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玉芝;谷继伟
目的:测定鹌鹑蛋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证明鹌鹑蛋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方法:用湿式消化法对鹌鹑蛋蛋样进行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处理后的鹌鹑蛋蛋样中的Ca、Mg、Fe、Zn、Cu、Mn、Cr、Al等8种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结果:在鹌鹑蛋蛋样中,Ca、Mg、Fe、Zn的含量较为丰富.但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如Al也有一定的浓度. 结论:鹌鹑蛋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经常食用鹌鹑蛋可以补充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作者:栾芳;陈娜;张丽;肖鸿艳;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弹性材料结合整铸支架修复牙列缺损kenedy第三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列缺损kenedy第三类及亚类的患者62例,利用弹性材料结合整铸支架修复,随访观察1~3年.结果:62例患者72件义齿中有1件前牙脱落重新返工制作,2件弹性基托变色,达到优良的为95.8%.结论:弹性材料结合整铸支架修复kenedy第三类及亚类,美观效果好,固位良好,无明显异物感,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崔传江;孙德刚;周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75岁.因患有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45次/分左右而服用心宝丸治疗.在服用240mg心宝丸半小时,患者出现颜面部潮红、硬肿,特别是下颚硬肿尤为明显.查体:体温36.8℃,血压130/90mmHg,除面部硬肿外其他部位无变化.患者在服用心宝丸之前,因患高血压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从未发生类似症状,且未食用特殊食物,因此确定为心宝丸(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过敏反应,给予西替利嗪分散片(喜宁)10mg口服,次日好转,硬肿消失.
作者:缪淑霞;缪明霞;苗洪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IN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疾病组)及10例同期住院待产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及胎盘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两组血清中IGF-1、INS浓度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GF-1在两组胎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疾病组血清中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疾病组血清IN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疾病组血清中 IGF-1 与INS 呈显著负相关;疾病组与对照组胎盘组织IGF-1表达部位无差异,在疾病组表达明显降低.胎盘IGF-1表达强度与血清IGF-1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
作者:孙盛梅;吴雅冬;卢北燕;赵岩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美尼尔氏病是五官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近年似有增多,且易复发,我科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2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考察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黄酮苷含量测定的水解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水解时间(A)、水解温度(B)、盐酸浓度(C)3个因素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水解条件为:水解1.5h,80℃恒温水浴,10mol·L-1盐酸.结论:该水解条件稳定,为准确测定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黄酮醇苷提供保证.
作者:钟尉方;王岳鸿;于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十二指肠是在胚胎4周时、于前肠与中肠交接处、含有内胚层的间胚层组织中发生的,此处还发生了胆总管.
作者:钟震亚;顾怀宇;田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发生率约占胫骨骨折的9.2%.其可以由低能量损伤如运动损伤或高处跌落引起,但绝大多数为高能量创伤所致.高能量的创伤可以使胫骨平台及干骺端粉碎,甚至涉及骨干,且常常有关节面塌陷或压缩或干骺端骨缺损,这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数十年来,胫骨平台骨折的佳方案一直存在争议,学者们各持其见,为此,本文着重对治疗作一阐述,以减少并发症,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毛汉兴;沈国平;胡书华;张小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氨基胍(80mg/kg.d)治疗10周,各组分别测血糖、视网膜NO、iNOS、总NO.结果:治疗组iNO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而NO、总NO含量比模型组高.结论: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可抑制非酶蛋白质糖基化和iNOS活性等有关.
作者:YANG Xiao-tian;杨笑天;孟德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MMP-3可消化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中的Ⅳ型胶原,并能激活MMP-1前体使之形成MMP-1,后者可降解ECM中的胶原纤维和明胶,从而有利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这些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向周围组织的侵袭.因此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MMP-3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了宫颈癌组织MMP-3的表达情况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为宫颈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又对宫颈癌的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燕;吕敬媛;马致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制作D-二聚体质控品,应用于临床检验.方法:用正常人血浆,使其在试管中产生D-二聚体,制成D-二聚体质控品;以X质控图法控制D-二聚体的检测质量.结果:将质控品置于<-20℃冷冻保存,在一年期间测定了10次;将质控品置于<4℃冷藏保存,每天测定1次,连续8d,其结果均与原定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制作的D-二聚体质控品稳定性符合质控品的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
作者:周丽艳;曲灿华;黄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静脉留置导管、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疗法,对56例(25~76岁)甘露醇导致渗透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总结.结果:经透析及药物治疗后35例患者尿量逐渐增多并恢复正常,尿常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他伴随症状逐渐消失,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及时恰当透析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导致的渗透性肾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爽;韩宇平;杨春梅;杨瑞雪;苗嵩;朱昆;张明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判定vitapex粘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Vitapex粘糊剂)及对照组(甲醛甲酚),两组分别采用Vitapex粘糊剂和甲醛甲酚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根尖周炎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Vitapex粘糊剂治疗根尖周病效果较好.
作者:迟宏宇;付毅;陶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循环系统病人护理在内科护理中所占比例大、难点多,一直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董晓红;朱劲松;于丽娟;姚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方法:使用三阶梯癌痛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三阶梯癌痛药物治疗方案效果明显.结论:此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癌症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顾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提高通便灵胶囊中番泻苷的含量,改进通便灵生产工艺.根据番泻苷的性质进行提取,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番泻苷B进行测定.
作者:王栋;刘全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子宫切除病人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对比组(C组),镇痛药液为:A组(n=20)0.125%布比卡因,B组(n=20)0.005%布托啡诺,C组(n=20)0.004%吗啡,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上述3组镇痛液背景流速:2ml/h.结果:(1)镇痛效应:VAS评分A组、C组明显低于B组(P<0.01).(2)并发症:A、B组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结论:布托啡诺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低.
作者:陈启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血管生成的程度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垂体腺瘤(侵袭性25例、非侵袭性22例)病理标本和4例正常脑垂体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组化染色行微血管记数(MVC)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表达及MVC均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P<0.05),VEGF表达强度与MVC两者在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中呈正相关(r=0.7625, P<0.01).结论:腺瘤组织中的VEGF的异常表达和MVC能够准确地反映垂体腺瘤血管的生成程度与腺瘤侵袭密切相关,可为临床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及预后提供生物学上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军;郝凤杰;鲁艳梅;杨福义;廉晓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疖痈的形成是外科感染后,病菌侵入人体产生毒素引起局部或全身复杂反应,2005-01~2006-08我们收集200例患疖痈病人分别用自制消炎生肌散和外科常规处理进行治疗和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展;赵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层粘连蛋白在宫颈基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1.不同宫颈组织基膜中LN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基膜中LN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3. LN在不同病理分级的宫颈癌组织基膜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底膜LN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无关,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宫颈癌分化程度高低的参考指标.基底膜LN表达异常有助于判断宫颈癌预后.
作者:宋继荣;赵海丰;陈慧娟;卢北燕;胡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