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香伟;韩杰;崔万福
在研究衰老指标中单胺氧化酶(MAO)是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MAO活性随龄增加[1,2].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具有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心、脑等细胞氧自由基,对脑、肝的脂质过氧化都有较强的抑制效应,起作用远比维生素E强,具有延缓衰老作用[3].本文对丹参注射液就老龄小鼠心、脑、肝脏MAO活性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作者:张大伟;李楠;庾英兰;季方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根管桩金属烤瓷冠修复上前牙残根残冠的治疗效果.方法:164颗上前牙残根残冠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取成品螺旋根冠桩、树脂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方法进行修复.结果:164颗患牙随访6~12个月后,成功159颗,占96.95%.结论:应用成品螺旋根管桩修复上前牙残根残冠,效果良好.
作者:瞿利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良好的医德品质的养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知行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涵盖了医学生对医德的了解辨认、主动内化、自觉调节等环节.因此,医德教育也应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认知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从道德、思想和行为上全面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培养.
作者:游元军;胡铭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它与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一起,组成了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国内外数字统计表明,约有50%~70%的癌症患者需要不同程度(单纯放射治疗或与手术、药物配合治疗)地接受放射治疗.目前,随着三大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经治疗后的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45%以上,即约有半数的肿瘤患者可以被治愈.
作者:王曼曼;刘晔;孙华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29nt-RNA适配子与NF-κB P50作用的结构基础,为RNA适配子的结构改造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分子动力学、MM-GBSA自由能计算等方法对RNA适配子与NF-κB P50复合物进行动力学模拟以及分解能计算.结果:29nt- RNA适配子的大沟槽为与NF-κB P50结合的关键结构特征.结论:形成更稳定的RNA大沟槽结构,使之易与NF-κB P50结合,可起到更有效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亚婧;李锦莲;付佳;赵志宇;高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胃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肿瘤发病率和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胃癌,虽然近年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亚洲地区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1].在我国,胃癌死亡率过去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位,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是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异常改变,是多基因变异导致的结果,不同的基因可能在不同的修复过程中起作用[2].RUNX3是一个在细胞生长、凋亡以及分化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在人类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着中枢的作用,参与了胃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发生以及T细胞的分化,其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很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3].
作者:姜威;姚海涛;颜玉;田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几年来我们一直探讨复合肥剂对大鼠各器官的影响.一系列实验工作表明,复合肥剂对大鼠睾丸酮水平没有明显影响[1].但对大鼠一些器官组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损伤机制[1,2].本文探讨复合肥剂对大鼠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的影响.1 材料1.1 动物健康3月Wistar大鼠,体重(101.8土3)g,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作者:于翔辉;陶佳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尿痛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关系及其在糖尿病微血管痛变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按WHO诊断标准随机选择2007年3月~2008年9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合并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男25例,女25例,选择无微血管病变等合并症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健康体检无病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空腹血清APN水平,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三组血清MDA、SOD水平.结果:合并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清APN水平较无微血管病变的单纯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P<0.01),合并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清MDA水平较无微血管病变的单纯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P<0.01),合并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清SOD水平较无微血管病变的单纯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P<0.01).合并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清APN与血清MD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74,P<0.01),血清APN与血清SOD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64,P<0.01).结论:糖尿痛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血清APN水平较无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血清MDA水平较无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有微血管病糖尿病患者血清SOD较无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血清APN与MDA呈明显负相关,血清APN与SOD呈明显正相关.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增强在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玉红;谭丽艳;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EMS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却表现出与恶性肿瘤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至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EM发生发展过程中,逆流经血中的子宫内膜能成功的异位种植与生长,和局部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及侵袭有关.VEGF是迄今发现的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其过度表达可能是导致EM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宋继荣;李佳琳;卢北燕;倪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伴随整体护理而产生的一种解决病人护理问题的主要手段,并成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临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展现了护理工作的又一功能,即“促进健康,加强预防”.教给病人有关知识,以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和避免疾病复发.培养病人健康自护能力,以提高对疾病的防治、康复及维护健康的能力.
作者:刘金凤;蔡天蕊;姜晓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现察五加生化胶囊在常规诱导排卵活动中的作用.方法:10例男方精液正常,女方输卵管通畅,仅排卵障碍(包括PCOS)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月经第5天给予克罗米酚50g,每日1次,连用5d,以后视卵泡生长情况给予尿促性素促卵泡生长至卵泡成熟,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现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于月经第5天给予五加生化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至卵泡成熟停药.结果:观察组排卵率95%,累积妊娠率40%,OHSS发生率3.2%,对照组排卵率86%,累积妊娠率25%,OHSS发生率5%.结论:五加生化胶囊有促进卵泡生长,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并减少OHSS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丁雪蕾;刘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32例.疗程8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有效率分别为81.2%,利培酮组分别为84.3%,两组疗效相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很少引起椎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月经改变.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比利培酮更少.
作者:孙平;殷军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D147和MMP-2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1%、68.57%;二者的表达均与OS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部位无明显关联(P>0.05);二者在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D147和MMP-2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二者的表达有助于对OSCC进行临床病理研究、转移潜势预测以及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李峰;满大鹏;南晓利;术明;杨旭;李东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观察研究牙髓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建立合理的实验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实验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牙髓炎发病机制和有关治疗方法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关于制备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的方法较多:如软龋置入法、内毒素脂多糖诱导法、高热刺激法、开髓开放法等[1].但上诉方法建立的牙髓炎动物模型,多为不可复性牙髓炎,对于牙髓自身损伤修复机制的观察研究往往因为后牙髓坏死而不够全面.如果能够建立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将更有利于牙髓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本文将采取简单的釉质磨除酸蚀牙本质法制备大鼠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模型,在口腔内菌群的自然环境下观察牙髓的炎症变化过程,为深入研究牙髓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韩杰;杨清岭;何林达;崔万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浙贝碱与平行型DNA G-四链体的结合特征,为发展新型DNA G-四链体稳定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确定浙贝碱在平行型DNA G-四链体中的初始结合位置,通过动力学模拟寻找平衡结构.结果:浙贝碱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平行型DNA G-四链体的沟槽与loop共同形成的位点,并在动力学过程中稳定存在.结论:浙贝碱作为一种非平面非共轭结构的天然小分子可选择性结合于DNA G-四链体的沟槽位点,有望发展为新型以端粒DNA G-四链体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付佳;李锦莲;王亚婧;金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I度和I度腰椎滑脱症术后疗效的因素.方法:对36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后外侧融合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29分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对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像学融合情况和腰背肌功能锻炼与JOA改善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影像学融合和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后外侧融合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疗效有显著影响.
作者:吴树华;杨惠林;王树金;王志荣;王遥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腺苷类似物CHA(环己基腺苷)对大鼠肾脏髓袢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 of Henle's loop,TAL)中PKA(蛋白激酶A)及PLA2(磷脂酶A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髓袢升支粗段组织中加入10μmol/L的CHA,分别作用5min、15min、30min和lh,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技术观察CHA对PKA及PLA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HA未能明显改变大鼠肾脏髓袢升支粗段中PKA及PLA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CHA在实验所用时间内不能改变PKA和PLA2的蛋白合成.
作者:隋洪玉;孙玉鸿;李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NDRG2 (N- myc down stream regalated gene 2,)是一个新近发现的分化相关新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从正常人脑组织中克隆得到的一个含酰基携带蛋白样结构的新基因,是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其表达量与器官组织成熟程度呈正相关,NDRG2与肿瘤关系复杂,可能用于预后判断,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NDRG2基因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确定其功能,为胃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4].
作者:邹伟文;张晓波;邢继强;姚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U14移植性实体瘤小鼠为模型,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TX)阳性对照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检测了葛根素抑瘤作用、胸腺(脾)指数、IL-2产生能力、血清中SOD和MDA含量.结果:葛根素低剂量能够明显抑制小鼠U14实体瘤生长;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葛根素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胸腺(脾)指数(P<0.05);明显增加IL-2的含量,低剂量比高剂量升高明显;灌服低剂量葛根素后,小鼠血浆中SOD活性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浆MDA(丙二醛)含量水平明亚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和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小鼠体内过多自由基,从而减轻活性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丽娟;孙蕾;王振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本病易发于20~50岁,尤以体力劳动的中年人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多见,男、女均可发病,但以男性患者为多.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易发生病变.病因: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内因,为肾气虚弱,不能荣于外府.外因多由起居不慎,负重闪挫,伤及筋络,机关不利,或由风、寒、湿邪客于经络,经气阻滞,迁延日久,气凝导致血淤,筋脉失养而成.现代医学证实,椎同盘仅有少量的血液供应,在运动或劳动中,腰椎负重大,活动多,椎间盘经常受到多方面的挤压,牵拉与扭转,容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这是产生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
作者:郑金艳;郑金凤;李昕;张佳幕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