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卢均坤;王艳芹;贺兆发;王立波;闫冬梅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蛋白(a),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观察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疾病发展进程进行分类,即不稳定型心绞痛(UA)60例,心肌梗死(MI) 60例,设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常规血脂采用酶法进行检测.结果:MI组患者血中Lp(a)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Lp(a)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有关.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的鉴别及微量元素测定

    目的:正确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探讨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用传统药材鉴别方法来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防风中的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列出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的性状对比表,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表明二者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能明显地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从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面,看出野生防风优于栽培防风.

    作者:单静颖;刘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后会在颈部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广泛深入的发展,利用腔镜进行甲状腺切除,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重要的神经、血管在镜下可以显露得非常清楚,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因切口小、时间短,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及外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齐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种芦丁提取方法pH值的比较研究

    槐米中主要成分是芦丁.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可用乙醇提取法、水提取法、碱溶酸沉提取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槐米中芦丁含量不得少于15.0%.

    作者:张雅杰;佟连生;高敬茹;孙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甲硝唑、地塞米松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在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将氧化锌,丁香油调制的根充糊剂中加入甲硝唑、地塞米松充分研磨后导入根管中.结果:治疗组178例成功率95%,对照组170例成功率89.5%.结论:甲硝唑、地塞米松配制的根充糊剂是一种刺激小,杀菌、抑菌力强、操作简单,充填无副作用的理想根充糊剂.

    作者:刘玉杰;李强;张秋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6例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本文收集2006-10~2007-10住院患者,对其相关指标进行了观察,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姜国红;宋日新;康萍;王锐艳;崔岩;孙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小儿手术术后苏醒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术后苏醒的时间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R组(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组)和K组(氯胺酮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5mg/kg,入室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kg,手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麻醉维持:R组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K组静脉泵注氯胺酮0.1mg/kg·min.记录手术时间、用药量,观察麻醉苏醒情况.结果:R组术后苏醒恢复状况优于K组(P<0.05).结论:使用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的患儿术后苏醒更快.

    作者:林万春;于天超;毛仲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仿生物电治疗仪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仿生物电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作用.方法:以初诊及住院脑性瘫痪将78例儿童患者随机分为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组(SWD)、康复组(KF)和对照组(DZ).SWD组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vujta)+康复训练;KF组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训练;DZ组由医师执行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治疗3个月.SWD和KF治疗效果与DZ组进行比较.结果:SWD治疗有效率96.67%,KF为83.33%,DZ为50%,SWD效果明显好于KF和DZ(P<0.05,P<0.01).结论:仿生物电刺激可作为小儿脑性康复的较好手段之一,与康复治疗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红;麻淑君;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腭咽成形术病人的临床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指睡眠时鼻腔气流停止10秒以上,腹式呼吸依然存在,由于咽部的阻塞而出现呼吸暂停.OSAS可造成长期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继发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夜间睡眠心律紊乱及智力障碍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可猝死[1].2007-01~2008-01我科对56例确诊为OSAS患者施行腭咽成形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周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瓜子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对黄瓜子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利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瓜子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钙 597μg/g,铜5.93μg/g,铁30.9μg/g,铅216μg/g.结论:黄瓜子营养品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作为保健食品食用.

    作者:王桂艳;柴佳莉;佟德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小剂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TURP男性患者60例,年龄60~83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2mL左旋布比卡因加1mL生理盐水配成3mL溶液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2mL;B组30例,左旋布比卡因2mL加1mL生理盐水配成3mL溶液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3mL.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的变化.结果:B组低血压和心率减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完全满足老年患者TURP的麻醉要求,且生命指征平稳.

    作者:辛险峰;郭红;王宇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cl-2在恶性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瘤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细胞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间完全缓解率(CR)的差别.结果: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者(P<0.05),bcl-2阳性表达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阴性表达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l-2的阳性表达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对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对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更有意义.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孟庆媛;郭梦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改良鼻导管固定法用于婴幼儿吸氧

    低流量吸氧是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婴幼儿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的主要方法.传统的鼻塞法吸氧,鼻塞大,流量粗,不适于婴儿,临床上常用头皮针软管代替婴幼儿吸氧管,但由于婴幼儿特有的生理特点,致使头皮针软管难以固定,常常脱出,影响吸氧效果.如不及时发现甚至引起严重后果.我科经过两年的临床实践,采用改良头皮针软管鼻孔内固定,应用于婴幼儿吸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秀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对造口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干预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肠造口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实验研究对42例肠造口病人随机分组,采用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康复护理对造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结论:通过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增强了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造口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了造口病人的总体生存质量.

    作者:何淑玲;孙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种多功能治疗仪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

    CYP-I型微波综合治疗仪、BPM-VI-A红外光治疗仪在大、中医院已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为了配合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以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象,进行治疗并通过疗效对比,来验证两种多功能治疗仪的安全性、有效性、副反应及可接受性,为在计生系统基层推广使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张慧敏;祝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分泌性中耳炎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方法:对286例(366耳)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邻近病灶治疗.结果:286例患者中,药物加骨膜穿刺治疗治愈189例,占66%;46例鼓膜置管,43例治愈,占93.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要在早期治疗,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席选印;李菊芬;张全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组织间插植放疗治疗外生型宫颈癌临床观察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是将具有针状外套的放射源直接插入肿瘤内进行放射治疗.其优点在于肿瘤组织本身得到高剂量照射,因放射剂量衰减梯度大,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少,减少了综合放疗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我院于2000.9~2004.0共收治外生型宫颈癌36例,在进行传统综合治疗之前或之间,辅加肿瘤内间质插植放射治疗,消瘤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TE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大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检测PTEN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正常组的表达.结果:正常组PTEN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 (95% vs39.1%,P<0.01),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95% vs 65%,P<0.05),大肠腺瘤组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5% vs 39.1%,P>0.05).PTEN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PTEN表达显著减少,PTEN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特性显著相关,说明PTEN是判断大肠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张丹;袁禧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鼠脑出血灶周HSP70凋亡表达及GM1对其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灶周边组织HSP70的表达机制,探讨GM1抗细胞凋亡作用及对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①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神经节苷酯干预组.大脑立体定位法复制脑出血模型.②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③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周边组织6h见HSP70表达,在6~48h呈上升趋势.②脑出血周边组织6h见凋亡细胞,在6~48h呈上升趋势.③GM1干预后HSP70表达与脑出血组比较显著上升,而凋亡细胞数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④GM1干预组中,局部比腹腔各时间点HSP70表达阳性细胞数增高,而凋亡细胞数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HSP70参与脑出血周边组织损伤应答反应.②GM1可增强脑出血急性期HSP70的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③GM1可改善脑出血预后,且局部用药优于腹腔给药.

    作者:宋友;陆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MMP-2和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粘附因子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对中耳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和CD147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CD147在胆脂瘤上皮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3%和84.5%,均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P<0.05).胆脂瘤上皮中MMP-2和CD147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1);胆脂瘤侵袭能力与MMP-2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591,P<0.01),与CD147表达也有显著相关性(r=-0.627,P<0.01).结论:MMP-2和CD147的表达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相关性,提示MMP-2和CD147高表达是胆脂瘤引起骨质破坏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周旭峰;姚雅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仿生诱导高效提取水蛭素及分离纯化的研究

    目的:找出一种高效快速提取水蛭素的方法,避免传统方式的低效以及杀死水蛭造成的浪费.方法:采用仿生诱导的方法对活体水蛭进行诱导,使其分泌唾液.利用超滤技术对水蛭唾液进行快速膜分离,再经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行中间纯化,后利用HPLC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水蛭素.结果:经过分离纯化可以得到纯度为92%的水蛭素.结论:仿生诱导的方法简便可行,超滤作为粗级分离有利于水蛭素后期分离,且超滤能进行大量的分离,有利于产业化.

    作者:段超;刘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