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峰;马信龙;王志钢;张园;王晨光;马剑雄;王沛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对使用激素后不同时段大鼠股骨头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白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只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kg),每周1次;对照组12只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注射14周.两组均于肌肉注射药物后2、6、8、10、12、14周处死动物,取大白鼠双侧股骨头,HE和Masson染色后,观察股骨头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宽度、大脂肪细胞直径、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和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与对照组比较从2周开始就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骨小梁宽度、大脂肪细胞直径与对照组比较从6周开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了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全股骨头坏死和修复反应差.
作者:张华峰;马信龙;王志钢;张园;王晨光;马剑雄;王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0例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影像尿动力检查结果.结果:膀胱颈梗阻21例(42%),中远端尿道梗阻20例(40%),尿道外口梗阻3例(6%),膀胱脱垂4例(8%),尿道憩室2例(4%);储尿症状为主占18%,排尿症状为主占36%,混合症状为主占46%;可见逼尿肌不稳定13例(26%),膀胱顺应性减低24例(48%).结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患者逼尿肌的功能状况,并能准确判断下尿路梗阻的解剖水平,为临床治疗的选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伟;赵耀瑞;张建华;李凯;韩瑞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影响放射性核素碘(131I)治疗Graves'病(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收集1 225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G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等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情(F=9.665,P<0.001)、治疗前甲状腺重量(F=2.43,P=0.002<0.05)、服用131I剂量(F=1.66,P=0.042<0.05)等因素与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程度有关.(2)计量资料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甲状腺重量、有效半衰期、服用131I剂量等因素与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3)计量资料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131I治疗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相关影响因素中,治疗前甲状腺重量和有效半衰期是131I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影响因素.结论:131I治疗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甲状腺重量和有效半衰期可以初步预测其治疗后甲状腺近期重量缩小程度.
作者:龙雷;贾春霞;谭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下颌骨位于面下1/3,对于正常咀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承担了来自咀嚼肌收缩等多方面的力学负荷.因此,阐明下颌骨承受负载后,其内部应力分布、传递情况,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
作者:张娄强;孙庚林;吴炜;王鹏林;郑孝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基础上建立关节炎大鼠慢性吗啡耐受模型,观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型(GLAST)在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表达变化,探讨GLAST在吗啡耐受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行鞘内置管.其中4组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A组)、吗啡10μg·kg-1(B组)、吗啡20 μg·kg-1(C组)、吗啡10 μg·kg-1+纳洛酮10μg·kg-1(D组),另外两组非致炎大鼠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E组)、吗啡20μg·kg-1(F组).各组给药均为1日2次,连续7 d.动态检测大鼠50%缩爪阈值,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GLAST表达.结果:B、C两组关节炎大鼠在鞘内给予吗啡第7天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其脊髓背角GLAST表达下调.结论:脊髓GLAST可能参与炎性痛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机制.
作者:陈怡;于泳浩;石钊;王国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损伤,随着社会老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中并存糖尿病者,不仅影响愈合和增加感染机会,而且大大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和手术风险,加重了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引起心、脑血管、肾和视网膜等多脏器功能病变[1],甚至导致死亡,故合并糖尿病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更为困难.
作者:董梅;齐宝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FTY720体外抑制人胰腺癌Miopac2细胞株增殖的作用.方法:MTT比色法观察FTY720对Miopac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TY720对Miopac2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随着FTY720浓度的增加,MTT实验中Miopac2细胞吸光度逐渐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FTY720将Miopac2细胞阻滞于G1期,并使Miopac2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有凋亡细胞存在.结论:FTY720对Miopac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抑制效应与阻滞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表明FTY720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瑞;何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对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其疗效作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7~2008年)、中国知识总库(1997~2008年)和万方数据库(1997~2008年)发表的关于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l)作为疗效分析统计量.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有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结果显示:(1)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用阿维A[OR=3.13,95%CI(1.77,5.55)]和单用中药[OR=5.09,95%CI(2.95,8.78)]的对照组.(2)单用阿维A疗效优于单用中药[OR=1.62,95%CI(1.03,2.55)].结论: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期待科学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肓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文献.
作者:冯小燕;徐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35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其发生特点、规律,探讨预防措施.结果: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失血性休克或术中低血压48例(13.6%),脑脊液漏17例(4.8%);脊髓损伤22例(6.2%),其中截瘫3例(0.8%);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压迫脊髓3例(0.8%).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严重,规范化的术前准备和及时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是预防和治疗胸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袁建军;徐天同;胡炜;田融;张学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科常见病,妊娠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使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治愈率要低于非妊娠期妇女.而在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必须经过治疗,真菌学检查阴性才能进行手术.
作者:蔺真仙;魏振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部分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病例总数3 325,复发例数353.Meta分析结果显示原发于声门下区的喉癌(肿瘤部位),手术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术前发生淋巴转移,低分化鳞癌是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于声门下区(肿瘤部位),术前淋巴转移与否,切缘情况,鳞癌分化程度与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有关.
作者:宋金兰;黄永旺;双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 diography,MCE)是利用特制的声学微气泡作为造影剂进行心肌灌注显像,从心肌微循环水平来反映局部心肌灌注、心肌缺血及室壁运动功能的新技术,是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与完善[1].
作者:王煜伦;孙根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体外释放度影响因素,建立其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释放度,色谱柱:Kromasil-C18(Φ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钠溶液(15:85),检测波长:276 nm,流速:1.0 ml/min.结果:药物体外释放受释放方法和释放介质的影响.体外释放曲线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3批样品释放度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依据.
作者:王晶晶;房志仲;米莹;杨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抗U1RNP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SLE患者,其中抗U1RNP抗体阳性者48例,分析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并与90例同期住院的抗U1RNP抗体阴性者进行比较.结果:抗U1RNP抗体阳性的患者光敏感、关节炎、雷诺现象的频率较高,抗Sm、ENA、CRP的阳性率明显增高,SLE疾病活动性指数(DAI)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在口腔溃疡、脱发、肌痛肌炎、心电图变化、指趾末端血管炎、血液系统受累、肺脏受累、皮疹、发热和肾脏损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抗U1RNP抗体是SLE患者血清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抗U1RN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疾病活动性较大,抗U1RNP抗体与SLE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具有相关性,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晓萍;陈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乳头状肾痛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乳头状肾癌的临床资料.24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2例为腹腔镜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头状肾癌.采用2002年AJCC肾癌TNM病理分期:pT1N0M0 11例,pT2N0M0 7例,pT3T0M03例(其中pT3aN0M0 1例,pT3bN0M02例),pTN2M0 3例,病理分级:G1 14例,G2 7例,G3 3例.16例获随访,随访5~35个月,平均21个月,1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局部复发,13例无瘤生存.结论:乳头状肾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表现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乳头状肾癌的首选方法,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癌预后较好.
作者:谢文虎;孙光;刘晓强;刘雨;王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广谱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吸入性损伤小鼠肺脏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BALB/c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只,每组设2、6、12、24、48、72h共6个相应时段,每时段6只,治疗组腹腔给予z-VAD-fmk 6m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上述各时段剖胸取肺,行常规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计算各时相点肺脏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小鼠吸入性损伤6 h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I降低,Bax表达减弱,Bcl-2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鼠吸入性损伤后,z-VAD-fmk可以增强Bcl-2表达及减弱Bax表达,抑制肺脏细胞凋亡.
作者:李洁;刘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留取正常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和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APO)患者的血浆和血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Hcy,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非透析组和CAPD组的Hcy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透析组Hcy高于CAPD组(P<0.05).CAPD组和非透析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APD组Hs-CRP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清除尿毒症患者的Hcy,但是不能有效地控制Hcy水平.CAPD组患者存在Hs-CRP升高的炎症反应,且高于非透析组,可能与氧化LDL、氧化应激、Hcy、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素有关.
作者:刘小菁;夏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能使梗死相关动脉得到快速、完全和持久的开通,从而达到缩小梗死范围,保持心室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
作者:杨国红;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植入术后药物应用情况及预后.方法:对344例AMI患者直接PCI支架植入术后应用的主要药物进行调查,观察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出院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和β受体阻滞剂的服药率分别为99.4%、100.0%、76.7%、98.0%、77.3%,随访12个月时降低到98.8%、77.5%、41.0%、65.4%、64.2%.年龄≤60岁患者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服药率较>60岁者低(P<0.05).前壁AMI患者ACEI或ARB服药率较下壁AMI高(P<0.05).12个月时未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AMI患者支架术后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前壁AMI患者ACEI或ARB服药率高,PCI术后患者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柴仁贵;李文宇;丛洪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辣椒素受体(VR1)在慢性炎性痛-吗啡耐受大鼠背根神经节(DRG)表达变化,探讨VR1在吗啡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鞘内给予吗啡10μg/kg组(A组),鞘内给予吗啡20μg/kg组(B组),鞘内给予生理盐水组(C组).每日2次,连续7d.以触觉测试包测试50%缩爪阈值,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VR1表达.结果:A、B两组在给药第5日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其背根神经节VR1表达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组多.结论: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可能参与慢性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过程.
作者:郑宇欣;于泳浩;王国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