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蒋金芬
为了提高通便灵胶囊中番泻苷的含量,改进通便灵生产工艺.根据番泻苷的性质进行提取,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番泻苷B进行测定.
作者:王栋;刘全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氨基胍(80mg/kg.d)治疗10周,各组分别测血糖、视网膜NO、iNOS、总NO.结果:治疗组iNO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而NO、总NO含量比模型组高.结论: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可抑制非酶蛋白质糖基化和iNOS活性等有关.
作者:YANG Xiao-tian;杨笑天;孟德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层粘连蛋白在宫颈基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1.不同宫颈组织基膜中LN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基膜中LN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3. LN在不同病理分级的宫颈癌组织基膜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底膜LN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无关,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宫颈癌分化程度高低的参考指标.基底膜LN表达异常有助于判断宫颈癌预后.
作者:宋继荣;赵海丰;陈慧娟;卢北燕;胡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心向量图作为无创性检测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12例心向量图特征,以探讨心向量图在诊断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应用价值.
作者:宁英奇;张浩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循环系统病人护理在内科护理中所占比例大、难点多,一直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董晓红;朱劲松;于丽娟;姚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考察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黄酮苷含量测定的水解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水解时间(A)、水解温度(B)、盐酸浓度(C)3个因素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水解条件为:水解1.5h,80℃恒温水浴,10mol·L-1盐酸.结论:该水解条件稳定,为准确测定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黄酮醇苷提供保证.
作者:钟尉方;王岳鸿;于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十二指肠是在胚胎4周时、于前肠与中肠交接处、含有内胚层的间胚层组织中发生的,此处还发生了胆总管.
作者:钟震亚;顾怀宇;田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血管生成的程度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垂体腺瘤(侵袭性25例、非侵袭性22例)病理标本和4例正常脑垂体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组化染色行微血管记数(MVC)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表达及MVC均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P<0.05),VEGF表达强度与MVC两者在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中呈正相关(r=0.7625, P<0.01).结论:腺瘤组织中的VEGF的异常表达和MVC能够准确地反映垂体腺瘤血管的生成程度与腺瘤侵袭密切相关,可为临床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及预后提供生物学上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军;郝凤杰;鲁艳梅;杨福义;廉晓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脑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发病突然,是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但如果能详细观察病人病情并予以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防止再出血,预防并发症等,则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我们选取近4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病人64例进行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玉华;缪淑霞;徐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胆管癌超声诊断的具体因素,以明确误诊的原因.方法:对超声误诊的38例胆管癌进行误诊因素分类分析.结果:24例胆管癌主要为团块型胆管腺癌、狭窄型胆管腺癌、乳头型胆管腺癌、鳞状上皮癌、其中狭窄型胆管癌为10例居多.结论:胆管癌超声诊断的影响因素多,掌握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仔细对相关误诊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是提高胆管癌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宇;李春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阐述防治阿霉素(ADR)诱导心脏毒性药物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
作者:王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2-06~2006-07我科收治16例重症药疹患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发热,体温超过38.5℃,血常规白细胞大于10×109/L,合并肺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口腔粘膜糜烂、破溃、睑球结膜粘连、鼻腔粘膜糜烂结痂,全身皮肤大小水疱不均.经治疗护理后病情逐渐稳定好转,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威;李海珠;孟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2~2006年我们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脑梗塞所致尿潴留5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志;马峰峻;马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静脉留置导管、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疗法,对56例(25~76岁)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总结.结果:经透析及药物治疗后35例患者尿量逐渐增多并恢复正常,尿常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他伴随症状逐渐消失,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及时恰当透析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的渗透性肾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爽;韩宇平;杨春梅;杨瑞雪;苗嵩;朱昆;张明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判定vitapex粘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Vitapex粘糊剂)及对照组(甲醛甲酚),两组分别采用Vitapex粘糊剂和甲醛甲酚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根尖周炎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Vitapex粘糊剂治疗根尖周病效果较好.
作者:迟宏宇;付毅;陶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分子诊断是以DNA、RNA或蛋白质分子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人体内源基因或外源(病原体)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状态或疾病作出特异性诊断的方法和过程.本文从9个方面阐述了分子诊断的策略.把握分子诊断的策略有利于巩固目前分子诊断学的研究成果,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分子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更有利于明确分子诊断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吕学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子宫切除病人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对比组(C组),镇痛药液为:A组(n=20)0.125%布比卡因,B组(n=20)0.005%布托啡诺,C组(n=20)0.004%吗啡,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上述3组镇痛液背景流速:2ml/h.结果:(1)镇痛效应:VAS评分A组、C组明显低于B组(P<0.01).(2)并发症:A、B组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结论:布托啡诺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低.
作者:陈启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防治乳癌术后转移及复发的疗效.方法:乳癌Ⅰ~Ⅱ期的病人随机分组.术后应用Neovastat 20mg/kg 口服6~8个月共122例(甲组),对照组(乙组)共145例,甲乙两组其余治疗相同,术后3~6年随防. 结果:甲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8.47%,乙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 34.28%. 结论:乳癌术后血管生成抑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降低其术后的转移及复发率.
作者:康德新;王国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疖痈的形成是外科感染后,病菌侵入人体产生毒素引起局部或全身复杂反应,2005-01~2006-08我们收集200例患疖痈病人分别用自制消炎生肌散和外科常规处理进行治疗和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展;赵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文化素质课设置过程中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通过对当今医学学科教育形势、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明确医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医学生文化素质课设置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良好途径.
作者:赵广德;郑万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