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弘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观察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疾病发展进程进行分类,即不稳定型心绞痛(UA)60例,心肌梗死(MI) 60例,设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常规血脂采用酶法进行检测.结果:MI组患者血中Lp(a)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Lp(a)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卢均坤;王艳芹;贺兆发;王立波;闫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介入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以便更好的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同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根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实验组20例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对术后穿刺点和全身肝素化进行重点观察;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结果:实验组20例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0.00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2~5分,无焦虑、紧张等心理变化,积极配合治疗, 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5~7d;对照组20例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18%,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5~12分,有9例感到焦虑、紧张,3例患者,由于烦躁不安,未很好制动,出现穿刺处瘀血,7~10d后自行消退,平均住院7~16d.结论:采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术后穿刺点和全身肝素化的护理观察是护理观察的重点,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才能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鲁艳梅;刘桂芳;平玉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粘附因子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对中耳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和CD147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CD147在胆脂瘤上皮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3%和84.5%,均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P<0.05).胆脂瘤上皮中MMP-2和CD147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1);胆脂瘤侵袭能力与MMP-2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591,P<0.01),与CD147表达也有显著相关性(r=-0.627,P<0.01).结论:MMP-2和CD147的表达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相关性,提示MMP-2和CD147高表达是胆脂瘤引起骨质破坏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周旭峰;姚雅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区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鼻区骨折的CT表现,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5~65(平均36.5)岁.结果:53例中,鼻区骨骨折37例,其中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0例、鼻骨骨折4例、眼眶内壁骨折5例、泪骨骨折3例、额骨鼻部骨折4例、鼻中隔骨折2例,混合性骨折9例;骨缝分离16例,其中10例合并鼻区骨骨折.结论:鼻区骨折是常见外伤之一,CT结合平片可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孟存芳;赵文礼;高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自然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自1983年Harris等建立了测ACA的方法以来,有关该抗体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ACA的发现、性质、临床意义和检测方法.
作者:王钊红;田振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指睡眠时鼻腔气流停止10秒以上,腹式呼吸依然存在,由于咽部的阻塞而出现呼吸暂停.OSAS可造成长期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继发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夜间睡眠心律紊乱及智力障碍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可猝死[1].2007-01~2008-01我科对56例确诊为OSAS患者施行腭咽成形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周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地高辛在临床上常用于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快心率心房纤颤,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自2007年1月份以来,我们采用地高辛加用合心爽进行观察对照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胃溃疡(GU)患者血清中Ghrelin和生长抑素(SST)在未接受抑酸药物治疗前的含量,探讨Ghrelin和SST在胃溃疡时的合成分泌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及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32例GU患者血清中Ghrelin和SST的水平.结果:①32例GU患者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4.70±2.12)ng/mL与正常值(2.1±0.25)ng/mL相比显著增高(P<0.01);②32例GU患者血清中SST的水平(48.19±16.07)pg/mL与正常值(10.1±7.2)pg/mL相比显著增高(P<0.01);③Ghrelin与SST之间的相关系数r=0.722(P<0.01).结论:GU患者血清中Ghrelin及SST的水平是显著增高的,可能与溃疡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Ghrelin及SST在GU中有相关性.
作者:宋冬梅;鲍秀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瘤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细胞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间完全缓解率(CR)的差别.结果: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者(P<0.05),bcl-2阳性表达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阴性表达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l-2的阳性表达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对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对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更有意义.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孟庆媛;郭梦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检测SD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中IL-1、IL-6和IL-8 mRNA的表达,探讨IL-1、IL-6和IL-8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致大鼠脑急性缺血,后给8%氧气+92%氮气的混合气体致脑急性缺氧,建立大鼠脑急性缺血缺氧模型,在3个时相点采用rt-PCR方法测定假手术组、HIBD组脑组织中IL-1、IL-6和IL-8 mRNA含量变化.结果:HIBD组大脑皮质内IL-1和IL-8含量3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大脑皮质内IL-6含量1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缺血脑半球IL-1、IL-6和IL-8 mRN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量增加.结论:在大鼠急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脑皮质内IL-1、IL-6和IL-8表达增强, IL-1、IL-6和IL-8参与了脑缺血缺氧后炎症反应的启动、发展过程.
作者:王玖飞;王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尺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较常见,我们主要针对早期的患者采取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尺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尺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董中国;潘颖华;刘媛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胰腺外伤不多见,诊断及时或延迟,治疗恰当或不合理,两者的预后有天壤之别.如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及时会带来很多并发症,死亡率也增高;如能早期确诊,初步治疗合理,伤员多能顺利恢复.本文综述重点介绍胰腺外伤的分类及其处理原则,帮助临床医生熟悉这方面情况.胰腺外伤不多见,这里讨论的不包括医源性损伤.Wilson等报道每100万人中仅发生4例,在腹部外伤中约占1%~6%,由于交通事故的频发,该比例已高达8%~12%.国内统计胰腺外伤约占腹部外伤的2%.
作者:王敬民;刘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溶栓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严重的急性脑梗死多为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形成血栓,直径较大,而溶栓仅能溶解新形成的血栓,无法改变基础病变,狭窄血管溶栓后常常又出现闭塞.临床上我们采用在溶栓的基础上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支架置入,保证了血管畅通,解决狭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以来98例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以上各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周典贵;白秀梅;吴海霞;武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的总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科学资料.方法:采用硫酸根离子沉淀法.结果: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为0.95%.结论: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高,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作者:王丽红;刘娟;吴宏斌;李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Rb蛋白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Rb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Rb的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Rb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和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Rb表达水平低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Rb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b通过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而在血管瘤的退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于浩;刘树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AllmanIII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09~2008-01收治Allman III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0例,分别应用单纯克氏针内固定、嚎锁间钢丝内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随访6~30个月,平均16.4个月.结果:以Karlsson评价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价,三种术式的优良率分别为58.3% ,66.7% ,90.0%.单纯克氏针内固定与喙锁间钢丝内固定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疗效均差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克氏针内固定及喙锁间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相比,锁骨钩钢板治疗Allman III度肩锁关节脱位疗效佳.
作者:马亮亮;王日光;吴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仿生物电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作用.方法:以初诊及住院脑性瘫痪将78例儿童患者随机分为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组(SWD)、康复组(KF)和对照组(DZ).SWD组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vujta)+康复训练;KF组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训练;DZ组由医师执行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治疗3个月.SWD和KF治疗效果与DZ组进行比较.结果:SWD治疗有效率96.67%,KF为83.33%,DZ为50%,SWD效果明显好于KF和DZ(P<0.05,P<0.01).结论:仿生物电刺激可作为小儿脑性康复的较好手段之一,与康复治疗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红;麻淑君;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在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将氧化锌,丁香油调制的根充糊剂中加入甲硝唑、地塞米松充分研磨后导入根管中.结果:治疗组178例成功率95%,对照组170例成功率89.5%.结论:甲硝唑、地塞米松配制的根充糊剂是一种刺激小,杀菌、抑菌力强、操作简单,充填无副作用的理想根充糊剂.
作者:刘玉杰;李强;张秋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
作者:张春斌;谈西满;罗佳滨;胡玉红;常春艳;张玉萍;刘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异常性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目前治疗药物繁杂,近年来经门诊应用银杏叶治疗偏头病,以研究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
作者:马秀梅;丛智宏;马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