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四项指标检测的意义

蒋春玲;刘英

关键词:HBsAg, 抗HCV, 抗HIV, TP-Ab, 术前, 产前, 输血前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年来在我院就医的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4220例,并对其检测的HBsAg、抗HCV、抗HIV、TP-Ab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20例患者中,总阳性率高达12.82%,其中HBsAg阳性率达10.78%、抗HCV阳性率达1.07%、抗HIV(1+2)型可疑阳性未检出、TP-Ab阳性率达0.97%.结论:在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TP-Ab对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和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以及防止出现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对牵张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牵张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家兔下颌牵张成骨实验模型分为两组,A组接受高压氧治疗,B组未接受高压氧治疗.采用彩色病理图像测量系统对两组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新骨形成情况.结果:在牵张成骨过程中,A组骨小梁形成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高压氧能加速骨形成,促进牵张成骨.

    作者:李善昌;段峰;张婷;孔祥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医药高职教育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重要特征,是它同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的区别.因此,在药品职业学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实验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工作.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药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特点是实验性强,要求学生掌握生物检定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针对以往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对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

    作者:贺丽娜;钟秀英;杜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羊胎盘肽的提取及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目的:从健康山羊胎盘中分离提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羊胎盘肽,并初步确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超微粉碎、反复冻融、离心和超滤的工艺分离提取羊胎盘肽,测定pH、分子量,并进行紫外扫描.结果:成功分离提取羊胎盘肽, pH在6.2~6.8,分子量主要集中35KDa附近和50~66.2KDa,双缩脲反应和茚三酮反应显示其主要成分含有蛋白质多肽,大紫外吸峰260~280nm.结论:本生产工艺可用于羊胎盘肽的制备.

    作者:赵云;张华;李鹏;蔡亚平;秦学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含量,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ODS C18( 5μm、4.6mm ×150mm);流动相:甲醇-0.0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65:35);检测波长:2 39nm.结果:制剂中辅料和有关物质对主药无干扰,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浓度9.952~99.5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100.4%、101.2%,RSD为0.12%.结论:本法专属性好,准确,简便.杂质,可有效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汪正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老年人上睑松弛术式的选择

    目的:回顾总结2002年以来中老年上睑松弛病例治疗经验.方法:根据松弛程度不同和求美者要求不同,分别采用重睑整形、眉周部分组织切除及额、颞部悬吊术整形等方式.结论:要得到个性化美容效果,需根据松弛类型选择不同术式.

    作者:王丽妮;张灵;唐美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托吡酯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5-羟色胺、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正常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方法:28日龄Wistar 大鼠,对照分组,TPM连用4周后,各组进行Y-型迷宫检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组织5-HT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TPM 对照A、B组与空白组相比,TPM对照B组与TPM对照A组相比,大鼠Y-型迷宫分辨学习能力及24h记忆保持率明显降低(P<0.01),5-H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1),AChE活性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TPM可引起正常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大鼠海马内5-HT含量降低和AChE活性增加有关,其损害程度与TPM的使用剂量有关.

    作者:王海燕;袁静;邓范艳;王禹;孟庆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肾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补肾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治疗.结果:补肾胶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胶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使用方便,安全,价格较低,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30R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5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30R与胰岛素泵治疗组,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胰岛素所用剂量.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使血糖达标时间及所用剂量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殷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6与慢性心衰的关系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致在循环血量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泵出的血液达不到代谢的需要或仅能在心室充盈压增高时满足代谢的需要,此时神经体液因子被激活参与代偿,形成以血流动力学功能异常和神经体液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是一种具有复杂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是迄今发现的功能为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近年来,人们发现IL-6与CHF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赵勇;田国忠;钟震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斑油治疗白癜风豚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自制黄斑油进行实验治疗,并观察其是否反弹.方法:用化学脱色法建立白癜风动物模型.结果:黑素颗粒细胞数黄斑油组比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 ;MAO减少、CHE增加(P<0.05).结论:自制黄斑油对白癜风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凤江;唐顺;陶贵义;任亿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病因学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占一般人群1%~7%,不孕妇女的30%~40%.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痛经、月经失调、不孕、肠道或泌尿道症状,无症状者约为20%左右.EM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流行的有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异常、淋巴及静脉播散、内分泌障碍和多基因遗传等学说.如此繁多的学说表明,我们对EM的病因认识不清,或者说它是多因素形成的疾病.

    作者:张春斌;谈西满;罗佳滨;常春艳;刘爽;吕冬霞;胡玉红;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IL-7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7(IL-7)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虽发现较早,但对其完整的生理学功能研究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具有广泛的免疫效应.IL-7在T细胞的生长、存活及分化方面有重要作用[1],同时有潜在趋化性质,介导单核细胞参与炎症反应,近几年IL-7在炎症方面发挥很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即对细胞因子IL-7的研究概况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董天崴;杨军;王敬磊;邱丽丽;冯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cl-2和bax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bcl-2和bax的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并探讨bcl-2与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6例甲状腺癌、23例甲状腺腺瘤和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在甲状腺癌中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79%和75.58%,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且bax基因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bcl-2和bax表达对预测甲状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寒;郑笑娟;陈永兴;邹晓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吞噬功能测定

    目的:建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内吞噬功能.方法:0.5%淀粉生理盐水诱导小鼠腹腔产生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并观察细胞形态;体内吞噬5%鸡红细胞悬液,测定细胞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率>95%,形态典型,形成良好细胞单层;平均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26%和0.28.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研究.

    作者:张华;曲震寰;王莹;阮洪生;葛文中;秦学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醒脑静在肺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其对血气分析结果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醒脑静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王凤玲;蔡栋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白术古今炮制原理

    白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痰饮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证,为补脾要药.目前对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问题国内外研究得很多,但对白术古今炮制原理还缺乏系统地总结,本文对白术古今炮制方法及原理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白术有效成分及炮制对成分、药理作用的影响,对临床有何意义奠定基础.

    作者:宋丽艳;李永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前列腺开放手术与电气化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比较

    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都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常用方法.实际工作中只有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才能在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因此,我们对1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术后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俊娟;秦迎春;田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检测在肝细胞损伤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LDH)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临床价值,并对其预后进行判断.方法:在日立706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上,采用酶法对110例正常对照组和126例急慢性肝细胞损伤组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进行检测,同时监测AST、ALT、T-BIL及γ-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对于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严重的疾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其阳性率极高,明显优于其它常用的ALT、AST、T-BIL及γ-GT等酶;其它肝、胆系疾病患者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也随病情、病程的变化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升降与大多数疾病转归相关.结论:谷氨酸脱氢酶为肝细胞线粒体特异性酶,检测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对肝脏疾病及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掌握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等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更能特异性的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可作为现有肝病临床诊断的协同指标.

    作者:邢俊;李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枕动脉、椎动脉枕下三角段及其周围相关结构的观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形态学特点,为外科治疗VBI提供了解剖资料.方法:选用成人尸体15具(30侧),通过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对枕动脉、椎动脉枕下三角段及其周围相关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枕动脉的有效半径(约为68.62mm),远大于枕动脉与此段椎动脉的近距离(约为2.67mm).结论:枕动脉可以与寰、枢之间椎动脉行端侧吻合术.

    作者:王浩岩;钟震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用干式和湿式激光相机比较

    医用激光相机是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可用于CT、MR、DSA、CR、DR等医学成像领域.医用激光相机是数字医学诊断系统的主要输出设备.医用激光相机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在影像输出设备中已基本替代多幅相机.

    作者:丁昌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