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伟刚;郭忠和;金日南
目的:观察健心合剂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pit)尾静脉注射法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以健心合剂高、中、低剂量在不同时间对心电图T波改变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含量变化为指标,以脉络通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比较健心合剂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健心合剂能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T波升高,减少血清MDA、LDH、CK含量,提高血清SOD的活性.结论:健心合剂对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
作者:赵玉珍;朱秋双;刘蕾;郑福禄;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3~2005年共发现5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3例死亡,但其影像发展有一定规律性,早期发现及诊断是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前提,应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春富;张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大鼠主动脉组织细胞色素C、线粒体Ca2+、胞浆游离Ca2+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三个组,假手术组(A组)、去卵巢组(B组)及去卵巢+雌二醇治疗组(C组),每组各10只.正常饮食后处死大鼠,对主动脉组织细胞色素C、线粒体Ca2+、胞浆游离Ca2+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去卵巢模型组同去卵巢+雌二醇治疗组相比,线粒体Ca2+、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而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雌激素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色素C、线粒体Ca2+、胞浆游离Ca2+水平,清除自由基、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作用.
作者:张波;付春芳;张明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虹睫状体炎是眼科常见病,该病病因复杂,变化较多,易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当,往往发生并发症而导致失明.我院近两年来对26例睫状体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赖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省是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地区,为了做好我县0~3岁儿童佝偻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我院对我县城区内的0~3岁儿童佝偻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郑殿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隐匿性肾炎发病以青少年为多,临床表现轻微但迁延不愈,可分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单纯性血尿两种类型,后者以血尿为突出表现,可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伴(或)持续镜下血尿,笔者近年来用清热凉血法--自拟中药免煎处方结合辩证施治方法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30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1-01~2005-12我科共收治肺结核病人451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30例,全部为白色念珠菌感染.为探讨肺结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边伟刚;郭忠和;金日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判别评价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的形态学方程,为临床空回肠手术提供血供参考. 方法:采用乳胶血管铸型法,对15例正常成人空回肠标本的直动脉各形态因素进行观测,并依据每支直动脉所分布的肠管血供对其供血能力给予量化分级.得到1500组,共计7500个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确定影响直动脉供血能力的重要形态因素. 结果:明确了影响直动脉供血能力的主要形态因素为:血管管径(外径),长度及发出该直动脉的动脉弓级数,由此三因素为自变量,建立起判别评价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的形态学logistic回归方程. 结论:从形态学角度对正常人体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给出判别评价,对直视下空回肠手术中血供的判别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守安;杨智;钟震亚;赵振富;苗智;杨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7种乳制品中6种微量元素及乳酸的含量,证明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方法:首先对7种乳制品进行消化:(1)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处理后的乳制品样品溶液中的Ca、Fe、Zn、Mg、Mn、Cu 6种无机元素进行直接定量分析测定;(2) 间接测定法测定乳酸含量.取一定量的消化后的乳制品样品溶液,使其与FePO4悬浮液作用,再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Fe的含量,从而得出乳酸的含量.此种方法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结果:7种乳制品中,Ca、Cu、Fe、Mn、Zn及乳酸含量相对较为丰富.结论: 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乳酸含量也很丰富,长期饮用乳制品不但可以补充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而且乳制品中的乳酸也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长期饮用乳制品有利于人体健康.
作者:栾芳;冯艳茹;商孟香;姜玲;宣宇;王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为进一步制定侧金盏花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东北侧金盏花在显微特征上无明显区别.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通用于东北三地侧金盏花的鉴定.
作者:刘娟;崔向微;张佐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方法:把常规提取方法和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薯蓣皂苷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薯蓣皂苷元产率比较提取工艺.结果:常规提取法薯蓣皂苷元产率为0.622%,超临界CO2萃取法薯蓣皂苷元产率为1.226%.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能显著提高薯蓣皂苷元的收率且缩短提取时间.
作者:王凤芝;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氢化麦角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较好的疗效.为观察氢化麦角碱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将临床确诊的DPN患者60例,其中36例采用氢化麦角碱注射液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史长兰;曹珍;梁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fos基因对于急性期脑出血周边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在血肿中心微量注射、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的方法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上观察c-f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bligodeoxynucleotides, antisense ODNs )对DNA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ntisense ODNs能够抑制脑出血周边组织的c-fos阳性细胞表达(P<0.01),加重了血肿周边神经元的损伤.同时,ERCC1的表达也有下降的趋势(P<0.01),而且在c-fos表达的区域也有ERCC1的表达.结论:c-fos基因对急性期脑出血周边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细胞内源性的DNA修复有关.
作者:钟志强;王复新;吴尉;刘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现察.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观察治疗早期患者生命指征、颅内压、头CT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纳洛嗣治疗组生命指征恢复平稳较快,心律异常(32.5%)、呼吸异常(27.5%)、血压异常(22.5%)、觉醒时间及重度脑水肿者(22.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伤后3月恢复良好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李晶红;王曦;季方茹;荆洪英;任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Cyt-C)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关系及灵芝孢子对心肌线粒体Cyt-C的影响.方法:测定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胞浆细胞色素C、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含量,并分析灵芝孢子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心肌胞浆细胞色素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灵芝组(P<0.05),模型组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灵芝组(P<0.05).结论:灵芝孢子通过改变Cyt-C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心肌线粒体内外的分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舒缩功能.
作者:吴建宇;王淑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是其整个学习过程中较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关系到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医德医风养成等的具体实现,也是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之重要环节.作为研究生导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贯穿到临床培养的全过程中.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Survivin是由Altieri等在1997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凋亡因子,是调亡蛋白控制因子IPA家族的成员.近年来Survivin的抗凋亡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Survivin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旭宏;段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极化液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脏疾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我们治疗过的174例病人中有4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反应,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姜凤英;朱淑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对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畸形做出准确的诊断,如确认胎儿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则进行选择性流产,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目前对遗传性疾病进行产前诊断的方法中,根据采样途径和方法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可分为侵入性产前诊断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
作者:张金波;朱金玲;张淑红;刘艳玲;宋伟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大的共享信息资源库,也是大的信息交换网络.它为我们提供了快捷与广阔的信息交流空间.伴随着 Internet在医学领域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它对推动和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巨大价值也日益体现.远程医疗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学研究相结合的新成果,它主要通过网络将异地专家和患者之间动态连接起来,使双方好像面对面一样,由专家为患者看病,患者的医生将有关病历资料、检查资料输入计算机网络,与专家共享,双方一起讨论病情.
作者:高翔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