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薇;李树民;王勇;窦章
目的:测定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的总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科学资料.方法:采用硫酸根离子沉淀法.结果: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为0.95%.结论: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高,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作者:王丽红;刘娟;吴宏斌;李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灶周边组织HSP70的表达机制,探讨GM1抗细胞凋亡作用及对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①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神经节苷酯干预组.大脑立体定位法复制脑出血模型.②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③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周边组织6h见HSP70表达,在6~48h呈上升趋势.②脑出血周边组织6h见凋亡细胞,在6~48h呈上升趋势.③GM1干预后HSP70表达与脑出血组比较显著上升,而凋亡细胞数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④GM1干预组中,局部比腹腔各时间点HSP70表达阳性细胞数增高,而凋亡细胞数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HSP70参与脑出血周边组织损伤应答反应.②GM1可增强脑出血急性期HSP70的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③GM1可改善脑出血预后,且局部用药优于腹腔给药.
作者:宋友;陆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将IκB通过腺病毒载体导入体内,探讨其对HIBD大鼠脑内NF-κB活性和TNF-α、IL-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I组(正常对照组),II组(HIBD损伤1d组),III组(HIBD损伤7d组),IV组(IκB干预1d组),V组(IκB干预7d组).Western-blot检测脑细胞NF-κB的表达,了解NF-κB的活性,放免法检测TNF-α、IL-1的表达.结果:经中心静脉途径导入腺病毒转载的IκB基因,可降低HIBD大鼠脑内NF-κB活性,IκB干预1d组和7d组与HIBD损伤1d组和HIBD损伤7d组比较,NF-κB活性明显减少(P<0.05);降低脑内TNF-α、IL-1含量,IκB干预1d组和7d组与HIBD损伤1d组和7d组比较,TNF-α、IL-1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中心静脉途径注入腺病毒转载的IκB基因,直接增加脑内IκB的表达,阻断炎症因子TNF-α的合成,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NF-κB的活性有关.
作者:王玉春;郑著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与苯扎贝特联合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60例血脂异常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藻酸双酯钠与苯扎贝特 30例)及对照组(苯扎贝特30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血脂的变化.结果:藻酸双酯钠与苯扎贝特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TG、TC.结论: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血脂异常.
作者:金梅花;隋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小剂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TURP男性患者60例,年龄60~83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2mL左旋布比卡因加1mL生理盐水配成3mL溶液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2mL;B组30例,左旋布比卡因2mL加1mL生理盐水配成3mL溶液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3mL.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的变化.结果:B组低血压和心率减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完全满足老年患者TURP的麻醉要求,且生命指征平稳.
作者:辛险峰;郭红;王宇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胰腺外伤不多见,诊断及时或延迟,治疗恰当或不合理,两者的预后有天壤之别.如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及时会带来很多并发症,死亡率也增高;如能早期确诊,初步治疗合理,伤员多能顺利恢复.本文综述重点介绍胰腺外伤的分类及其处理原则,帮助临床医生熟悉这方面情况.胰腺外伤不多见,这里讨论的不包括医源性损伤.Wilson等报道每100万人中仅发生4例,在腹部外伤中约占1%~6%,由于交通事故的频发,该比例已高达8%~12%.国内统计胰腺外伤约占腹部外伤的2%.
作者:王敬民;刘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从人天然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与MMP7特异结合的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特异性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转化MMP7质粒,分离、纯化与鉴定表达的MMP7.以MMP7为靶标对人天然噬菌体单链抗体库进行4轮的筛选富集,初步筛选到能与MMP7结合的scFv.通过ELISA和Western 对所获scFv的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纯化鉴定了MMP7,筛选获得了结合MMP7的人噬菌体抗体.ELISA和Western 表明筛选到的scFv特异性较好.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直接获得特异人源MMP7抗体,为抗MMP7单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作者:孙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异常性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目前治疗药物繁杂,近年来经门诊应用银杏叶治疗偏头病,以研究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
作者:马秀梅;丛智宏;马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两年对佳木斯江段江水、江底的污泥、浅水的泥沙、冰层中的污染物硝基苯含量测试,掌握水质现状及污染情况.方法:根据采样标准收集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污染物硝基苯的含量.结果:流动的松花江水硝基苯的含量2005-2-6已恢复正常;江底的污泥和浅水的泥沙由于吸附作用等原因,硝基苯的含量在2007年4月以后才低于国家低限量(17g/L),岸边的干沙中硝基苯的含量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结论:目前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江水、泥沙、冰层中残留污染物硝基苯的含量已大大低于国家低限(17g/L),沿岸人民可以放心使用松花江水.
作者:缪月英;范宝俭;高金波;宗希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肠造口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实验研究对42例肠造口病人随机分组,采用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康复护理对造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结论:通过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增强了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了造口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了造口病人的总体生存质量.
作者:何淑玲;孙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正确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探讨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用传统药材鉴别方法来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防风中的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列出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的性状对比表,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表明二者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能明显地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从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面,看出野生防风优于栽培防风.
作者:单静颖;刘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后会在颈部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广泛深入的发展,利用腔镜进行甲状腺切除,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重要的神经、血管在镜下可以显露得非常清楚,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因切口小、时间短,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及外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齐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一般来说,从尿中和血中单独分离出嗜麦芽假单胞菌是比较常见的,从两个不同的标本中同时分离出嗜麦芽假单胞菌是比较少见的.今年4月,我院内分泌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入院治疗,从血和尿中同时分离出嗜麦芽假单胞菌,并且药敏试验结果相同.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患糖尿病入院,因患者有糖尿病,多发尿路感染,高热.分别做尿细菌培养和血培养,取清晨第一次尿以无菌方法接种于绵羊血平板和中国蓝平板.同时无菌操作取静脉血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放入BD血培养仪器中.
作者:刘凤琴;常纪;李振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CYP-I型微波综合治疗仪、BPM-VI-A红外光治疗仪在大、中医院已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为了配合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以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象,进行治疗并通过疗效对比,来验证两种多功能治疗仪的安全性、有效性、副反应及可接受性,为在计生系统基层推广使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张慧敏;祝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治疗脑创伤大鼠后内源性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骨髓中提取出来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后,静脉移植于大鼠脑创伤模型中,在治疗后1、3、5、7、14d,ELISA法检测损伤半球NGF和BDNF的浓度,并与对照组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经股静脉移植后可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治疗组NGF和BDNF的表达于伤后1d至7d逐渐增加,于第7天达到高峰,至第14天降至较低水平.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经股静脉移植后可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移植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增加损伤脑组织中的NGF和BDNF的表达,与时间有相关性.体外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对于创伤性脑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蔺铁;张相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术后苏醒的时间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R组(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组)和K组(氯胺酮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5mg/kg,入室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kg,手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麻醉维持:R组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K组静脉泵注氯胺酮0.1mg/kg·min.记录手术时间、用药量,观察麻醉苏醒情况.结果:R组术后苏醒恢复状况优于K组(P<0.05).结论:使用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的患儿术后苏醒更快.
作者:林万春;于天超;毛仲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瘤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细胞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间完全缓解率(CR)的差别.结果: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者(P<0.05),bcl-2阳性表达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阴性表达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l-2的阳性表达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对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对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更有意义.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孟庆媛;郭梦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黄瓜子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利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瓜子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钙 597μg/g,铜5.93μg/g,铁30.9μg/g,铅216μg/g.结论:黄瓜子营养品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作为保健食品食用.
作者:王桂艳;柴佳莉;佟德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对失去尿激酶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抗栓药物.方法: 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丹参粉针, 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两组间同时给予一般治疗,能量合剂等,有糖尿病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高血压者口服抗高血压药控制血压等治疗.结果:奥扎格雷钠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永刚;张宝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5~2007-05收治的120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16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糖尿病史和CT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CT早期梗死征象、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的比例较高,血压、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多与高血压、糖尿病、近期感染及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及闭塞有关.
作者:石国锋;王滨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