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导引下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

刘振玉;赵海丰;武国宏;胡洋;张雪松;纪鹏天

关键词:CT, 肝、肾囊肿, 介入性, 硬化剂
摘要:目的:观察CT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在CT导引下对18例肝、肾囊肿的21个囊肿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95%乙醇治疗.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9~78岁,平均54岁.多囊肾1例,为女性,29岁.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做了随访,时间为3~12月.单发囊肿的疗效指数0为1例,Ⅰ为2例,Ⅱ为3例,Ⅲ为11例.1例多发肾囊肿的疗效指数为0.结论:CT导引下单发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好、创伤小,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发囊肿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32例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拍摄曲面断层片,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2例中31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例延期愈合.X光片显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良好,方法可靠,操作简单,钛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

    作者:段峰;苗波;李善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保护药物研究进展

    目的:阐述防治阿霉素(ADR)诱导心脏毒性药物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

    作者:王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与静脉点滴甘露醇相关性渗透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静脉留置导管、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疗法,对56例(25~76岁)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总结.结果:经透析及药物治疗后35例患者尿量逐渐增多并恢复正常,尿常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他伴随症状逐渐消失,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及时恰当透析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的渗透性肾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爽;韩宇平;杨春梅;杨瑞雪;苗嵩;朱昆;张明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72例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72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72例中治愈68例(94.4%)、病情恶化自动出院3例(15.0%)、死亡1例(1.4%).结论:掌握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江福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制消炎生肌散治疗疖痈100例疗效观察

    疖痈的形成是外科感染后,病菌侵入人体产生毒素引起局部或全身复杂反应,2005-01~2006-08我们收集200例患疖痈病人分别用自制消炎生肌散和外科常规处理进行治疗和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展;赵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东菱迪夫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东菱迪夫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30)应用维生素B1针剂100mg,维生素B12针剂500ug,每日1次,肌肉注射,14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东菱迪夫治疗,首次剂量为10 BU+NS 200 ml,静脉滴注1~1.5h内滴完,以后隔日5 BU+NS 100ml,静脉滴注1h滴完,30 BU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临床表现,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东菱迪夫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肯定,而且比较安全.

    作者:王滨;赵立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MMP-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MMP-3可消化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中的Ⅳ型胶原,并能激活MMP-1前体使之形成MMP-1,后者可降解ECM中的胶原纤维和明胶,从而有利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这些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向周围组织的侵袭.因此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MMP-3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了宫颈癌组织MMP-3的表达情况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为宫颈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又对宫颈癌的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燕;吕敬媛;马致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46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每组23例.Ⅰ组孕妇单纯硬膜外麻醉,Ⅱ组孕妇在硬膜外麻醉完善后于切皮前给与氯胺酮0.5mg/kg和丙泊酚1mg/kg,随后以氯胺酮0.5mg.kg-1.h-1和丙泊酚1mg.kg-1·h-1速度泵入,观察两组产妇的BP、HR、SpO2的变化及术中表现,并记录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Ⅰ组产妇在分离腹膜和取胎儿时的BP明显高于Ⅱ组,也高于手术开始前(P<0.01),HR在Ⅰ组产妇中也高于手术开始前和Ⅱ组(P<0.01),而在Ⅱ组产妇中的BP、HR则较稳定.Ⅱ组产妇在手术中的表现明显优于Ⅰ组(P<0.01).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产妇的应激反应,使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能使产妇舒适合作.

    作者:陈龙;茂银;耿兴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脑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发病突然,是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但如果能详细观察病人病情并予以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防止再出血,预防并发症等,则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我们选取近4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病人64例进行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玉华;缪淑霞;徐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心宝丸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75岁.因患有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45次/分左右而服用心宝丸治疗.在服用240mg心宝丸半小时,患者出现颜面部潮红、硬肿,特别是下颚硬肿尤为明显.查体:体温36.8℃,血压130/90mmHg,除面部硬肿外其他部位无变化.患者在服用心宝丸之前,因患高血压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从未发生类似症状,且未食用特殊食物,因此确定为心宝丸(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过敏反应,给予西替利嗪分散片(喜宁)10mg口服,次日好转,硬肿消失.

    作者:缪淑霞;缪明霞;苗洪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20mg/d和螺内酯20~40mg/d.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心率、血生化指标、评定心功能,治疗前后检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耗氧指数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左室重塑、疗效显著.

    作者:郭丽;殷文娟;高山;HU Yang;ZHANG Xue-song;JI Peng-tian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针治疗脑梗塞所致尿潴留53例疗效观察

    2002~2006年我们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脑梗塞所致尿潴留5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志;马峰峻;马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通便灵的生产工艺改革

    为了提高通便灵胶囊中番泻苷的含量,改进通便灵生产工艺.根据番泻苷的性质进行提取,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番泻苷B进行测定.

    作者:王栋;刘全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科学,它是研究耳鼻咽喉各个器官相互毗邻关系.生理及临床应用的科学,因此掌握好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对每一个耳鼻喉科临床医生来说显得极其重要,但由于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内容较抽象,结构复杂,其实物标本又很难制作,特别是耳部解剖更复杂,单靠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它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为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其特点如下.

    作者:郑鹏举;魏晓丽;姚雅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22例体会

    美尼尔氏病是五官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近年似有增多,且易复发,我科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2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灰质异位症18例MRI诊断分析

    目的:提出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诊断分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8例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MRI表现类型.结果:灰质异位症依据形态与位置,主张将其分为四型:室管膜下型、非室管膜下型、结节型、弥漫型.结论:灰质异位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将其分型能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张健;孟凡荣;朱光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废性髋关节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我院2000-01~2005-12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疗效满意,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国平;彭永岳;陈伟兵;朱秀龙;王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加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5例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3-01~2004-01收治的异位妊娠,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加用中药联合进行保守治疗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达71%,该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简单、方便、经济,易于在基层医院运用推广.

    作者:吕金霞;郭利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防治乳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防治乳癌术后转移及复发的疗效.方法:乳癌Ⅰ~Ⅱ期的病人随机分组.术后应用Neovastat 20mg/kg 口服6~8个月共122例(甲组),对照组(乙组)共145例,甲乙两组其余治疗相同,术后3~6年随防. 结果:甲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8.47%,乙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 34.28%. 结论:乳癌术后血管生成抑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降低其术后的转移及复发率.

    作者:康德新;王国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聚物PVP介导免疫基因B7-H3治疗小鼠肝癌的实验探讨

    目的:探讨B7-H3基因对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种植法建立肿瘤模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对荷肝癌小鼠行瘤体内注射携带B7-H3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B7-H3,检测治疗后小鼠体内mB7-H3基因的表达、小鼠血清中IFN-γ表达量、脾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tye,CTL)活性、肿瘤的大小、肿瘤局部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果:经mB7-H3基因治疗后,治疗组小鼠血清中IFN-γ表达量和脾脏的CTL活性明显增强(P<0.01),肿瘤局部淋巴细胞浸润明显,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明显延长.结论:B7-H3基因有效地调动宿主抗肝癌的免疫反应.

    作者:罗丽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