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头状肾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析(附24例报道)

谢文虎;孙光;刘晓强;刘雨;王一

关键词:肾细胞癌, 乳头状肾癌, 病理学
摘要:目的:提高乳头状肾痛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乳头状肾癌的临床资料.24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2例为腹腔镜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头状肾癌.采用2002年AJCC肾癌TNM病理分期:pT1N0M0 11例,pT2N0M0 7例,pT3T0M03例(其中pT3aN0M0 1例,pT3bN0M02例),pTN2M0 3例,病理分级:G1 14例,G2 7例,G3 3例.16例获随访,随访5~35个月,平均21个月,1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局部复发,13例无瘤生存.结论:乳头状肾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表现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乳头状肾癌的首选方法,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癌预后较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6月普外科IC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期间ICU共收治患者353名,其中37人诊断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48%.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可能与患者住ICU时间长短、镇静药和人工气道的使用等因素有关(P<0.05),与抗酸剂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院内感染是危害患者健康,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黄涛;章志翔;朱理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硬化大鼠胃肠动力与Cajal间质细胞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变化.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CCL4溶剂大腿根部皮下注射法制作肝硬化模型,用葡聚糖蓝-2000作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肠道传输,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胃肠道c-Kit阳性间质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大鼠胃肠动力明显减弱(P<0.05);胃肠道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胃肠道传输减弱与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减少有关.

    作者:唐飞;吕洪敏;向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免疫组化在明确低分化膀胱肿瘤和前列腺肿瘤组织来源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对低分化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通过形态学观察不能明确肿瘤组织来源的低分化膀胱肿瘤和前列腺肿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SA、CK7、CK20、34βE12在该3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1,于右输尿管口的位置可见广基性占位病变,共3个,大小约1.5 cm×1.5 cm,临床考虑为尿路上皮来源肿物,病检为膀胱低分化癌呈腺样分化倾向,免疫组化显示PSA+++,CK7、CK20、34βE12均为一,证实肿瘤来源于前列腺组织;病例2,DRE示前列腺Ⅱ°增大,坚硬如石,表面有结节.病检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脉管内可见瘤栓,不能除外尿路上皮源性肿物,免疫组化显示PSA、34βE12为-,CK7+++、CK20+++,证实肿瘤为尿路上皮来源;病例3,于膀胱颈处可见不规则赘生组织.病检为低分化癌,脉管内可见瘤栓,未见典型腺样结构,但某处可见腺样分化倾向,局部有移行上皮分化倾向,免疫组化示PSA、CK20-,CK7+++、34βE12++,证实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结论:PSA、CK7、CK20、34βE12这一组抗体可以帮助鉴别低分化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于确定形态学上难以明确诊断的膀胱和前列腺低分化癌的组织来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丽;张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国产复方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观察复方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5月~7月在4个研究中心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32名,首先应用安慰剂洗脱2周,然后每日给予赖诺普利10mg进行4周单药治疗,疗效不佳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复方赖诺普利或赖诺普利治疗,初始剂量1片/日,早饭后服用.4周后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则将剂量加至2片/日,继续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06例患者经复方赖诺普利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达81.132%.结论:国产复方赖诺普利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适合每日1次给药的一线降压药物之一.

    作者:张勇;孟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近视眼LASIK术前术后外隐斜变化的相关研究

    隐斜是一种双眼眼外肌肌力的潜在性不平衡状态,双眼有偏斜的倾向,但能够用融合能力代偿,维持眼正位和正常的双眼单视.外隐斜在近视眼患者中很常见,主要原因是由于近视眼所用的调节减少,导致双眼汇聚相对滞后.

    作者:阎慧;徐凤;赵少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留取正常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和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APO)患者的血浆和血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Hcy,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非透析组和CAPD组的Hcy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透析组Hcy高于CAPD组(P<0.05).CAPD组和非透析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APD组Hs-CRP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清除尿毒症患者的Hcy,但是不能有效地控制Hcy水平.CAPD组患者存在Hs-CRP升高的炎症反应,且高于非透析组,可能与氧化LDL、氧化应激、Hcy、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素有关.

    作者:刘小菁;夏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炎性痛-吗啡耐受大鼠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

    目的:观察辣椒素受体(VR1)在慢性炎性痛-吗啡耐受大鼠背根神经节(DRG)表达变化,探讨VR1在吗啡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鞘内给予吗啡10μg/kg组(A组),鞘内给予吗啡20μg/kg组(B组),鞘内给予生理盐水组(C组).每日2次,连续7d.以触觉测试包测试50%缩爪阈值,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VR1表达.结果:A、B两组在给药第5日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其背根神经节VR1表达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组多.结论: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可能参与慢性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过程.

    作者:郑宇欣;于泳浩;王国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小肠胃黏膜异位症3例报道

    胃黏膜异位症是胚胎发育期部分胃黏膜组织异位于邻近或远处器官所致[1],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食管、美克尔憩室、肠道重复畸形囊肿多见[1,2],除先天性畸形以外,距Treitz韧带以下小肠胃黏膜异位症少见[3].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4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翼麟;朱理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合并严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术前用药的探讨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科常见病,妊娠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使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治愈率要低于非妊娠期妇女.而在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必须经过治疗,真菌学检查阴性才能进行手术.

    作者:蔺真仙;魏振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冠心病部分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部分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例873例,经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646例(占74%),排除冠心病患者227例(占26%).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造影所示的病变支数表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单个危险因素百分率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随之增加.(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低LDL-c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DM:OR=1.919,95%可信区间:1.186,3.104,P=0.008,高LDL-c:OR=1.881,95%可信区间:1.352,2.617,P=0.000).性别分组后,男性组中高LDL-c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OR=2.273,95%可信区间:1.449,3.565,P=0.000),女性则以糖尿病(OR=2.197,95%可信区间:1.028,4.696,P=0.042)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高LDL-c是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男性组中更为突出.但其他危险因素如性别、低HDL-c、高血压病和高龄亦不可忽视,并且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危险程度有所不同.尿酸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其它危险因素间接对冠心病的发生起作用.

    作者:张玲;杨万松;许纲;郑心田;李广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牛磺酸对小鼠肠推进及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牛磺酸(Tau)对小鼠在体小肠推进运动及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给药后测定小肠中阿拉伯胶活性炭粉混合物的推进距离并计算小肠炭末推进比;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以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在含钙及无钙营养液中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影响,同时观察硝苯地平对牛磺酸的拮抗作用.结果:低、中剂量牛磺酸可增强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和P<0.01),而高剂量则抑制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低、中剂量牛磺酸均可使正常及无钙K-H营养液中肠管的收缩幅度增加(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0.05),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可完全阻断其作用(P<0.01).高剂量组则产生相反的作用,而且蠕动频率下降(P<0.01).结论:牛磺酸具有增强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牛磺酸则产生相反的作用.

    作者:刘妍妍;崔志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屈光不正性弱视视皮层激活对视觉信号空间和时间频率依赖性的fMRI研究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性弱视皮层激活对视觉信息空间和时间频率的依赖性.方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及正常对照组在不同空间、时间频率棋盘格刺激下的脑皮层活动进行BOLD-fMRI研究.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对高空间频率或高时间频率视觉信息的敏感性下降.结论:弱视视皮层神经细胞同步化活动减弱,造成视信息传递与整合缺陷,这种缺陷在处理信息量大的视觉刺激时更明显.

    作者:郭明霞;张云亭;张权;李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考察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体外释放度影响因素,建立其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释放度,色谱柱:Kromasil-C18(Φ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钠溶液(15:85),检测波长:276 nm,流速:1.0 ml/min.结果:药物体外释放受释放方法和释放介质的影响.体外释放曲线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3批样品释放度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依据.

    作者:王晶晶;房志仲;米莹;杨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和病情活动时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无血栓形成或栓塞情况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和病情活动时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测定91例SLE患者(合并感染组30例、病情活动组33例、病情稳定组2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与非特异性炎症指标血沉(ESR)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合并感染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活动期患者(均P<0.01),病情活动组与病情稳定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1);(2)合并感染组和病情活动组D-二聚体与ESR均成呈正相关(P<0.01,P<0.05);(3)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以作为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用于SLE炎症活动、感染和临床疗效的评估,感染和炎症活动可能影响D-二聚体在血栓形成或栓塞诊断中的敏感性.

    作者:杨家良;巩路;袁双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1型的表达

    目的: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基础上建立关节炎大鼠慢性吗啡耐受模型,观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型(GLAST)在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表达变化,探讨GLAST在吗啡耐受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行鞘内置管.其中4组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A组)、吗啡10μg·kg-1(B组)、吗啡20 μg·kg-1(C组)、吗啡10 μg·kg-1+纳洛酮10μg·kg-1(D组),另外两组非致炎大鼠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E组)、吗啡20μg·kg-1(F组).各组给药均为1日2次,连续7 d.动态检测大鼠50%缩爪阈值,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GLAST表达.结果:B、C两组关节炎大鼠在鞘内给予吗啡第7天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其脊髓背角GLAST表达下调.结论:脊髓GLAST可能参与炎性痛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机制.

    作者:陈怡;于泳浩;石钊;王国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损伤,随着社会老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中并存糖尿病者,不仅影响愈合和增加感染机会,而且大大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和手术风险,加重了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引起心、脑血管、肾和视网膜等多脏器功能病变[1],甚至导致死亡,故合并糖尿病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更为困难.

    作者:董梅;齐宝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肌造影及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存活心肌的研究进展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 diography,MCE)是利用特制的声学微气泡作为造影剂进行心肌灌注显像,从心肌微循环水平来反映局部心肌灌注、心肌缺血及室壁运动功能的新技术,是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与完善[1].

    作者:王煜伦;孙根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部分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部分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病例总数3 325,复发例数353.Meta分析结果显示原发于声门下区的喉癌(肿瘤部位),手术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术前发生淋巴转移,低分化鳞癌是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于声门下区(肿瘤部位),术前淋巴转移与否,切缘情况,鳞癌分化程度与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有关.

    作者:宋金兰;黄永旺;双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需氧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为条件致病菌,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为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现对184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洪正;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肾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和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99例2型糖尿病病例,分析其血脂和肾功能的关系.以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较低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可作为肾功能受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脂质代谢以及炎症指标和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独立相关.

    作者:饶颖;郝杰;陈雨;郑少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