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高辛加合心爽控制充血性心衰伴快室率房颤28例分析

胡春梅

关键词:充血性心衰, 心房纤颤, 快室率, 药物治疗
摘要:地高辛在临床上常用于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快心率心房纤颤,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自2007年1月份以来,我们采用地高辛加用合心爽进行观察对照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

    作者:张春斌;谈西满;罗佳滨;胡玉红;常春艳;张玉萍;刘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甲硝唑、地塞米松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在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将氧化锌,丁香油调制的根充糊剂中加入甲硝唑、地塞米松充分研磨后导入根管中.结果:治疗组178例成功率95%,对照组170例成功率89.5%.结论:甲硝唑、地塞米松配制的根充糊剂是一种刺激小,杀菌、抑菌力强、操作简单,充填无副作用的理想根充糊剂.

    作者:刘玉杰;李强;张秋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cervis,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SCCC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表现阴道排液或接触性出血,均于两年内死于肿瘤转移.组织学: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核分裂多见,坏死明显.免疫组化:3例瘤细胞至少表达两种神经内分泌标记(CgA、NSE、Syn),1例HPV阳性.结论:SC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王彩霞;朱晓萍;王晓;王桂梅;聂美楠;吕淑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的鉴别及微量元素测定

    目的:正确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探讨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用传统药材鉴别方法来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防风中的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列出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的性状对比表,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表明二者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能明显地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从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面,看出野生防风优于栽培防风.

    作者:单静颖;刘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注射液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清中加替沙星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方法,进一步研究注射液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通过对健康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加替沙星后,分别在1,3,5,7.5,15,30,60,120,180,240,360min时进行血液采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定量分析.结果:加替沙星C0=39.6947,药物的分布半衰期t1/2a=0.0215,药物的消除半衰期t1/2b=1.4292,K12=23.8976,K21=6.2912,Kel=2.4807, Clb=1.2499,AUC=16.0017,Vd=2.5776,单剂量静脉注射二室模型表达式:C=32.424e(-32.1846t)+7.2707e(-0.4849t). 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该药物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刘海燕;张云杰;张楠楠;柴佳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对失去尿激酶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抗栓药物.方法: 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丹参粉针, 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两组间同时给予一般治疗,能量合剂等,有糖尿病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高血压者口服抗高血压药控制血压等治疗.结果:奥扎格雷钠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永刚;张宝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炎性细胞因子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SD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中IL-1、IL-6和IL-8 mRNA的表达,探讨IL-1、IL-6和IL-8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致大鼠脑急性缺血,后给8%氧气+92%氮气的混合气体致脑急性缺氧,建立大鼠脑急性缺血缺氧模型,在3个时相点采用rt-PCR方法测定假手术组、HIBD组脑组织中IL-1、IL-6和IL-8 mRNA含量变化.结果:HIBD组大脑皮质内IL-1和IL-8含量3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大脑皮质内IL-6含量1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缺血脑半球IL-1、IL-6和IL-8 mRN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量增加.结论:在大鼠急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脑皮质内IL-1、IL-6和IL-8表达增强, IL-1、IL-6和IL-8参与了脑缺血缺氧后炎症反应的启动、发展过程.

    作者:王玖飞;王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观察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疾病发展进程进行分类,即不稳定型心绞痛(UA)60例,心肌梗死(MI) 60例,设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常规血脂采用酶法进行检测.结果:MI组患者血中Lp(a)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Lp(a)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卢均坤;王艳芹;贺兆发;王立波;闫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MMP-2和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粘附因子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对中耳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和CD147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CD147在胆脂瘤上皮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3%和84.5%,均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P<0.05).胆脂瘤上皮中MMP-2和CD147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1);胆脂瘤侵袭能力与MMP-2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591,P<0.01),与CD147表达也有显著相关性(r=-0.627,P<0.01).结论:MMP-2和CD147的表达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相关性,提示MMP-2和CD147高表达是胆脂瘤引起骨质破坏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周旭峰;姚雅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总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的总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科学资料.方法:采用硫酸根离子沉淀法.结果: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为0.95%.结论: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高,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作者:王丽红;刘娟;吴宏斌;李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保温措施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低温的护理

    目的:观察两种保温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讨适宜的预防围手术期低温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B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即常规保温措施复合静脉输注液和灌洗液加热至温度(37~38℃).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后、消毒后30min、手术中低温度、术毕鼻咽温度,观察并记录患者体温和有无寒战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消毒后及手术中体温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B组保温措施与A组相比,更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确切、实用的围手术期体温护理方法.

    作者:孟凡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对造口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干预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肠造口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实验研究对42例肠造口病人随机分组,采用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康复护理对造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结论:通过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增强了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造口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了造口病人的总体生存质量.

    作者:何淑玲;孙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仿生物电治疗仪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仿生物电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作用.方法:以初诊及住院脑性瘫痪将78例儿童患者随机分为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组(SWD)、康复组(KF)和对照组(DZ).SWD组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vujta)+康复训练;KF组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训练;DZ组由医师执行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治疗3个月.SWD和KF治疗效果与DZ组进行比较.结果:SWD治疗有效率96.67%,KF为83.33%,DZ为50%,SWD效果明显好于KF和DZ(P<0.05,P<0.01).结论:仿生物电刺激可作为小儿脑性康复的较好手段之一,与康复治疗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红;麻淑君;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后会在颈部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广泛深入的发展,利用腔镜进行甲状腺切除,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重要的神经、血管在镜下可以显露得非常清楚,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因切口小、时间短,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及外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齐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骨髓基质细胞对脑创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治疗脑创伤大鼠后内源性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骨髓中提取出来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后,静脉移植于大鼠脑创伤模型中,在治疗后1、3、5、7、14d,ELISA法检测损伤半球NGF和BDNF的浓度,并与对照组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经股静脉移植后可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治疗组NGF和BDNF的表达于伤后1d至7d逐渐增加,于第7天达到高峰,至第14天降至较低水平.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经股静脉移植后可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移植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增加损伤脑组织中的NGF和BDNF的表达,与时间有相关性.体外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对于创伤性脑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蔺铁;张相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380例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一项全新的外科手术方式,是目前微创外科诊疗的重点发展方向,此手术由于对机体的侵袭性小,术后痛苦小,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妇科疾病的诊疗,是目前病人容易接受和选择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这就要求在手术护理配合方面比传统手术更加严格,护士应该熟悉各种仪器、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熟练手术步骤,准确传递器械,以及全面了解手术体位的合理调整,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娴熟、默契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苏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微创抽吸和血凝块溶解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抽吸和血凝块溶解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微创抽吸和血凝块溶解治疗出血性脑卒中43例,小骨窗法手术8例,骨瓣开颅2例,共53例病人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法死亡率为11.6%,存活者中Kps 评分70分以上的占64.8%.结论:微创抽吸和血凝块溶解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易、死亡率和致残率低等优势,适合国情,值得推广.

    作者:温吉海;滕占峰;曲月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阻断NF-κB/IκB信号通路对HIBD大鼠脑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将IκB通过腺病毒载体导入体内,探讨其对HIBD大鼠脑内NF-κB活性和TNF-α、IL-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I组(正常对照组),II组(HIBD损伤1d组),III组(HIBD损伤7d组),IV组(IκB干预1d组),V组(IκB干预7d组).Western-blot检测脑细胞NF-κB的表达,了解NF-κB的活性,放免法检测TNF-α、IL-1的表达.结果:经中心静脉途径导入腺病毒转载的IκB基因,可降低HIBD大鼠脑内NF-κB活性,IκB干预1d组和7d组与HIBD损伤1d组和HIBD损伤7d组比较,NF-κB活性明显减少(P<0.05);降低脑内TNF-α、IL-1含量,IκB干预1d组和7d组与HIBD损伤1d组和7d组比较,TNF-α、IL-1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中心静脉途径注入腺病毒转载的IκB基因,直接增加脑内IκB的表达,阻断炎症因子TNF-α的合成,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NF-κB的活性有关.

    作者:王玉春;郑著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TE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大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检测PTEN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正常组的表达.结果:正常组PTEN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 (95% vs39.1%,P<0.01),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95% vs 65%,P<0.05),大肠腺瘤组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5% vs 39.1%,P>0.05).PTEN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PTEN表达显著减少,PTEN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特性显著相关,说明PTEN是判断大肠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张丹;袁禧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动静脉联合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9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溶栓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严重的急性脑梗死多为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形成血栓,直径较大,而溶栓仅能溶解新形成的血栓,无法改变基础病变,狭窄血管溶栓后常常又出现闭塞.临床上我们采用在溶栓的基础上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支架置入,保证了血管畅通,解决狭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以来98例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以上各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周典贵;白秀梅;吴海霞;武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