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四项指标检测的意义

蒋春玲;刘英

关键词:HBsAg, 抗HCV, 抗HIV, TP-Ab, 术前, 产前, 输血前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年来在我院就医的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4220例,并对其检测的HBsAg、抗HCV、抗HIV、TP-Ab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20例患者中,总阳性率高达12.82%,其中HBsAg阳性率达10.78%、抗HCV阳性率达1.07%、抗HIV(1+2)型可疑阳性未检出、TP-Ab阳性率达0.97%.结论:在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TP-Ab对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和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以及防止出现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对实验性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治疗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模型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及其对该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以及脑组织中水、K+、Na+、Ca2+含量的影响.方法: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将动物分为SAH组和SAH+HBO组,用显微测量法测量基底动脉管径,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及NOS含量,用干湿比较法测定不同时间脑组织水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K+、Na+、Ca2+含量.结果: SAH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24h、96h脑血管直径变小,脑组织水含量和Na+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K+含量减低,钙含量明显增加;SAH+HBO上述指标异常改变均较小.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缓解SAH后脑水肿和脑损伤,能够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程度.

    作者:廉晓宇;李晓飞;宣兆博;李英夫;郭庆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病因学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占一般人群1%~7%,不孕妇女的30%~40%.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痛经、月经失调、不孕、肠道或泌尿道症状,无症状者约为20%左右.EM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流行的有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异常、淋巴及静脉播散、内分泌障碍和多基因遗传等学说.如此繁多的学说表明,我们对EM的病因认识不清,或者说它是多因素形成的疾病.

    作者:张春斌;谈西满;罗佳滨;常春艳;刘爽;吕冬霞;胡玉红;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草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

    目的:研究草豆蔻β-CD包合技术的佳条件.方法: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草豆蔻挥发油.采用饱和水蒸气法制备包合物.通过正交实验L9(34),以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包合温度.结论: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之比为1:6(ml/g),包合温度为55℃,包合时间1.5h.

    作者:李锦莲;胡玲;付光磊;单静影;赵志宇;武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四项指标检测的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年来在我院就医的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4220例,并对其检测的HBsAg、抗HCV、抗HIV、TP-Ab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20例患者中,总阳性率高达12.82%,其中HBsAg阳性率达10.78%、抗HCV阳性率达1.07%、抗HIV(1+2)型可疑阳性未检出、TP-Ab阳性率达0.97%.结论:在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TP-Ab对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和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以及防止出现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春玲;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础医学师资培养的思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岗前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督导督评机制和在职培养等多种途径进行基础医学师资培养,为医学教育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师资,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使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张昆;张巍;白雪;杨欣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前列腺开放手术与电气化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比较

    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都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常用方法.实际工作中只有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才能在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因此,我们对1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术后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俊娟;秦迎春;田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6与慢性心衰的关系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致在循环血量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泵出的血液达不到代谢的需要或仅能在心室充盈压增高时满足代谢的需要,此时神经体液因子被激活参与代偿,形成以血流动力学功能异常和神经体液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是一种具有复杂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是迄今发现的功能为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近年来,人们发现IL-6与CHF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赵勇;田国忠;钟震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吞噬功能测定

    目的:建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内吞噬功能.方法:0.5%淀粉生理盐水诱导小鼠腹腔产生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并观察细胞形态;体内吞噬5%鸡红细胞悬液,测定细胞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率>95%,形态典型,形成良好细胞单层;平均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26%和0.28.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研究.

    作者:张华;曲震寰;王莹;阮洪生;葛文中;秦学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氯化胆碱对吗啡依赖大鼠母爱行为保护作用的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胆碱对吗啡依赖大鼠生仔后母爱行为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孕鼠分为吗啡组、正常组、大、小剂量胆碱组.连续8d递增剂量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在分娩当天进行母爱行为测试,计算母鼠的舔仔和哺乳行为时间,比较母爱行为的差异.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数量变化.结果:吗啡组母鼠的母性行为持续时间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胆碱组的母性行为持续时间与吗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与正常组比较,吗啡组和小剂量胆碱保护组PVN区催产素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怀孕期大量吸毒能够明显损伤相关的催产素神经元,而胆碱对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从性,其机制可能是足量的胆碱为脑细胞提供了一定的营养,有效地保持了细胞结构.

    作者:高艳华;王柏欣;王淑香;陆亚针;谭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满山红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的实验研究

    目的:确定满山红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佳实验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萃取满山红中挥发油的佳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挥发油的佳实验条件为:萃取压力22MPa,萃取温度40℃,分离器Ⅰ压力 7MPa ,分离器Ⅰ温度60℃.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作者:王兴全;焦淑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疏宫汤治疗围绝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妇科常见病,B超检查子宫内膜往往持续增厚,笔者用自拟疏宫汤治疗17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晔;李维民;韩英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肌再梗死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再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8年来收治的心肌再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初发AMI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再梗死组有吸烟史,患梗死后心绞痛及合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合并较多危险因素时易发生再梗死,且预后差.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改善预后.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上半年门诊处方7520张,根据临床药理知识和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比较普遍,不合理处方173张,占所查处方的2.32%,主要反映在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等方面.结论: 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对提高医院药学人员的审方能力,保证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医药携手,正确选用药物,科学适量的合并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玉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五加生化胶囊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h以及产后2~24h 三个时期.但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我院应用五加生化胶囊观察200 例产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特报道如下.

    作者:尹磊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临床观察

    消化道息肉是指在消化道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临床息肉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现已经证实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疾病,原则上发现后都应该予以治疗.近年来由于内窥镜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镜下治疗息肉已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建国;徐克达;孙健;王风琴;曹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妊娠晚期NST胎心监护10分钟与20分钟的比较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NST胎儿监护10min与20min相比较,以了解是否有提高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效率,节约孕产妇的等待时间的方法.方法:两组孕妇自孕34周以后行NST胎儿监护,研究组监护时间至少10min、对照组监护时间至少20min,评价其NST评分,及新生儿预后.结果:两组孕妇相比,NS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NST不满意型及无反应型总孕妇例数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晚期NST胎儿监护10min提高了NST无反应型及NST可疑型的诊断产妇数,减少了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了产科的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翊群;居红芳;谢乍晴;顾志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实验型兔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变化

    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目的在于改善肢体缺血症状或者挽救肢体.血管形成术(PTA)后较高的再狭窄率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在血管再狭窄机制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在血管的内膜和中膜,目前国内外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对以上问题作以研究.

    作者:辛国荣;姜广林;柯德志;金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五加生化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60例分析

    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由于其安全、有效、简便,在临床已被广泛采用,其完全流产率可达95%[1].但临床工作中可能出现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和因不完全流产而致大出血的危险[2].我科选择2006-01~2006-10门诊就诊的自愿药物流产1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服用五加生化胶囊,对照组肌注催产素,两组对照观察术后出血量,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婉柳;李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院影像数字化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医院影像数字化的应用价值.方法:系统构成,主服务器由2部DELL高性能服务器;硬盘容量达2TB的磁盘阵列;影像设备连接;9台影像诊断报告工作站.软件,主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Microsoft SQL 2000 Server.各工作站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 Pro简体中文版;深圳安科PACS软件(PACS服务类)影像数据存储管理、备份;深圳安科PACS系统.结果:①缩短患者就诊时间;②省去了储片空间、节约了人力资源;③缩短了调阅和查询时间;④胶片甲片率高、废片率低;⑤减少胶片的消耗;⑥进行网络学习、实现远程会诊.结论:影像科数字化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

    作者:张克云;沈丽荣;江海涛;林建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以及甲胎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检测意义,从而提高PHC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96例PHC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96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80例(86.45%)、HBeAg阳性25例(26.04%)、HBeAb阳性54例(56.25%)、HBcAb阳性80例(83.33%)、HBV-DNA阳性76例(78.54%)、HBVm均阴性13例(13.54%).96例PHC患者中,有乙肝病史者40例(41.67%)、有肝硬化病史者32例(33.33%)、乙肝病毒携带者24例(25.0%),有83例与乙肝有关、5例为丙肝患者、未查出病原学的患者8例.96例PHC患者中,AFP>400ng/mL者52例(54.16%)、20~400ng/mL者33例(34.37%)、<20ng/mL者11例(11.46%).结论: 大多数患者PHC的发生与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作者:吴素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