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新型担架车工作过程受力状态的研究

许致华;傅强;王立文

关键词:担架车, 运动传递, 受力分析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将担架与手推车合为一体的半自动救护担架车,该车在上、下救护车运动过程中,操作者通过控制手控闸整个车体可自动地上下救护车.方法:应用连杆机构相对运动原理对担架车运动传递过程进行分析,采用力矩平衡原理,研究运动过程中特殊位置的受力情况,从而确定佳承力点位置.结果:半自动担架车通过手控闸、钢索和连杆机构将运动传递给车轮撑杆,使之能够按照确定的位置自如的收放,并且只需一人就可将伤员推上救护车,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同时在救护过程中,无需挪动伤员.结论:半自动救护担架车具有操作快速方便、占用救护人员少、对伤员二次伤害小的优点.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09例健康成人生化指标统计分析

    目的:确认现用生化参考值的可信性,并初步建立该实验室正常人群生化指标的参考范围.方法:对健康成人查体者的血清样本进行24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贝克曼试剂说明书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提供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试验所得出的正常参考范围多数与对照参考值一致,但钾(K+)、总蛋白(TP)、总胆红质(T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一些项目存在差异.结论:结果分析表明试验地区与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人群生化指标存在着差异,应该建立该地区该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作者:李冬;焦连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并发症与住院费用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人住院费用的分析,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了解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998~2000年共计2 476人次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根据并发症数量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药费和住院费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与其所患并发症数量的多少有关,不同组别其各项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1998~2000年患者住院费用与合并症数量成正相关(r=0.260 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随着并发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预防并发症是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邢秋玲;曹锡光;张喆;于德民;于佩;张秋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清肌红蛋白和碳酸酐酶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时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35例AMI、15例骨骼肌疾病和75例健康人的Mb和CA.结果:Mb与Mb/CA在AMI诊断中的灵敏性分别为97%和91%,特异性分别为70%和94%.结论:Mb/CA在AMI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都高,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一个补充指标.

    作者:张艳君;李明润;高向耘;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诱导时其剂量依赖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诱导时协同作用是否呈剂量相关.以及分别用意识和双频谱指数(BIS)作为观察指标,二者的结果是否一致.方法:40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Ⅰ组生理盐水1ml对照,Ⅱ组咪唑安定0.02mg/kg,Ⅲ组咪唑安定0.04mg/kg,Ⅳ组咪唑安定0.06mg/kg,各组病人给予相应剂量咪唑安定,1min后使用微量泵持续静注异丙酚1200mg/h,记录病人意识消失(指令反应消失)和…S降至50时异丙酚用量.结果:Ⅱ-Ⅳ组意识消失和BIS50时异丙酚用量与Ⅰ组比较显著性减少,药物起效时间缩短;意识消失时Ⅳ组异丙酚用量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IS50时Ⅱ-Ⅳ组之间异丙酚用量无统计学差异.4组病人意识消失时BIS为[81.6±10.5(66~90)],无差异性.4组病人在意识消失、BIS50、插管时、插管后2min各时段BP、HR、HRV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意识作为观察指标,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诱导的协同作用随咪唑安定剂量的增加而加强,但以BIS50为观察指标,两药的协同作用不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麻醉时BIS的个体差异较大有关.

    作者:孙红斌;张国峰;袁训芝;岳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天津市26种常见食物的血糖指数测定

    目的:了解不同搭配食物的血糖指数,指导糖尿病膳食.方法:选取天津市常见并且常用的26种单一或搭配食物,对80人次的健康成年男子进行2h内4个时点血糖测定,计算食物血糖指数.结果:测定结果显示粗杂粮血糖指数低于细粮;非发酵主食品血糖指数低于发酵主食品.结论:建议糖尿病人选择粗杂粮、非发酵粮食作主食品.

    作者:焦振山;俞鸣;夏淳;孟妮;王宝亭;莫静贤;车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球面对称设计在大肠杆菌JM109电穿孔转化优化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大肠杆菌JM109菌株的电穿孔转化条件.方法:应用球面对称设计组合电穿孔转化条件,拟合出各条件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用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JM109菌株,可以得到高于化学方法的转化率.转化时间一定,外加电场强度,细菌生长状态、细菌密度是影响转化率的关键因素,而DNA的投入量对转化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利用球面对称设计,可以获得细胞外源DNA分子电穿孔法导入的优化条件.

    作者:张斌;任秀宝;郝希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示波极谱法分析16种中药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超氧自由基,用单扫示波极谱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分析的16种中药都能不同程度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并与Vc进行了对照,其中黄芩的效果好.结论:实验证明,示波极谱法是检测中药对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周晔;李一峻;江雷军;何锡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主因剖宫产术后30 h,突发晕厥伴呼吸困难10 h于2002年10月8日18时入院.

    作者:周伟;吴琦;陈宝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提高.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已日趋成熟,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率逐渐提高,为冠心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时机.

    作者:李荣庆;李纪文;刘克强;齐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两种壳聚糖生物膜引导颅颌骨再生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壳聚糖膨体膜和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层膜对颅颌骨创的组织引导再生的效果.方法:6只家兔12个骨创区分别植入两种壳聚糖生物膜,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的方法评价其促进骨创愈合的效果.结果:两种膜对颅颌骨损伤的组织引导再生的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壳聚糖膨体膜和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层膜均具有良好的引导颅颌骨创再生性愈合的作用.

    作者:雷涛;姚晖;曲树明;史弘道;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定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各种炎症的急性期或组织损伤时浓度的变化.方法:使用Orion Diag-nostica公司的Quikread CRP定量分析仪对234例各种炎症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测定.结果:在炎症的急性期CRP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CRP测定可用于各种炎症患者支持诊断、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

    作者:曹占良;步天栩;简序;降文兰;程佩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下颌双侧游离端冠内精密附着体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基牙数目的选择对下颌远中双侧游离端冠内精密附着体义齿的近缺隙基牙的牙体和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提供基础条件.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及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数字影像传输与转录与ANSYS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粘膜、牙体及牙周膜、附着体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好,生物力学相似性好,可用于下颌双侧游离端冠内精密附着体义齿的应力分布研究.

    作者:李宏斌;高平;殷恺;周晖;孙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检测122名正常对照者和92名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Gly15Gly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对照组12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64(52.5%)例、56(45.9%)例、2(1.6%)例,糖尿病组9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52(56.5%)例、32(34.8%)例、8(8.7%)例,糖尿病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X2=5.86,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显著性差异(X2=0.12,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GG基因型者具有2型糖尿病高易感性.

    作者:靳立忠;刘德敏;于德民;李戈;汪玮琳;范新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野生型P53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对有P53基因突变的肺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P53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的作用.方法:以PCR、免疫组化、SSCP方法筛选P53突变型细胞系,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并以空质粒pCMV-neo做对照.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以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所转染的野生型P53质粒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经筛选发现Calu-6细胞系为P53第六外显子突变株,204处密码由谷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经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转染后,发现细胞生长明显减慢,而转染空质粒的Calu-6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生长无差异,同时发现pC53-SN3转染后集落形成抑制率达90.6%.结论: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可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抑制细胞生长.

    作者:黄宗堂;尹志伟;刘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干血片荧光法检测苯丙氨酸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监测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作者:岳胜;廉聪;付伯津;田庆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56例分析

    目的:总结喉癌全喉切除术后Ⅰ期安放发音管发音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自1998年9月至2002年5月全喉切除术后Ⅰ期Blom-Singer发音重建56例的发音情况.结果:Ⅰ期安放发音管发音重建成功率92.9%,发音流利、响亮、清晰.结论:全喉切除术后Ⅰ期安放发音管发音重建成功率高.

    作者:张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社会经济地位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对102例CHD病人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受教育时间、个人收入、家庭收入、职业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体力劳动是其保护性因素.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后发现个人收入、职业与CHD的发病有关.结论:高收入、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容易发生CHD,OR分别为3.256(95%CI 1.749~6.060)、1.211(95%CI 1.037~1.414).

    作者:李长平;马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9 955例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和临床追踪观察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对感染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和临床追踪观察.方法:随机选择9 955例育龄妇女,其中妊娠妇女7 141例、非妊娠妇女1 838例、异常孕产史的育龄妇女97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尿中CMV-DNA.部分阳性者取绒毛组织或羊水细胞进行产前诊断,并通过新生儿脐带血检测CMV-DNA验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正常育龄妇女CMV-DNA阳性率为4.45‰(40/8 979),妊娠妇女阳性率为4.48‰(32/7 141),非妊娠妇女为4.35‰(8/1 838).有异常孕产史的妇女与正常妊娠妇女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5.37‰(15/976)和4.48‰(32/7 14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常无自觉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原因之一.PCR适用于育龄妇女检测潜伏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对感染者进行产前诊断.

    作者:张颖;李岩;张秀玲;施克珠;刘纯洁;徐前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实践的探讨

    在21世纪的今天,电子显微镜技术早已在工业、农业、地矿、环境科学尤其在生物医学、计量医学、远程病理诊断等方面得到普遍的应用.

    作者:沈伟;杨海贤;郭晓红;赵刚;于学宽;曾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1,25-(OH)2D3与钙磷镁代谢

    目的:探讨1,25-(OH)2D3水平改变在慢性肺心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48例该病患者血1,25-(OH)2D3和血、24h尿钙、磷、镁(SCa、SP、SMg,UCa、UP、UMg)含量及肾小管钙、磷、镁重吸收率(TRCa、TRP、TRMg).结果:1,25-(OH)2D3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Ca、SMg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P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降低;患者组UCa相对增加者占37.5%,UMg相对或绝对增加者占75.0%;TRCa相对或绝对减少者占66.7%,TRP减少者占35.4%.结论:1,25-(OH)2D3降低是该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方剑;王春丽;王昶;杨劲松;黄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