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脂血清对胰岛素测定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张妍;李君;李津鸿;刘金玲;高硕

关键词:聚乙二醇, 乳糜血清, 胰岛素, 放射免疫分析法
摘要:用放免法(RIA)测定胰岛素(INS)时,乳糜样的脂血标本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高脂血症和临床因治疗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输入脂肪乳患者的血清,如不处理会使测定值异常增高,超出标准曲线范围,导致INS释放曲线没有规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留取正常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和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APO)患者的血浆和血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Hcy,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非透析组和CAPD组的Hcy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透析组Hcy高于CAPD组(P<0.05).CAPD组和非透析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APD组Hs-CRP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清除尿毒症患者的Hcy,但是不能有效地控制Hcy水平.CAPD组患者存在Hs-CRP升高的炎症反应,且高于非透析组,可能与氧化LDL、氧化应激、Hcy、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素有关.

    作者:刘小菁;夏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35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其发生特点、规律,探讨预防措施.结果: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失血性休克或术中低血压48例(13.6%),脑脊液漏17例(4.8%);脊髓损伤22例(6.2%),其中截瘫3例(0.8%);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压迫脊髓3例(0.8%).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严重,规范化的术前准备和及时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是预防和治疗胸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袁建军;徐天同;胡炜;田融;张学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头状肾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析(附24例报道)

    目的:提高乳头状肾痛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乳头状肾癌的临床资料.24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2例为腹腔镜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头状肾癌.采用2002年AJCC肾癌TNM病理分期:pT1N0M0 11例,pT2N0M0 7例,pT3T0M03例(其中pT3aN0M0 1例,pT3bN0M02例),pTN2M0 3例,病理分级:G1 14例,G2 7例,G3 3例.16例获随访,随访5~35个月,平均21个月,1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局部复发,13例无瘤生存.结论:乳头状肾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表现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乳头状肾癌的首选方法,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癌预后较好.

    作者:谢文虎;孙光;刘晓强;刘雨;王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对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其疗效作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7~2008年)、中国知识总库(1997~2008年)和万方数据库(1997~2008年)发表的关于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l)作为疗效分析统计量.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有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结果显示:(1)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用阿维A[OR=3.13,95%CI(1.77,5.55)]和单用中药[OR=5.09,95%CI(2.95,8.78)]的对照组.(2)单用阿维A疗效优于单用中药[OR=1.62,95%CI(1.03,2.55)].结论: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期待科学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肓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文献.

    作者:冯小燕;徐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颈脊髓体积及颈椎管容积比值的MRI测量及其价值

    目的:探讨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与脊髓型颈椎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颈椎3D FIESTA序列扫描,利用MRI工作站的测量工具测量C3~C6椎体节段相应颈脊髓体积及颈椎管容积并计算两者比值.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JOA评分.结果: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有统计学差异(t=6.501,P=0.00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的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与患者JOA评分呈负性相关(r=-0.626,P=0.000).结论:颈脊髓体积与颈椎管容积比值可以定量反映脊髓型颈椎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常德勇;王沛;伊慧明;李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肌造影及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存活心肌的研究进展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 diography,MCE)是利用特制的声学微气泡作为造影剂进行心肌灌注显像,从心肌微循环水平来反映局部心肌灌注、心肌缺血及室壁运动功能的新技术,是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与完善[1].

    作者:王煜伦;孙根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部分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部分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病例总数3 325,复发例数353.Meta分析结果显示原发于声门下区的喉癌(肿瘤部位),手术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术前发生淋巴转移,低分化鳞癌是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于声门下区(肿瘤部位),术前淋巴转移与否,切缘情况,鳞癌分化程度与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有关.

    作者:宋金兰;黄永旺;双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咪唑烷二酮类PTP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研究

    目的:设计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抑制剂.方法:利用ChemOffice 2008绘制出70个具有咪唑烷二酮结构母核的小分子化合物平面结构,然后利用Schrodinger Suite 2007构建小分子化合物库、蛋白结构优化、分子对接.结果:分子对接研究表明,设计的小分子化合物大部分对接得分优于原始配体,都可与活性位点底部和顶部的残基形成氢键,而原始配体只能与活性位点顶部的残基形成氢键.结论:设计小分子与PTP1B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原始配体.

    作者:平川;王润玲;刘梦源;徐为人;周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P-10/CXCR3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淋巴细胞内[Ca2+]的影响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体外培养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淋巴细胞内[Ca2+]的影响.方法:分离ACD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48 h后,分IP-10低、中、高浓度组和对照组,利用荧光发光法对[Ca2+]进行检测.结果:IP-10各组及对照组细胞在培养的60 min内,细胞内[Ca2+]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升高,而IP-10各组间细胞内[Ca2+]变化差异细微.结论:IP-10可以升高ACD小鼠淋巴细胞内[Ca2+],但不同浓度的IP-10对其影响不明显.

    作者:刘艳华;张玉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末梢血与静脉血测定血糖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采血部位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测定的血糖值是否有差异以及相关性.方法:糖尿病病人清晨空腹静脉血、指血第1滴、指血第2滴,立即用罗氏Advantage血糖仪测定上述3种标本血糖值,并同时用Beckman 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静脉血浆血糖值.结果:血糖仪测定指血,第1滴指血血糖值高于第2滴,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血均低于生化分析仪测定的静脉血血糖值,静脉血较指血高8.7%;同一个体其静脉血浆标本测定值显著高于指血.结论:指血第1滴血血糖值更接近于静脉血浆血糖值,因此第2滴指血不宜采用;静脉血浆适用于全自动生化仪,但不适宜血糖仪,数值偏低.因而建议沿用某一固定的取血方法及检测方法,依此来进行血糖的监控和比较.

    作者:李雪晶;孙丽莎;马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及病理学评价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对使用激素后不同时段大鼠股骨头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白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只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kg),每周1次;对照组12只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注射14周.两组均于肌肉注射药物后2、6、8、10、12、14周处死动物,取大白鼠双侧股骨头,HE和Masson染色后,观察股骨头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宽度、大脂肪细胞直径、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和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与对照组比较从2周开始就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骨小梁宽度、大脂肪细胞直径与对照组比较从6周开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了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全股骨头坏死和修复反应差.

    作者:张华峰;马信龙;王志钢;张园;王晨光;马剑雄;王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损伤,随着社会老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中并存糖尿病者,不仅影响愈合和增加感染机会,而且大大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和手术风险,加重了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引起心、脑血管、肾和视网膜等多脏器功能病变[1],甚至导致死亡,故合并糖尿病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更为困难.

    作者:董梅;齐宝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牛磺酸对小鼠肠推进及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牛磺酸(Tau)对小鼠在体小肠推进运动及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给药后测定小肠中阿拉伯胶活性炭粉混合物的推进距离并计算小肠炭末推进比;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以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在含钙及无钙营养液中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影响,同时观察硝苯地平对牛磺酸的拮抗作用.结果:低、中剂量牛磺酸可增强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和P<0.01),而高剂量则抑制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低、中剂量牛磺酸均可使正常及无钙K-H营养液中肠管的收缩幅度增加(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0.05),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可完全阻断其作用(P<0.01).高剂量组则产生相反的作用,而且蠕动频率下降(P<0.01).结论:牛磺酸具有增强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牛磺酸则产生相反的作用.

    作者:刘妍妍;崔志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31I治疗Graves'病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针对影响放射性核素碘(131I)治疗Graves'病(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收集1 225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G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等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情(F=9.665,P<0.001)、治疗前甲状腺重量(F=2.43,P=0.002<0.05)、服用131I剂量(F=1.66,P=0.042<0.05)等因素与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程度有关.(2)计量资料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甲状腺重量、有效半衰期、服用131I剂量等因素与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3)计量资料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131I治疗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相关影响因素中,治疗前甲状腺重量和有效半衰期是131I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影响因素.结论:131I治疗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甲状腺重量和有效半衰期可以初步预测其治疗后甲状腺近期重量缩小程度.

    作者:龙雷;贾春霞;谭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羟色胺及其受体对胃肠功能影响以及临床用药的研究进展

    5-羟色胺(5-HT)既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又是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已知5-HT受体(5-HTR)至少存在7种类型,与胃肠道功能密切相关的是5-HT1、5-HT2、5-HT3、5-HT4和5-HT7受体.

    作者:王宏;唐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SA)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患者,进行7 h以上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测量患者睡前和夜间凌晨2点血压.结果:中度、重度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夜间与睡前血压比值(N/D)均较健康组高,SA患者轻、中、重组组间N/D SBP、N/D DBP、N/D MAP比较有意义(P<0.05),在控制年龄,体块指数和高血压病史等因素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N/DSBP、N/DDBP、N/DMA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9,0.523,0.569(P<0.01);AHI每增加1次/h,N/D SBP增加0.001(R2=0.216,P<0.01);N/DDBP增加0.003(R2=0.330,P<0.01);N/D MBP增加0.002(R2=0.331,P<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有影响,随睡眠呼吸暂停程度的加重,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程度加重.

    作者:张宇;陈宝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影像尿动力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0例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影像尿动力检查结果.结果:膀胱颈梗阻21例(42%),中远端尿道梗阻20例(40%),尿道外口梗阻3例(6%),膀胱脱垂4例(8%),尿道憩室2例(4%);储尿症状为主占18%,排尿症状为主占36%,混合症状为主占46%;可见逼尿肌不稳定13例(26%),膀胱顺应性减低24例(48%).结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患者逼尿肌的功能状况,并能准确判断下尿路梗阻的解剖水平,为临床治疗的选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伟;赵耀瑞;张建华;李凯;韩瑞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免疫组化在明确低分化膀胱肿瘤和前列腺肿瘤组织来源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对低分化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通过形态学观察不能明确肿瘤组织来源的低分化膀胱肿瘤和前列腺肿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SA、CK7、CK20、34βE12在该3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1,于右输尿管口的位置可见广基性占位病变,共3个,大小约1.5 cm×1.5 cm,临床考虑为尿路上皮来源肿物,病检为膀胱低分化癌呈腺样分化倾向,免疫组化显示PSA+++,CK7、CK20、34βE12均为一,证实肿瘤来源于前列腺组织;病例2,DRE示前列腺Ⅱ°增大,坚硬如石,表面有结节.病检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脉管内可见瘤栓,不能除外尿路上皮源性肿物,免疫组化显示PSA、34βE12为-,CK7+++、CK20+++,证实肿瘤为尿路上皮来源;病例3,于膀胱颈处可见不规则赘生组织.病检为低分化癌,脉管内可见瘤栓,未见典型腺样结构,但某处可见腺样分化倾向,局部有移行上皮分化倾向,免疫组化示PSA、CK20-,CK7+++、34βE12++,证实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结论:PSA、CK7、CK20、34βE12这一组抗体可以帮助鉴别低分化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于确定形态学上难以明确诊断的膀胱和前列腺低分化癌的组织来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丽;张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冠心病部分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部分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例873例,经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646例(占74%),排除冠心病患者227例(占26%).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造影所示的病变支数表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单个危险因素百分率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随之增加.(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低LDL-c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DM:OR=1.919,95%可信区间:1.186,3.104,P=0.008,高LDL-c:OR=1.881,95%可信区间:1.352,2.617,P=0.000).性别分组后,男性组中高LDL-c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OR=2.273,95%可信区间:1.449,3.565,P=0.000),女性则以糖尿病(OR=2.197,95%可信区间:1.028,4.696,P=0.042)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高LDL-c是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男性组中更为突出.但其他危险因素如性别、低HDL-c、高血压病和高龄亦不可忽视,并且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危险程度有所不同.尿酸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其它危险因素间接对冠心病的发生起作用.

    作者:张玲;杨万松;许纲;郑心田;李广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需氧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为条件致病菌,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为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现对184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洪正;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