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郝凤杰;鲁艳梅;杨福义;廉晓宇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吉林石化厂爆炸引起松花江水系污染状况相关知识(k)、态度(A)、行为(P)情况,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佳木斯一中119名初三学生和108名高三学生,以无记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85.90%学生明确松花江水系污染事件的原因;77.53%学生知道活性炭对去除硝基苯效果好;88.11%学生知道佳木斯的生活饮用水来源为地下水.初中生与高中生在有关松花江水系KAP调查存在差异.71.37%的学生认为今春开江鱼食用安全.结论:应重视通过突发事件加强学生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鲁彦;祝丽玲;关宝生;王明富;王鑫;殷佳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科学,它是研究耳鼻咽喉各个器官相互毗邻关系.生理及临床应用的科学,因此掌握好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对每一个耳鼻喉科临床医生来说显得极其重要,但由于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内容较抽象,结构复杂,其实物标本又很难制作,特别是耳部解剖更复杂,单靠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它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为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其特点如下.
作者:郑鹏举;魏晓丽;姚雅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静脉留置导管、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疗法,对56例(25~76岁)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总结.结果:经透析及药物治疗后35例患者尿量逐渐增多并恢复正常,尿常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他伴随症状逐渐消失,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及时恰当透析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的渗透性肾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爽;韩宇平;杨春梅;杨瑞雪;苗嵩;朱昆;张明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拍摄曲面断层片,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2例中31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例延期愈合.X光片显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良好,方法可靠,操作简单,钛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
作者:段峰;苗波;李善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筛选银杏注射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溶血性考察.方法:药典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确定了处方和制备工艺,五批样品的溶血度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筛选的制备工艺稳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度快速准确.
作者:于莲;汪洋;钟尉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东菱迪夫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30)应用维生素B1针剂100mg,维生素B12针剂500ug,每日1次,肌肉注射,14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东菱迪夫治疗,首次剂量为10 BU+NS 200 ml,静脉滴注1~1.5h内滴完,以后隔日5 BU+NS 100ml,静脉滴注1h滴完,30 BU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临床表现,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东菱迪夫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肯定,而且比较安全.
作者:王滨;赵立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ADLⅠ级16例,ADLⅡ级19例,ADLⅢ~Ⅳ级12例,ADLⅤ级1例,死亡9例.结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胜龙;康健;韦有佩;杨金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阐述防治阿霉素(ADR)诱导心脏毒性药物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
作者:王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氨基胍(80mg/kg.d)治疗10周,各组分别测血糖、视网膜NO、iNOS、总NO.结果:治疗组iNO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而NO、总NO含量比模型组高.结论: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可抑制非酶蛋白质糖基化和iNOS活性等有关.
作者:YANG Xiao-tian;杨笑天;孟德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01~2006-04选择接受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46例,肌瘤59 个,瘤体直径13~50mm. 结果:治疗后随访3 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73%.直径≤35mm 的子宫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及宫颈肌瘤有效率达100 %.结论: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可保留子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兰;李丹;张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黄芪血清对HDF细胞SOD 活性,MDA含量及p1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芪水煎剂灌胃家兔获得含药血清,以含黄芪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HDF细胞,同时以不含黄芪的家兔血清作空白对照,比色法测定HDF细胞的SOD 活性及MDA含量,RT-PCR检测p16 mRNA表达.结果:含黄芪血清培养基培养的HDF细胞与空白血清培养的HDF细胞比较SOD 活性增加,p16表达减少.结论:含黄芪血清的培养基通过增加HDF细胞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及p16表达而起到抗衰老作用.
作者:赵蕾;魏晓东;葛堂栋;刘淼;张鹏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发生率约占胫骨骨折的9.2%.其可以由低能量损伤如运动损伤或高处跌落引起,但绝大多数为高能量创伤所致.高能量的创伤可以使胫骨平台及干骺端粉碎,甚至涉及骨干,且常常有关节面塌陷或压缩或干骺端骨缺损,这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数十年来,胫骨平台骨折的佳方案一直存在争议,学者们各持其见,为此,本文着重对治疗作一阐述,以减少并发症,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毛汉兴;沈国平;胡书华;张小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2-06~2006-07我科收治16例重症药疹患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发热,体温超过38.5℃,血常规白细胞大于10×109/L,合并肺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口腔粘膜糜烂、破溃、睑球结膜粘连、鼻腔粘膜糜烂结痂,全身皮肤大小水疱不均.经治疗护理后病情逐渐稳定好转,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威;李海珠;孟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CT扫描的普遍应用,高压注射器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日趋普及,在各部位增强扫描时注射造影剂总量、注射速度及注射完造影剂后扫描时机的选择,对CT诊断、科研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对高压注射器的正确操作及对病人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评估对患者增强扫描的成功,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我院于2004年8月引进德国产missouri型CT专用高压注射器,它能确保佳的造影剂注射,现将其在CT增强扫描应用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董红梅;卢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母乳喂养是有利婴儿健康生长的天然食品且方便经济,为提高母乳喂养率,确保广大婴儿健康生长,我们自2001~2005年间用自拟通乳汤治疗产后乳汁不足268例,效果颇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晔;李维民;熊蓉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1-氨基乙内酰脲的合成新方法.方法:本文以水合肼和尿素为原料回流生成基脲,通过丙酮对氨基的保护,与氯乙酸乙酯反应生成,1,1-二甲基亚甲基氨基乙内酰脲,然后在盐酸中回流除去保护基团,中和即得到1-氨基乙内酰脲.结果:利用该合成路线得到了目标物质,总收率为:49.0%.结论:改进的合成方法切实可行,容易操作,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瑞仁;王旭;王桂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CT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在CT导引下对18例肝、肾囊肿的21个囊肿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95%乙醇治疗.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9~78岁,平均54岁.多囊肾1例,为女性,29岁.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做了随访,时间为3~12月.单发囊肿的疗效指数0为1例,Ⅰ为2例,Ⅱ为3例,Ⅲ为11例.1例多发肾囊肿的疗效指数为0.结论:CT导引下单发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好、创伤小,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发囊肿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振玉;赵海丰;武国宏;胡洋;张雪松;纪鹏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文化素质课设置过程中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通过对当今医学学科教育形势、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明确医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医学生文化素质课设置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良好途径.
作者:赵广德;郑万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2~2006年我们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脑梗塞所致尿潴留5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志;马峰峻;马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儿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临床症状呈多样性,病史明确易诊断.每年均有发病,发病月份不集中.中毒原因多样化.中毒后可引起全身各个脏器的损害,为加深认识和高度重视本文收集了2001-05~2006-04来我院诊治的262例急性中毒儿童分析其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范艳;王禹;王丽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