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席海龙;郑泽琪;施国祥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依达拉奉注射液, 氧自由基, 动物, 实验, 兔
摘要: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16只.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使用生理盐水5 mg/kg,经股静脉滴注;缺血再灌注组使用生理盐水5 mg/kg,经股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经股静脉滴注,代替生理盐水.术中观察心电图变化,测定各组缺血前5 min、缺血后45 min、再灌注后60、120 min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再灌注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各取8只兔心脏进行Evans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后,采用称重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各组另8只兔心肌组织经HE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透射电境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CK-MB的活性及cTn Ⅰ、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SOD活性增加(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心肌梗死范围为(35.31±4.27)%,缺血再灌注组为(55.53±5.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CK-MB、cTn Ⅰ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成骨不全症二例报告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是以骨脆弱和骨畸形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缺陷的结缔组织病,临床罕见.现将本院2007-2008年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谢理玲;杨玉;杨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江西省5岁儿童患龋状况及其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与龋患的关系

    目的 了解江西省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其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为儿童口腔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江西省幼儿园792名5岁儿童进行患龋检查;同时随机抽取396名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与乳牙龋患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江西省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2.7%,龋均为2.96;男女、城乡患龋率和龋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牙充填率为0.73%,城市儿童乳牙充填率明显高于乡村(P<0.01);父母在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预防牙病靠自己、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到孩子的牙齿4个方面的认知未患龋者父母回答正确率均高于患龋者(均P<0.05).结论 为改善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应加强对父母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从而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和卫生行为.

    作者:刘建萍;杨俊;欧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Tei指数定量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右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心室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正常妊娠胎儿30例(对照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儿23例(HDCP组)应用组织多普勒(TDT)技术测量右室等容收缩时间(TCT),射血时间(ET)及等容舒张时间(IRT),获得右室Tei指数.比较2组右室Tei指数的变化.结果 右室Tei指数对照组为0.45±0.08,HDCP组为0.51±0.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DCP不仅损害母体脏器,而且累及胎儿心室功能;Tei指数是一种定量评价心室功能的多普勒指数,能简便、敏感、准确地评估胎儿心脏功能.

    作者:夏永升;孙志丹;唐杏;单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其基本概念早是在1998年由美国5所大学组成的APllo小组提出,即无需皮肤切口而经自然腔道(口、胃、肠,膀胱、阴道,等自然腔道)实行手术[1].

    作者:陈大伟;陈幼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黄斑部疾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现代玻璃体手术先驱Blankenship G.W.[1]为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实施了黄斑前膜剥离术,从而拉开了黄斑手术的序幕.30多年来,尤其是近10年间,黄斑部手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手术适应证日益拓宽,许多既往难于治疗的黄斑部疾病得以治疗,并获得了一定的视功能改善及提高.本文就黄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毛新帮;赵菊莲;游志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临床特点 、诊断和治疗.方法 23例腰椎软骨板破裂症患者中,保守治疗2例,单侧扩大开窗3例,双侧扩大开窗8例,半椎板切除5例,全椎板切除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8~18个月随访,优良率为91.3%(21/23).结论 腰椎软骨板破裂症以中央型者较多,临床症状多较重;常需手术治疗,彻底减压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作者:刘开祥;付梓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癌变六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癌变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0.3%(6/58).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主要有腹痛、体质量下降、黄疸、腹部包块等.4例术中冰冻病理确诊合并癌变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另2例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证实合并癌变.6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腺癌,其中3例淋巴结转移阳性.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3例在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另3例已分别生存9、17、24个月.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行内引流术后更易癌变.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癌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确诊,对于确诊患者应争取行根治性手术.

    作者:肖卫东;蔡军;李勇;余永欢;李学明;杨兴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是急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其中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青少年或中老年,青少年多为高能外伤所致;在中老年中女性多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上升,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有关[2].

    作者:欧冬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整形病人术后患肢抬高依从性的调查

    目的 调查整形病人术后患肢抬高的情况,以帮助病人遵从医嘱.方法 采用自制病人患肢抬高调查表对236例整形病人患肢抬高20°~30°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236例整形病人术后患肢抬高20°~30°时段为08:00依从性明显高于12:00、20:00、24:00(P<0.05),手部抬高的依从性明显高于肘部、腋窝、大腿(P<0.05),整形病人19~83岁患肢抬高20°~30°依从性明显高于0~3岁、4~9岁(P<0.05).结论 整形病人术后患肢抬高20°~30°依从性低,应加强病人及家属健康宣教,提高病人的遵医性.

    作者:刘亚芳;阎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美罗培南联合鞘内注射头孢他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

    目的 观察美罗培南联合鞘内注射头孢他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CN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按静脉应用不同抗生素分为2组:A组40例和B组36例.A组采用美罗培南1.0 g +NS250 mL静脉滴注,3次/d;B组采用头孢他啶2.0 g+NS 250 mL静脉滴注,2次/d.同时2组均采用头孢他啶100 mg+NS 10 mL鞘内注射,1次/d.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鞘内注射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A、B 2组鞘内注射率均为100%,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为92.5%,B组为4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应用美罗培南联合鞘内注射头孢他啶可显著提高CN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治愈率.

    作者:徐波;李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艾滋病合并组织胞浆菌病一例

    蝙蝠、鸽子以及鸡等的粪便中含有组织胞浆菌的孢子,经粪便污染的土壤或其他物质随风飞扬,致使带菌灰尘吸入人体就会造成人体感染组织胞浆菌病.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如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器官移植的患者、或使用过大量激素、细胞毒药物的患者,由于T淋巴细胞,尤其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特异性免疫难以形成,真菌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大量繁殖,并经肺门淋巴管进入血循环,播散全身,而发生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作者:王炼红;杨青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需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配制成混合液,将纱布浸入混合液中,在离静脉穿刺点上2~3 cm处,沿静脉走行将纱布敷于静脉上(面积约15 cm×5 cm),至液体全部滴完后10 min停止外敷.对照组患者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将纱布浸入33%硫酸镁溶液中,在离静脉穿刺点上2~3 cm处,沿静脉走行将纱布敷于静脉上(面积约15 cm×5 cm),至液体全部滴完后10 min停止外敷.结果 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 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外敷可使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周小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分辨CT评价支气管哮喘气道重构及与病情严重度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CT(HRCT)测量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管壁厚度,探讨其与病情严重度和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RCT扫描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其中轻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12例;另选正常对照组20例.测量各组支气管壁横截面气道壁外径(D)、内径(L)、气道总横截面积(A0)、气道腔面积(A1),通过公式算出气道壁厚度与气道外径之比(T/D)及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分析其与病情严重度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T/D、W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度、中度哮喘组T/D、WA%较轻度组明显增加(均P<0.01).T/D、WA %与病情严重度呈正相关(r=0.602,P=0.014;r=0.690,P=0.005),WA %与FEV1呈负相关性(r=0.602,P=0.02).结论 HRCT可测定气道壁厚度,评估哮喘患者气道重构;哮喘患者气道壁厚度随病情加重及肺功能减退逐渐增加.

    作者:罗俊明;况九龙;左敏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膀胱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15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54%,误诊率为4.4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膀胱肿瘤的阳性检出率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彭玉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选择性脑降温的研究新进展

    全身低温常常用于缺氧性脑损伤、头部外伤、脑中风及创伤性大出血的脑保护的治疗,然而全身低温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心律失常、凝血功能的异常等.选择性脑降温(selective brain cooling,SBC)是指在离头部较近处加强热量散发,使颅内温度低于躯体温度[1-2].

    作者:王忠;徐国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群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室诊断及基因分群方法 并进行群别分布研究.方法 应用多重PCR技术进行同步核酸鉴定及基因分群.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评估敏感性、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特异性.结果 PCR敏感性为79 CFU/反应;多重PCR分群效率为100%,优于血清凝集法的79.78%(χ2=15.451 4,P<0.01).其中健康带菌者分离株基因分群效率为100%,优于血清凝集法的65.71%(χ2=8.661 3,P<0.01).对与血清凝集分群法结果 不同的菌株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与PCR分群相符.结论 多重PCR建立的基因鉴定及分群方法 优于血清凝集法.

    作者:肖群;柴长春;周媛;郭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Von Hippel-Lindau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Von Hippel-Lindau(VHL)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伴有小脑多发肿瘤和左肾上腺肿瘤患者,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行椎管探查肿瘤切除术,小脑多发性肿瘤行伽玛刀治疗,左肾上腺肿瘤待二期手术.结果 随访9个月,双下肢及鞍区感觉障碍明显恢复,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复查头部及脊髓MRI均提示:脊髓肿瘤完全消失,小脑多发性肿瘤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手术切除加伽玛刀辅助治疗VHL病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黄永安;张晖;马宏伟;程钢戈;张宝国;董连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SC101-pMB1质粒双复制子质粒的构建

    目的 构建带有pSC101和pMB1复制子的质粒.方法 将pSC101、pUC19(pMB1型复制子)分别用EcoR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DNA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a,筛选重组子,提取质粒电泳分析;氯霉素培养条件下提取双复制子质粒及其检测OD260值,并将双复制子质粒转化ploA-大肠杆菌.结果 阳性重组子带有1个11.9 kb质粒,该质粒带有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质粒,氯霉素培养条件下双复制子质粒的提取物OD260值增加,并能转化ploA-大肠杆菌.结论 构建的质粒带有pSC101和pMB1 2类复制子.

    作者:莫冰;余克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外伤患者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5级6例(16.7%),4级13例(36.1%),3级6例(16.7%),2级3例(8.3%);1级8例(22.2%).结论 脑疝术后脑梗死是亡残率较高的危重症,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决定患者预后好坏的关键.

    作者:温剑峰;钱锁开;柴长春;杨绮帆;夏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合并原发性心电疾病五例

    原发性心电疾病指无器质性心脏病以心电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短QT综合征等.老年患者因合并症和并发症多,当并存原发性心电疾病时,极易误诊、漏诊.

    作者:朱刚艳;曲哲;汪福良;赵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