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邵华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消化性溃疡是其常见的病因之一.迅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是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促进溃疡愈合的关键.我院自2004-02~2007-12 间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当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并与应用法莫替丁治疗50例作对照分析.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脑梗死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比值)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的关系以及这一比值在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的变化.方法:选择19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单纯脑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组.5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探讨这一比值的变化.结果:胆固醇(TC)水平及TC/HDL-C比值在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的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例组间TC、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TC/HDL-C比值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无关.

    作者:郝杰;李琳;吕礁;施云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茜草醇提物对小鼠U14宫颈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茜草醇提物(RCL)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检测RCL的抑瘤作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小鼠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和血小板(PLT)进行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小鼠血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RCL灌服剂量为500 mg/kg和1000 mg/kg能不同程度抑制小鼠U14宫颈癌实体瘤的生长和延长U14小鼠的生存时间,肿瘤抑制率分别是47.68%和58.94%,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7.92%和76.70%;阻止肿瘤细胞于G1期;RCL对小鼠造血系统、肝功和肾功没有影响.结论:RCL对小鼠U14宫颈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周期有关.

    作者:栗坤;王淑香;赵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拟痛风饮和中药烫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3例临床观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突然发作,关节红、肿、热、痛,多发于第一跖趾关节为特点,病情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

    作者:张佐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头颈血管造影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诊治短暂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发作时间≤48h的26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一次进行头颈CT平扫,脑部CT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A检查,观察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值时间,并与CT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侧相比,表现为其责任血管的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但两者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脑灌注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信息,配合头颈部CTA检查了解其责任血管情况,具有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水溶性木犀草素衍生物的半合成

    目的:探索水溶性木犀草素衍生物的半合成方法.方法:试图以木犀草素成酚钠后和卤代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在木犀草素7-位引入羧甲基,然后制成了钠盐,达到增加水溶性.结果:通过新的合成路线合成了鲜见报道的化合物.结论:在保留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部位的前提下,在木犀草素7-位引入羧甲基,可以制备水溶性羧甲基木犀草素钠盐.

    作者:张彬;李敬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 )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深圳市中医院2006-05~2007-05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120例,其中干扰素治疗组74例,保肝治疗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和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及干扰素α-1b的不良反应.结果:①干扰素治疗组的ALT复常率和HBsAg的阴转率均较保肝治疗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HBeAg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保肝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②干扰素α-1b 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62例(占83.7%)、流感样症状44例(占59.4%)、白细胞减少34例(占45.9%).不良反应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并能很快恢复正常,仅有2例白细胞减少者在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后恢复正常.结论:干扰素α-1b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有效且安全的可选择的药物.

    作者:徐韶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槭果实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文对糖槭果实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冷水浸渍提取法、60℃水提取法和乙醇浸渍提取法对糖槭果实中不同极性的成分进行提取;采用试管预试法、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所提取的不同极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糖槭果实中含有氨基酸、糖、黄酮、皂苷、香豆素、有机酸、鞣质等有效成分.结论:糖槭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提取分离,具有药用开发价值.

    作者:曹明雪;张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九转黄精丸对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及脂褐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九转黄精丸对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及脂褐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即分为4组,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1],给予九转黄精丸,以六位地黄丸作为对照,用羟胺法测定皮肤组织中SOD活力,荧光法测定脂褐质的含量.结果:九转黄精丸治疗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脂褐质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九转黄精丸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春蕾;李明杰;魏宪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壮骨冲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机理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壮骨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壮骨冲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0只,6月龄,随机分为4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壮骨冲剂组,分组饲养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骨密度、血清中骨钙素(BGP)、降钙素(CT)及雌二醇(E2)指标.结果:壮骨冲剂组去势大鼠骨骨密度(BMD)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壮骨冲剂组和模型组相比,血清E2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BGP及CT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壮骨冲剂对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可提高骨密度值,改善其生化指标.推测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王爱莉;沈忠达;安胜龙;袁琳;黄敬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蝉脱提取物镇咳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蝉脱95%乙醇提取物的镇咳作用,并探索简易浓氨水引咳法的可行性.方法:参照文献中浓氨水引咳法进行该药的镇咳实验,然后根据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用自制简易浓氨水引咳法制造小鼠咳嗽模型,进行实验.以小鼠在给药1h后的咳嗽潜伏期和3m in内的咳嗽次数为观察指标,评价蝉脱95%乙醇提取物的镇咳作用和简易浓氨水引咳法的可行性.结果:受试药物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小鼠3min内咳嗽次数,两种方法统计学处理结果一致.结论:蝉脱提取物具有很好的镇咳作用,且自制简易浓氨水引咳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作者:李进京;沈德凤;缪月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胰腺康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胰腺康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口服液中黄芪的有效成份进行定性鉴别;建立薄层扫描法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中明显地检出黄芪甲苷的斑点;黄芪甲苷在0.998~2.99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0,平均回收率99.22%,RSD=1.3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胰腺康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高嵩;张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角膜移植术后视觉质量评估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生活质量起重要影响的视觉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视力、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调查表等五个方面阐述角膜移植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角膜移植手术的意义.

    作者:廖福红;刘远光;王冬兰;吕淑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阴行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科阴行草属(Siphonostegia)全世界共4种,1种产小亚细亚,3种分布于中亚与东亚,我国有2种: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和腺毛阴行草(S.Moore).

    作者:汪凤山;刘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哮喘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的观察,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学检测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PAF浓度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浆PAF浓度,并以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PAF浓度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较治疗后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2.458,P<0.05),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儿血浆PAF浓度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527,P>0.05).结论:PAF作为一种重要的继发性炎性介质,其生成和释放参与了哮喘患儿气道慢性炎症、高反应性和可逆性阻塞的形成.糖皮质激素抑制了磷脂酶A2的活性,从而抑制了PAF的生成与释放.

    作者:吕剑平;吕进泉;唐燕;忻悦;张晓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衰老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衰老是人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己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综述了现代衰老分子生物学进展中的交联学说、差误成灾学说、生物钟学说、基因调节学说、剩余信息学说、转座因子假说和端粒学说.

    作者:张丹丹;白云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平均死亡率达30%~50%,约60%的病人死于无法控制的出血[1].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治疗方法亦有多种.本文于2004-10~2008-06采用奥美拉唑注射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和法莫替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58例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娄晓光;金一淑;孟庆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防风抽薹期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研究防风抽薹与未抽薹植株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抽薹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是持续上升.未抽薹植株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逐渐升高.结论:抽薹植株与未抽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赵闽家;刘娟;张跃华;李江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一类阻生齿的嵌体修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嵌体用于一类阻生齿保留治疗3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适应证的一类阻生齿用嵌体补楔式充填,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诊观察.结果:经过3年临床观察,阻生齿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嵌体用于一类阻生齿保留治疗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作者:席俊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4%~6%.主要由创伤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所致.我科自2003-01~2007-12共收治2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2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达9.2%,报道如下.

    作者:郑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结果:通过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是可以避免这些有害因素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作者:关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