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心内科护理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董晓红;朱劲松;于丽娟;姚壮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 教学方法, 教学体会
摘要:循环系统病人护理在内科护理中所占比例大、难点多,一直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ADLⅠ级16例,ADLⅡ级19例,ADLⅢ~Ⅳ级12例,ADLⅤ级1例,死亡9例.结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胜龙;康健;韦有佩;杨金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针治疗脑梗塞所致尿潴留53例疗效观察

    2002~2006年我们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脑梗塞所致尿潴留5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志;马峰峻;马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注射用磷霉素钠/阿米卡星注射液致剥脱性皮炎1例

    患者女,46岁.因发热3d伴咽痛,于2006-06-24早7点在当地诊所静点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磷霉素钠6.0g+地塞米松15mg+病毒唑0.5g.静点过程中病人感觉脸部有些发麻.

    作者:国玉芝;谷继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垂体腺瘤中VEGF表达、血管生成与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血管生成的程度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垂体腺瘤(侵袭性25例、非侵袭性22例)病理标本和4例正常脑垂体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组化染色行微血管记数(MVC)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表达及MVC均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P<0.05),VEGF表达强度与MVC两者在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中呈正相关(r=0.7625, P<0.01).结论:腺瘤组织中的VEGF的异常表达和MVC能够准确地反映垂体腺瘤血管的生成程度与腺瘤侵袭密切相关,可为临床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及预后提供生物学上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军;郝凤杰;鲁艳梅;杨福义;廉晓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从口腔表现诊断艾滋病1例

    患者,女,34岁,口腔粘膜广泛白色损害2个月.于9月初发现舌背白色点状改变,伴轻微刺激痛、发热.10d后两颊、舌背、舌下、全腭、上下唇内侧呈白色凝乳状.腹泻、全身无力.当地静点先锋+葡萄糖无效.11月初经某医院口服维生素、中医拔罐、针灸等治疗未见好转.近日出现吞咽困难,11月4日前来就诊.既往史:身体状况良好,无外伤及手术史.1995年起先后在当地卖血10余次,总计2000ml,有宫颈糜烂史,本月月经未净.个人史:生于本省,近期未去过疫区.生育史:女儿10岁,男孩6岁.口腔检查:两颊粘膜、舌、软硬腭、悬雍垂、舌腭弓、咽腭弓、唇粘膜均有斑片、点状白色损害.舌背白色损害厚、稍黄、粗糙.斑片不易擦去.唾液分泌少,口干、口臭,11、12、21、22牙齿Ⅱ°松动.实验室检查:白色念珠菌感染.血象:贫血.HIV检测:初步血清学抗体阳性.确定HIV检查阳性.诊断:艾滋病.

    作者:张纯妍;赵刚;孙庆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废性髋关节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我院2000-01~2005-12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疗效满意,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国平;彭永岳;陈伟兵;朱秀龙;王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加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5例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3-01~2004-01收治的异位妊娠,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加用中药联合进行保守治疗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达71%,该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简单、方便、经济,易于在基层医院运用推广.

    作者:吕金霞;郭利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观察a-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处置方式分析

    选用在我院200103~200512接受aIFN治疗的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了解其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种类、程度、比率及处置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宇鹏;刘维嘉;陈红;张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Vitapex糊剂根管消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判定vitapex粘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Vitapex粘糊剂)及对照组(甲醛甲酚),两组分别采用Vitapex粘糊剂和甲醛甲酚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根尖周炎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Vitapex粘糊剂治疗根尖周病效果较好.

    作者:迟宏宇;付毅;陶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22例体会

    美尼尔氏病是五官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近年似有增多,且易复发,我科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2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进行监测,阐明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216例,正常对象200例,测定血清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 结果:Lp(a)、CRP和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华;蒋金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12例心向量图分析

    心向量图作为无创性检测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12例心向量图特征,以探讨心向量图在诊断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应用价值.

    作者:宁英奇;张浩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32例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拍摄曲面断层片,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2例中31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例延期愈合.X光片显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良好,方法可靠,操作简单,钛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

    作者:段峰;苗波;李善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拟通乳汤治疗乳汁不足的临床研究

    母乳喂养是有利婴儿健康生长的天然食品且方便经济,为提高母乳喂养率,确保广大婴儿健康生长,我们自2001~2005年间用自拟通乳汤治疗产后乳汁不足268例,效果颇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晔;李维民;熊蓉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心内科护理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循环系统病人护理在内科护理中所占比例大、难点多,一直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董晓红;朱劲松;于丽娟;姚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氨基胍(80mg/kg.d)治疗10周,各组分别测血糖、视网膜NO、iNOS、总NO.结果:治疗组iNO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而NO、总NO含量比模型组高.结论: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可抑制非酶蛋白质糖基化和iNOS活性等有关.

    作者:YANG Xiao-tian;杨笑天;孟德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心宝丸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75岁.因患有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45次/分左右而服用心宝丸治疗.在服用240mg心宝丸半小时,患者出现颜面部潮红、硬肿,特别是下颚硬肿尤为明显.查体:体温36.8℃,血压130/90mmHg,除面部硬肿外其他部位无变化.患者在服用心宝丸之前,因患高血压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从未发生类似症状,且未食用特殊食物,因此确定为心宝丸(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过敏反应,给予西替利嗪分散片(喜宁)10mg口服,次日好转,硬肿消失.

    作者:缪淑霞;缪明霞;苗洪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牙外伤后变色漂白45例(62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牙外伤后变色漂白的疗效,方法:应用30%过氧化氢溶液对62颗变色前牙进行髓腔内漂白.结果:通过6个月~10年的随访,患者满意率达93%以上.结论:此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符大勇;周磊;崔传江;孙德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制D-二聚体质控品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制作D-二聚体质控品,应用于临床检验.方法:用正常人血浆,使其在试管中产生D-二聚体,制成D-二聚体质控品;以X质控图法控制D-二聚体的检测质量.结果:将质控品置于<-20℃冷冻保存,在一年期间测定了10次;将质控品置于<4℃冷藏保存,每天测定1次,连续8d,其结果均与原定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制作的D-二聚体质控品稳定性符合质控品的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

    作者:周丽艳;曲灿华;黄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的器官外动脉

    十二指肠是在胚胎4周时、于前肠与中肠交接处、含有内胚层的间胚层组织中发生的,此处还发生了胆总管.

    作者:钟震亚;顾怀宇;田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