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付春芳;张明远
氢化麦角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较好的疗效.为观察氢化麦角碱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将临床确诊的DPN患者60例,其中36例采用氢化麦角碱注射液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史长兰;曹珍;梁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腰椎峡部裂又称腰椎峡部不连,是腰椎常见疾病,自CT应用以来更多发现此病.我院1997-2005年间已诊断46例,现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陈积丰;徐涛;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仍然是老师在前面讲课,学生在后面听课和做笔记,这种学习方式到是能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但往往记忆力不扎实,对于一些症状及体征也只是脑海中的概念,遇到抽象的术语叫人很难理解.随着各个章节的更替,以前所学的内容就会越来越模糊和淡忘.本人在十几年的授课生涯中总结了几点新的授课方法 ,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丽波;王文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广泛应用,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应用有着必然的趋势;并从医药电子商务的四种模式及它们的优缺点详细地介绍;在我国医药行业应用方面,列举了海虹企业的B2B的模式.后介绍了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湘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超过 8h不能自动排尿,为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可增加尿道感染机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严重者可致产后大出血.
作者:高丽娟;刘继君;王逸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带蒂阳襄中线皮条加盖修复治疗前尿道狭窄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汤喜臣;陈国义;刘恩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损害的活性氧(ROS)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组.模型组及灵芝组大鼠经尾静脉一次性按25 mg/kg注射2%链尿佐菌素(STZ),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正常饮食喂养2周后,进行糖耐量试验,模型组和灵芝组以糖耐量异常者保留,余去除,并改喂高脂高糖饮食,灵芝组另加灵芝孢子粉250 mg/kg·d持续10周,实验结束前1d做糖耐量试验,取双侧睾丸检测组织中T水平、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水平、SOD、GSH-Px活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灵芝孢子组与糖尿病组比较,T水平、SOD、GSH-Px活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糖尿病ROS增多,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睾丸细胞损伤,导致睾丸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而灵芝孢子粉能有效降低MDA的含量对糖尿病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损害,增强SOD、GSH-Px活性,可能是其对糖尿病大鼠生殖系统的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从而对睾丸细胞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灵芝孢子粉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辅助用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仲丽丽;王淑秋;张维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为进一步制定侧金盏花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东北侧金盏花在显微特征上无明显区别.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通用于东北三地侧金盏花的鉴定.
作者:刘娟;崔向微;张佐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octa-peptide cholecystokinin , CCK8)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的生长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SD大鼠饲以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膳食,建造成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采用酶消化、密度离心等方法分离、培养胰岛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7~10-9mmol/L的 CCK8处理细胞24、48 h,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MTT法检测胰岛细胞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不同浓度CCK8处理24、48 h后,胰岛细胞的增殖及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结论:CCK-8能显著增强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胰岛细胞增殖及胰岛素的分泌,提示CCK8对于脂毒性影响下的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红辉;陈家林;唐平;刘恩波;刘晓燕;谢华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撕离法联合自体带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6例(36眼)翼状胬肉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胬肉头部自角膜撕离的方法联合自体带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术后随访1~2年.结果:术后2~3d角膜上皮修复,结膜移植片无排斥反应,对位愈合良好,部分患者视力提高,未见胬肉复发. 结论:胬肉头部采用撕离法联合自体带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角膜创面修复时间短,术后充血水肿轻,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胬肉复发.
作者:付丽娟;单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对致痫大鼠血清叶酸、血清钙及大脑皮质钙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及血清Ca2+含量;结果:三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Ca2+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显著;且脑组织Ca2+含量高于血清Ca2+;血清叶酸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灵芝孢子能有效减轻神经元细胞的钙超载.
作者:张婷;李善昌;田春时;刘月霞;王明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fos基因对于急性期脑出血周边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在血肿中心微量注射、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的方法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上观察c-f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bligodeoxynucleotides, antisense ODNs )对DNA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ntisense ODNs能够抑制脑出血周边组织的c-fos阳性细胞表达(P<0.01),加重了血肿周边神经元的损伤.同时,ERCC1的表达也有下降的趋势(P<0.01),而且在c-fos表达的区域也有ERCC1的表达.结论:c-fos基因对急性期脑出血周边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细胞内源性的DNA修复有关.
作者:钟志强;王复新;吴尉;刘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慢性根尖周炎骨缺损情况.方法:建立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实验组4只狗右侧各两个上前牙用(n-HA)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左侧同名牙为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结果:经4w,10w,16w,20w观察表明: 实验组20w后骨密度平均值可达148.3±4.31,对照组为135.7±5.59,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很好的引导骨形成和修复骨缺损功能.
作者:董波;刘陆滨;刘玉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软组织异物存留常发生在软组织的开放性外伤,金属异物常通过X线定位,但是非金属异物X线也无能为力.我们从1998~2004年对26例外伤可疑异物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张晗;王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注射D-gal制成衰老模型,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灌胃30d,测定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能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内MAO活性(P<0.05),提高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P<0.05).结论: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可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并能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隋洪玉;栾海艳;王显钢;王维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儿颅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0例化脓性脑膜炎(PM),32例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及血清TNF-α的含量并与20例非颅内疾病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PM、VE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PM组又明显高于VE组(P<0.01),PM、VE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pm=0.131,rve=0.089,P均<0.01);恢复期PM,VE组TNF-α含量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TNF-α参与了小儿颅内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中TNF-α的水平可作为病脑和化脑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林素惠;曾雪飞;严文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是其整个学习过程中较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关系到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医德医风养成等的具体实现,也是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之重要环节.作为研究生导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贯穿到临床培养的全过程中.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省是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地区,为了做好我县0~3岁儿童佝偻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我院对我县城区内的0~3岁儿童佝偻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郑殿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上以癫痫、智力障碍和皮脂腺瘤三个特征为特点.本病常见于儿童,CT影像学是诊断该病直接、准确的方法.
作者:艾国;路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于产后子宫复旧、初乳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21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常规于第三产程肌肉注射催产素10u一次同时加服五加生化胶囊3d.对照组仅于第三产程肌肉注射催产素10u一次.结果:治疗组即五加生化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分别为:产后出血(89.2±23.3)ml和(98.6±34.2)ml,初乳分泌时间 ( 54.6±11.3 )h 和(56.5±13.2)h, 阴道血性恶露持续时间(3.3±0.9 )h 和(2.9±0.7 )h,宫缩痛持续时间 (2.0±0.8 )h和(2.4±1.1)h.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五加生化胶囊可明显缩短产后子宫复旧时间、减少恶露排出、提前初乳分泌.该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丽君;王苹;蒋慧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