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套法摘除脱入阴道内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3例体会

刘兰枝

关键词:皮套法, 子宫肌瘤
摘要:粘膜下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易造成严重的贫血.我院采用皮套法结扎瘤蒂,治疗脱入阴道内3例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3例结果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62例分析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头颅CT扫描,精确定位,设计小骨窗,对62例脑出血病人微创手术治疗与64例常规直视下开颅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病人在术中血肿清除程度、术后状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充分清除脑内血肿,有出血少,止血彻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更为安全、精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应该提倡的方法.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血糖与临床症状的观察分析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增高与临床症状的观察.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检测血糖并分组,入院时及入院6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观察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结果:血糖升高组患者6d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于血糖正常组(P<0.05),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对早期临床症状改善不利,明显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陈丽;黄昕艳;桑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杜仲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对衰老小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杜仲与维拉帕米(Verapamil)联合应用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用半乳糖将2月龄小鼠制成衰老模型,然后分别灌服杜仲、维拉帕米及杜仲与维拉帕米合剂,30d后检测衰老小鼠肝组织中NOS、SOD活性并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杜仲与维拉帕米合用能够增加NOS、SOD活性,抑制肝组织细胞凋亡.结论:杜仲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栗坤;赵玉珍;路亚珍;王跃新;王淑香;谭宏;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镜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检查前进行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结果:2001~2003年行胃镜检查1140例病人均顺利,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让受检病人了解相关知识,密切配合,做好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损伤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常用的方法[1].术后如护理不当可引起植骨块脱落,碎裂等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病人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改良.虽然内固定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为有效的预防手术及护理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本文总结了自1990-02~2004-01我院263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马莉影;宋艳萍;陈利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冰冻蟾蜍血在茯苓合剂中抗脂质过氧化的探讨

    近年来,由于低温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研究了血液的深低温保存,-20℃,-40℃,-80℃发展到-196℃,保存期也由原来的42d延至10年,长者甚至达18年,而复温后的细胞仍保持其有效活性.在血液状保存中,目前公认并普遍采用的是4~6℃保存法.本实验拟就在低温条件下冻融蟾蜍血液发生一系列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茯苓合剂的保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宋伟萍;裴丽萍;高佳琦;秦世武;李世刚;王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体会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是治疗四环素牙、氟斑牙、楔状缺损等的理想材料.我科自1988年代用光导技术以来,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近4年来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与措施.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严格控制血糖与感染;合理分配饮食,每天用温盐水泡脚,清除足部坏死组织,局部用生理盐水加丁胺卡那加胰岛素湿敷.结果:9例糖尿病足痊愈例创面缩小,足部干燥,1例足趾坏死后缺如.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方便病人就医等特点.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原甲酸三乙酯的合成

    目的:以氢氧化钠和乙醇为起始反应物来制备乙醇钠,再与三氯甲烷反应合成原甲酸三乙酯.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合成反应条件.结果:使反应在温度,反应液的pH值,反应时间等方面得到了合理的控制.结论: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降低了乙醇钠合成的危险性.

    作者:苏瑾;刘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超临界萃取荞麦中芦丁的研究

    采用荞麦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的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样品含水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对萃取率影响,确定佳工艺条件,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陈效忠;武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T对眼内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对眼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的眼部炎性假瘤分析.结果:发现炎性假瘤及病变累及眼部程度,包括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眼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泪腺增大等.结论:CT对眼眶炎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宋有文;王忠红;李英洲;闫忠庆;杨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7-09~2003-09用放射性同位素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7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佳木斯市0~3岁儿童佝偻病患病情况调查

    东北地区为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地区,为做好0~3岁儿童佝偻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我们对市区0~3岁儿童佝偻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佳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内皮素、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测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间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学说很多,有神经内分泌学说、胎盘缺血学说、免疫学说等.胎盘是由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及间质组成的结构简单,功能复杂器官,它娩出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说明胎盘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内皮素(ET)是迄今已知强大的血管收缩物质,广泛分布在血管平滑肌、肾、心、子宫和胎盘等部位.据报道,正常妊娠胎盘滋养细胞膜中ET含量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减少.一氧化氮(NO)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小分子,可直接导致血管扩张,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一氧化氮合酶(NOS)是NO合成的限速酶,其存在于多种组织与细胞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疾病,而NO及ET均会导致血压的变化,因而胎盘组织NO、NOS及ET的含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关系的研究,有很重要临床的意义.

    作者:汪丹妮;胡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疏松结缔组织撕片染色法改良

    目的:改良疏松结组织撕片制作方法.方法:大鼠腹腔注射苔盼蓝两次,麻醉状态取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用醛复红一亮绿-橘黄G复合染色.结果: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疏松结缔组织撕片,在镜下能清楚区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结论:此种染色方法经反复操作证明具有特异性强,对比清晰,结果稳定等特点,适于大批教学标本的制作.

    作者:刘月霞;王景霞;付纯芳;李尧;张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控制血糖疗效比较探讨

    目的:比较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控制疗效.方法:将Ⅰ型糖尿病和血糖难控制的Ⅱ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6 mmol/L)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照组)采用 4次胰岛素注射即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B组采用5次胰岛素注射即早晨、睡前各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法,血糖达标后观察两组所用时间、速效胰岛素在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B组所用时间少于A组,速效胰岛素的比例小于A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结论:5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邢立志;江润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8例抢救体会

    我科从1992~2001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08例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珏;孟庆国;马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100例临床分析

    自2003-05~2004-05我们采用安络化纤丸(6g×3/d)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10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凤芹;彭佳明;彭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和方法:观察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休克前后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结果:阴脱汤能明显降低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ET、TNF、NO水平及NOS活力的升高(P<0.05).结论:阴脱汤(YTT)可通过调节ET、TNF、NO水平及NOS活力等作用治疗失血性休克.

    作者:赵丽红;赵锦程;李怀荆;李永毅;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择GCS5~8分患者40例前3天剂量0.3mg/kg·d,后7天应用4.8mg/d,随机以40例同等伤情未应用纳洛酮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早期患者生命指征、颅内压、头CT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纳洛酮治疗组生命指征恢复平稳较快,心律异常(32.5%)、呼吸异常(27.5%)、血压异常(22.5%)、觉醒时间及重度脑水肿者(22.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伤后3月恢复良好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现由于用药造成的副反应.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并且具有相当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王曦;季方茹;荆洪英;孟薇;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