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鹏;刘维嘉;陈红;张武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血清CA125在临床治疗中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放免法对4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定期测定CA125值.结果:46例患者中诊断阳性率为89.1%,其中浆液性上皮癌阳性率为94.7%,粘液性及其他占81.5%,两者比较有差异;期别愈晚,则水平愈高;术后比术前CA125值均明显下降;CA125水平平均转阴时间为术后10周,短为4周,长为24周.其中达60%12周前降为正常.同时观察到期别较早者其转阴时间明显短于期别晚者.结论:血清CA125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早发现复发,并对预后亦有一定的评价.
作者:王维俊;张阳;曹传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作用.方法:14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抑酸剂+肠外营养组,一组为抑酸剂+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结果:二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抑酸剂+肠外营养组29.2%,抑酸剂+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9.09%.抑酸剂+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明显低于抑酸剂+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的防止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罗秋云;罗伟良;邱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ADLⅠ级16例,ADLⅡ级19例,ADLⅢ~Ⅳ级12例,ADLⅤ级1例,死亡9例.结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胜龙;康健;韦有佩;杨金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CT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在CT导引下对18例肝、肾囊肿的21个囊肿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95%乙醇治疗.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9~78岁,平均54岁.多囊肾1例,为女性,29岁.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做了随访,时间为3~12月.单发囊肿的疗效指数0为1例,Ⅰ为2例,Ⅱ为3例,Ⅲ为11例.1例多发肾囊肿的疗效指数为0.结论:CT导引下单发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好、创伤小,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发囊肿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振玉;赵海丰;武国宏;胡洋;张雪松;纪鹏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1-氨基乙内酰脲的合成新方法.方法:本文以水合肼和尿素为原料回流生成基脲,通过丙酮对氨基的保护,与氯乙酸乙酯反应生成,1,1-二甲基亚甲基氨基乙内酰脲,然后在盐酸中回流除去保护基团,中和即得到1-氨基乙内酰脲.结果:利用该合成路线得到了目标物质,总收率为:49.0%.结论:改进的合成方法切实可行,容易操作,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瑞仁;王旭;王桂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哮喘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我院呼吸门诊2004年诊治的32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应用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14例,观察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时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数值、CD4+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感染人数及发作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中CD4+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gG、IgA均有下降,IgM变化不大.结论: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哮喘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梁淑艳;林红;宋丽君;李忠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IN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疾病组)及10例同期住院待产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及胎盘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两组血清中IGF-1、INS浓度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GF-1在两组胎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疾病组血清中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疾病组血清IN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疾病组血清中 IGF-1 与INS 呈显著负相关;疾病组与对照组胎盘组织IGF-1表达部位无差异,在疾病组表达明显降低.胎盘IGF-1表达强度与血清IGF-1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
作者:孙盛梅;吴雅冬;卢北燕;赵岩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提高通便灵胶囊中番泻苷的含量,改进通便灵生产工艺.根据番泻苷的性质进行提取,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番泻苷B进行测定.
作者:王栋;刘全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分子诊断是以DNA、RNA或蛋白质分子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人体内源基因或外源(病原体)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状态或疾病作出特异性诊断的方法和过程.本文从9个方面阐述了分子诊断的策略.把握分子诊断的策略有利于巩固目前分子诊断学的研究成果,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分子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更有利于明确分子诊断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吕学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72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72例中治愈68例(94.4%)、病情恶化自动出院3例(15.0%)、死亡1例(1.4%).结论:掌握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江福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吉林石化厂爆炸引起松花江水系污染状况相关知识(k)、态度(A)、行为(P)情况,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佳木斯一中119名初三学生和108名高三学生,以无记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85.90%学生明确松花江水系污染事件的原因;77.53%学生知道活性炭对去除硝基苯效果好;88.11%学生知道佳木斯的生活饮用水来源为地下水.初中生与高中生在有关松花江水系KAP调查存在差异.71.37%的学生认为今春开江鱼食用安全.结论:应重视通过突发事件加强学生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鲁彦;祝丽玲;关宝生;王明富;王鑫;殷佳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废性髋关节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我院2000-01~2005-12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疗效满意,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国平;彭永岳;陈伟兵;朱秀龙;王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判定vitapex粘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Vitapex粘糊剂)及对照组(甲醛甲酚),两组分别采用Vitapex粘糊剂和甲醛甲酚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根尖周炎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Vitapex粘糊剂治疗根尖周病效果较好.
作者:迟宏宇;付毅;陶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线粒体钙、细胞色素C及髓过氧化物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线粒体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细胞色素C 测定用的张均田法,胎盘组织中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结果:重度妊高征组胎盘组织线粒体Ca2+、MPO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度妊高征及正常组(P<0.05); 中度妊高征组胎盘组织线粒体Ca2+、MP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重度妊高征组胎盘组织细胞色素C含量显著低于中度妊高征组及正常组(P<0.05).中度妊高征组胎盘组织细胞色素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妇女胎盘组织线粒体钙含量高于正常孕妇,提示其参与了妊高征患者胎盘微小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改变;妊高征妇女胎盘组织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提示线粒体能量产生异常参与妊高征发病过程;重度妊高征妇女胎盘组织髓过氧化物酶含量较正常孕妇相比增高,支持妊高征发病的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学说.
作者:卢北燕;孙盛梅;吴雅冬;符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美尼尔氏病是五官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近年似有增多,且易复发,我科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2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子宫切除病人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对比组(C组),镇痛药液为:A组(n=20)0.125%布比卡因,B组(n=20)0.005%布托啡诺,C组(n=20)0.004%吗啡,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上述3组镇痛液背景流速:2ml/h.结果:(1)镇痛效应:VAS评分A组、C组明显低于B组(P<0.01).(2)并发症:A、B组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结论:布托啡诺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低.
作者:陈启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进行监测,阐明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216例,正常对象200例,测定血清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 结果:Lp(a)、CRP和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华;蒋金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选用在我院200103~200512接受aIFN治疗的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了解其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种类、程度、比率及处置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宇鹏;刘维嘉;陈红;张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心向量图作为无创性检测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12例心向量图特征,以探讨心向量图在诊断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应用价值.
作者:宁英奇;张浩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医学与非医学学科间的课程交叉、渗透和融合,优化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宋汉君;魏晓东;姜思政;罗佳滨;王树卿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