者,探讨其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临床选择35例(男16例,女19例)恒牙期安氏Ⅱ类错骀下颌后缩患者,年龄14-16.5岁,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骨生长及位置改变的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变化.上切牙舌倾、伸长;上磨牙压低、远中倾斜移动;下切牙唇倾、压低;下磨牙伸长、近中倾斜移动.覆(牙合)覆盖减小,磨牙关系由远中调整为中性.结论:Forsus矫治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类错骀下颌后缩患者.对上下颌骨的生长及位置改变无明显作用,磨牙关系的调整及前牙覆(牙合)、覆盖的减小主要由牙齿位置的改变及牙槽区的改建所致.
作者:韩磊;李洪发;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粘停宁应用于肠粘连松解术对预防术后再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以及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79例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做回顾性分析,35例行单纯肠粘连松解术治疗,44例行肠粘连松解术+粘停宁(预防粘连膜片)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预防梗阻再次发生的疗效和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肠粘连松解术中放置粘停宁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肠梗阻再次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单纯肠粘连松解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明显促进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P<0.01).结论:肠粘连松解术中应用粘停宁安全有效,与单纯肠粘连松解术相比具有可降低复发率、促进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等优点,可作为术中的常规操作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宇;陈剑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应用MR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不对称性及结构完整性进行研究.方法:3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行MR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对22个不同解剖部位的白质区域进行FA值测量.通过弥散示踪技术对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名正常对照者的胼胝体、下纵束、扣带和钩束进行三维重建,重建纤维束数目被计算出来用于统计分析.结果:FA值统计学分析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颞部白质失去了存在于正常对照者中的左大于右不对称性.与正常对照者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双侧额叶、颞叶、枕叶白质、双侧扣带前部、扣带中间部及胼胝体体部的FA值明显减低.而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双侧顶叶白质、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内囊后肢及扣带后部的FA值在两组问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通过各纤维束的重建纤维束数目统计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去正常左大于右的不对称性.同时各白质纤维束的重建纤维束数目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不对称性及结构完整性存在广泛的改变.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在体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改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慧;张云亭;杨桂芬;张权;张敬;李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及角膜厚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和超声角膜测厚仪对202例(400眼)近视患者进行检查,测量患者等效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屈光力、前突极值及角膜厚度.各参数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角膜厚度与等效球镜度成负相关(P<0.01),与角膜后表面各参数之间有相关性(P<0.05),与角膜前表面各参数之间并无相关性(P>0.05);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之间成显著正相关(r=0.901,P<0.01),但前突极值之间并无相关性(p>0.05),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成负相关(P<0.01),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与角膜前表面高度值成负相关(P<0.01).结论:近视眼患者近视程度越大,角膜越薄;通过角膜厚度可以推测角膜后表面形态;角膜厚度或许会成为临床筛查早期圆锥角膜的指标之一.
作者:于金玲;王雁;左彤;杨晓艳;侯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pancreatic serotls cystoadenomas,PSC)是胰腺常见原发性囊性肿瘤之一,占胰腺所有囊性肿瘤10%~15%,占胰腺所有肿瘤1%~2%,几乎都是良性.
作者:李宝玉;陈剑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FSH对体外培养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新鲜卵巢和冻融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分离出来.体外培养4 d.对比培养液中添加FSH与未添加FSH条件下的颗粒细胞凋亡率.结果:培养液中添加FSH后,冻融颗粒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 FSH,可减少从新鲜和冻融卵泡分离的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发生凋亡的几率.
作者:陶中娥;随笑琳;赵晓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检测Survivin和CyclinD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一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40例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和Cye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卵巢癌组织中、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6.7%、0%,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CyclinD1在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20%、10%,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在卵巢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升高、有淋巴转移而增强,CyelinD1阳性表达随着组织分级升高、有淋巴转移而增强.CyelinD1表达与Survivin表达存在正相关性. 结论:Survivin和CyclinD1可能促进卵巢癌发生浸润、转移,两者可能在卵巢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田冬艳;王德华;刘永红;齐广涛;邸丽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哈西奈德系人工合成的为高效含氟和氯的皮质类固醇,其特点为抗炎作用强,局部应用不易引起全身性副作用[1].临床应用证明对银屑病和湿疹性皮炎疗效突出,用于银屑病,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少特点[2,3].
作者:张志红;渠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吡硫翁锌喷雾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8.6)、Ovid(1996~2008.6)、The 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6期)和维普全文数据库(1990~2008.6),纳入吡硫翁锌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分析依据Coclrtrarl Reviewers'Handbook,进行Jadad评分,并应用Rev 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3篇为吡硫翁锌气雾剂与羟基喜树碱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较羟基喜树碱软膏更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篇为吡硫翁锌与派瑞松的对照试验,其4周治疗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8周、12周之后,吡硫翁锌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派瑞松.1篇为吡硫翁锌和丙酸氯倍米松合用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其联合用药并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结论:吡硫翁锌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长期治疗效果优于羟基喜树碱软膏和派瑞松.丙酸氯倍米松与吡硫翁锌联合并不能提高疗效.但尚需更多的RCT证实其结论的可靠性.
作者:廖非;徐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阻塞指数评价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的价值及其与血气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为APE患者(APE组)81例,50例CTPA显示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行CTPA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间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差异.分析APE组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与PaO2及PaCO2之间的相关性.对APE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得出各级APE的CT肺动脉阻塞指数参考值.结果:APE组PaO2及PaCO2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与PaO2或PaCO2之间呈负相关(r=-0.95或r:-0.94,P<0.01).轻、中、重度APE患者肺动脉阻塞指数参考值分别为2.50%~15.88%、15.89%~42.94%和42.95%~100%.结论:CT肺动脉阻塞指数可评价APE的严重程度,能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刘学焕;刘筠;钟进;郝彩仙;乔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现今社会,肥胖(obesity)已经成为一个发病率迅速增加,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肥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之间不平衡导致的,即维持机体能量平衡(energy homeostasis)的过程出现失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超重,其中有3.1亿人属于肥胖,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作者:魏中南;田德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有关诊断指标与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关系.研究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与γ-GT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观察21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上述指标及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脂(TG).用HOMA稳态模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上述指标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组间的差异和γ-GT与糖尿病诊断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的γ-GT较非糖尿病组的γ-GT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中γ-GT与HbAlc、INS和HOMA-IR具有相关性.γ-GT与血清中TC、TG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γ-GT升高与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且与TC、TG也呈正相关,表明血清γ-GT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金玲;巩岩霞;李盼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Graves病(GD)的特点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肥大和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GD的发生是由于TSH受体反抗(TRAb)刺激甲状腺生长并导致功能亢进.
作者:吕元军;樊继援;赵莉莉;邱明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比较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VIP及CNKI.收集所有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比较治疗高龄(≥70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RevMan4.2.1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99篇,终纳入10个RCT,共7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置换术较内固定术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输血总量少,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卧床时间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末次随访关节功能评价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能代替内固定治疗.该研究仍需长期、同质、大量样本进行观察评价.
作者:刘嵬;雪原;赵宏;李彤;王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甲状腺滤泡关腺癌是以滤泡状结构为主要组特征的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的10%-27.8%.
作者:李玮;谭建;张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检测Maspin、Caspase-3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5例宫颈癌组织中Maspin和Caspase-3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对两者在宫颈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组织中,Maspin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均P<0.05).两者在正常宫颈组与宫颈癌组之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宫颈癌组织中Masp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3,P<0.01).结论:Maspin和Caspase-3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两者呈正相关,提示Maspin和Caspase-3在抑制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Maspin可能通过增强Caspase-3的作用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邸丽双;王德华;高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封堵法治疗小儿慢性窦道及瘘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慢性窦道或瘘管患儿,在行窦道或瘘管清理后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封堵治疗.结果:在15例患儿中,14例封堵1次成功,1例封堵2次后治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封堵法治疗小儿慢性窦道及瘘管,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方法之一.
作者:陈子英;崔华雷;王晓晔;董亮;吴博;杨宏;田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分析系统,并用来验证微小RNA的靶基因.方法:选取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eDNA3/EGFP,将待验证微小RNA靶基因的一段特异性序列插入该质粒中,并与表达红色荧光蛋白质粒pDsRed2-N1共同转染细胞,转染后的细胞和提取的蛋白样品,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通过对一特定小RNA(miR-27a)的可能靶基因prohibitin进行验证.终确定prohibitin是miR-27a的靶基因.结论: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是一种验证微小RNA靶基因的可靠方法.
作者:刘大全;刘涛;汤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