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何景华
目的:提高对低分化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通过形态学观察不能明确肿瘤组织来源的低分化膀胱肿瘤和前列腺肿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SA、CK7、CK20、34βE12在该3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1,于右输尿管口的位置可见广基性占位病变,共3个,大小约1.5 cm×1.5 cm,临床考虑为尿路上皮来源肿物,病检为膀胱低分化癌呈腺样分化倾向,免疫组化显示PSA+++,CK7、CK20、34βE12均为一,证实肿瘤来源于前列腺组织;病例2,DRE示前列腺Ⅱ°增大,坚硬如石,表面有结节.病检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脉管内可见瘤栓,不能除外尿路上皮源性肿物,免疫组化显示PSA、34βE12为-,CK7+++、CK20+++,证实肿瘤为尿路上皮来源;病例3,于膀胱颈处可见不规则赘生组织.病检为低分化癌,脉管内可见瘤栓,未见典型腺样结构,但某处可见腺样分化倾向,局部有移行上皮分化倾向,免疫组化示PSA、CK20-,CK7+++、34βE12++,证实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结论:PSA、CK7、CK20、34βE12这一组抗体可以帮助鉴别低分化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于确定形态学上难以明确诊断的膀胱和前列腺低分化癌的组织来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丽;张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留取正常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和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APO)患者的血浆和血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Hcy,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非透析组和CAPD组的Hcy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透析组Hcy高于CAPD组(P<0.05).CAPD组和非透析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APD组Hs-CRP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清除尿毒症患者的Hcy,但是不能有效地控制Hcy水平.CAPD组患者存在Hs-CRP升高的炎症反应,且高于非透析组,可能与氧化LDL、氧化应激、Hcy、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素有关.
作者:刘小菁;夏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FTY720体外抑制人胰腺癌Miopac2细胞株增殖的作用.方法:MTT比色法观察FTY720对Miopac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TY720对Miopac2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随着FTY720浓度的增加,MTT实验中Miopac2细胞吸光度逐渐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FTY720将Miopac2细胞阻滞于G1期,并使Miopac2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有凋亡细胞存在.结论:FTY720对Miopac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抑制效应与阻滞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表明FTY720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瑞;何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35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其发生特点、规律,探讨预防措施.结果: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失血性休克或术中低血压48例(13.6%),脑脊液漏17例(4.8%);脊髓损伤22例(6.2%),其中截瘫3例(0.8%);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压迫脊髓3例(0.8%).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严重,规范化的术前准备和及时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是预防和治疗胸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袁建军;徐天同;胡炜;田融;张学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损伤,随着社会老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中并存糖尿病者,不仅影响愈合和增加感染机会,而且大大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和手术风险,加重了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引起心、脑血管、肾和视网膜等多脏器功能病变[1],甚至导致死亡,故合并糖尿病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更为困难.
作者:董梅;齐宝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采血部位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测定的血糖值是否有差异以及相关性.方法:糖尿病病人清晨空腹静脉血、指血第1滴、指血第2滴,立即用罗氏Advantage血糖仪测定上述3种标本血糖值,并同时用Beckman 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静脉血浆血糖值.结果:血糖仪测定指血,第1滴指血血糖值高于第2滴,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血均低于生化分析仪测定的静脉血血糖值,静脉血较指血高8.7%;同一个体其静脉血浆标本测定值显著高于指血.结论:指血第1滴血血糖值更接近于静脉血浆血糖值,因此第2滴指血不宜采用;静脉血浆适用于全自动生化仪,但不适宜血糖仪,数值偏低.因而建议沿用某一固定的取血方法及检测方法,依此来进行血糖的监控和比较.
作者:李雪晶;孙丽莎;马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部分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病例总数3 325,复发例数353.Meta分析结果显示原发于声门下区的喉癌(肿瘤部位),手术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术前发生淋巴转移,低分化鳞癌是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于声门下区(肿瘤部位),术前淋巴转移与否,切缘情况,鳞癌分化程度与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有关.
作者:宋金兰;黄永旺;双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用放免法(RIA)测定胰岛素(INS)时,乳糜样的脂血标本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高脂血症和临床因治疗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输入脂肪乳患者的血清,如不处理会使测定值异常增高,超出标准曲线范围,导致INS释放曲线没有规律.
作者:张妍;李君;李津鸿;刘金玲;高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需氧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为条件致病菌,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为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现对184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洪正;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采用离子凝胶法,建立制备壳聚糖载药微囊的方法,探讨佳制备条件,考察药物电荷情况对微囊包封率的影响.方法:以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以微囊包封率为优化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微囊佳制备工艺;再分别以BSA(带负电)和异烟肼(带正电)为模型药物按照佳工艺制备微囊,并比较两种微囊包封率.结果:佳制备条件为:壳聚糖/TPP(w/w)3.75:1、pH值5.0、TPP滴加速度20滴/min、搅拌速度200 r/mim.带有负电荷的药物(BSA)微囊包封率明显高于带有正电荷的药物(异烟肼)微囊(P<0.001).结论:离子凝胶法制备微囊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比较适合用于带有负电荷药物微囊的制备.
作者:高娴;马世坤;陈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广谱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吸入性损伤小鼠肺脏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BALB/c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只,每组设2、6、12、24、48、72h共6个相应时段,每时段6只,治疗组腹腔给予z-VAD-fmk 6m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上述各时段剖胸取肺,行常规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计算各时相点肺脏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小鼠吸入性损伤6 h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I降低,Bax表达减弱,Bcl-2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鼠吸入性损伤后,z-VAD-fmk可以增强Bcl-2表达及减弱Bax表达,抑制肺脏细胞凋亡.
作者:李洁;刘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亚型DNA的可行性,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指导宫颈癌的普查和治疗.方珐:选择124例阴道细胞学检测异常的宫颈脱落细胞,使用FQ-PCR方法检测HPV16/18亚型DNA,同时取宫颈病变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24例样本中HPV16/18亚型DNA阳性者43例,阳性率为34.68%;DNA定量范围在5.4×102 copies/ml~6.38×107 copies/ml,平均为5.75×105 copies/ml;组织病理学检测27例阳性,阳性率为21.77%;经χ2检验,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0.2272,P<0.05);阴性标本为0 copy/ml.结论:FQ-PCR方法检测宫颈病变HPV 16/18亚型DNA感染,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对宫颈癌的普查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杰;张颖;李增彦;李岩;张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对使用激素后不同时段大鼠股骨头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白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只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kg),每周1次;对照组12只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注射14周.两组均于肌肉注射药物后2、6、8、10、12、14周处死动物,取大白鼠双侧股骨头,HE和Masson染色后,观察股骨头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宽度、大脂肪细胞直径、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和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与对照组比较从2周开始就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骨小梁宽度、大脂肪细胞直径与对照组比较从6周开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了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全股骨头坏死和修复反应差.
作者:张华峰;马信龙;王志钢;张园;王晨光;马剑雄;王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5-羟色胺(5-HT)既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又是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已知5-HT受体(5-HTR)至少存在7种类型,与胃肠道功能密切相关的是5-HT1、5-HT2、5-HT3、5-HT4和5-HT7受体.
作者:王宏;唐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6月普外科IC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期间ICU共收治患者353名,其中37人诊断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48%.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可能与患者住ICU时间长短、镇静药和人工气道的使用等因素有关(P<0.05),与抗酸剂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院内感染是危害患者健康,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黄涛;章志翔;朱理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影响放射性核素碘(131I)治疗Graves'病(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收集1 225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G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等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情(F=9.665,P<0.001)、治疗前甲状腺重量(F=2.43,P=0.002<0.05)、服用131I剂量(F=1.66,P=0.042<0.05)等因素与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程度有关.(2)计量资料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甲状腺重量、有效半衰期、服用131I剂量等因素与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3)计量资料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131I治疗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相关影响因素中,治疗前甲状腺重量和有效半衰期是131I治疗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的影响因素.结论:131I治疗GD后近期甲状腺重量缩小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甲状腺重量和有效半衰期可以初步预测其治疗后甲状腺近期重量缩小程度.
作者:龙雷;贾春霞;谭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牛磺酸(Tau)对小鼠在体小肠推进运动及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给药后测定小肠中阿拉伯胶活性炭粉混合物的推进距离并计算小肠炭末推进比;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以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在含钙及无钙营养液中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影响,同时观察硝苯地平对牛磺酸的拮抗作用.结果:低、中剂量牛磺酸可增强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和P<0.01),而高剂量则抑制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低、中剂量牛磺酸均可使正常及无钙K-H营养液中肠管的收缩幅度增加(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0.05),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可完全阻断其作用(P<0.01).高剂量组则产生相反的作用,而且蠕动频率下降(P<0.01).结论:牛磺酸具有增强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牛磺酸则产生相反的作用.
作者:刘妍妍;崔志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下颌骨位于面下1/3,对于正常咀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承担了来自咀嚼肌收缩等多方面的力学负荷.因此,阐明下颌骨承受负载后,其内部应力分布、传递情况,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
作者:张娄强;孙庚林;吴炜;王鹏林;郑孝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ACD小鼠模型,分离纯化小鼠脾淋巴细胞,并和不同浓度的IP-10共培养,RT-PCR法检测与IP-10共同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及IL-4 mRNA水平,2-△△CT法分析结果.结果:IP-10高、中浓度组体外培养的ACD小鼠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IP-10低浓度组体外培养的ACD小鼠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10 3个浓度组之间比较,IFN-γmRNA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IP-10 3个浓度组之间及与对照组比较,体外培养的ACD小鼠淋巴细胞IL-4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10可诱导IFN-γ生成增多,促使T细胞向Th1细胞趋化,使Th1/Th2分化失衡,促进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发展.
作者:邢艳玲;张玉环;许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胃黏膜异位症是胚胎发育期部分胃黏膜组织异位于邻近或远处器官所致[1],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食管、美克尔憩室、肠道重复畸形囊肿多见[1,2],除先天性畸形以外,距Treitz韧带以下小肠胃黏膜异位症少见[3].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4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翼麟;朱理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