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季方茹;荆洪英;孟薇;杨军
目的:研究CT检查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资料完整、临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病人76例的CT表现、癫痫原因.结果:CT表现正常者31例,异常者45例,其中颅内感染性病变25例,脑肿瘤8例,脑积水4例,先天性疾病4例,脑缺血3例,脑萎缩1例.结论:脑囊虫是本地区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其次是脑肿瘤.
作者:魏丽;周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生豆角含有一种毒蛋白叫凝集素,还有的豆角含有皂甙(主要是三萜皂甙)可强烈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出血性炎症并消化吸收后产生中毒症状.这两种毒素在高温中可被分解破坏,如果食用半生不熟的豆角则会引起中毒.豆角中毒潜伏期短在30min出现不适反应,长者可达4h左右.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有时呈痉挛性绞痛,腹泻呈稀便或稀水便,肠鸣音亢进,也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可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而发生虚脱或休克,威胁病人生命.2002年我院收治了一批因食用未熟豆角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现将救治措施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淑华;闫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ACAI)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大脑中动脉供血梗死、脊髓病变及老年痴呆等,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鉴别.现将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第一次发病的大脑前动脉区梗死1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研究循证医学与文献检索的关系,寻找为循证医学提供临床证据的方法和途径;搜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源从中发现循证医学信息源的分布规律和检索技术;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作者:胡锦成;姜尧佳;赵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69年创立酶标记抗体技术以来,短短30年间,PAP、APAAP、ABC、SP和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方法不断问世,使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沿着灵敏、快速、清晰的方向发展[1].选择适应自已研究室特点、省时省力、简单易行、敏感快速、背景干净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是病理技术人员的共同目标.通过染色对比我们发现,PicTureTm通用试剂二步法操作更简便,速度更快,阳性显色高于SABC法和SP法(P<0.01),并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晓波;姚海涛;卢凤美;孟庆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头颈癌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头颈癌患者血浆L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SOD活性则有意义的下降(P<0.05),有颈淋巴转移者血浆LPO含量比无转移者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患者术后LPO含量与SOD活性较术前有一个先显著升高后再下降的过程(P<0.01).结论:头颈部肿瘤的发病及转移与自由基和SOD活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春江;孙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是治疗四环素牙、氟斑牙、楔状缺损等的理想材料.我科自1988年代用光导技术以来,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近4年来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新生儿低镁血症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治.方法:对2002-01~2004-05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低镁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窒息及肺炎是新生儿低镁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巡视和观察,对早产、窒息及肺炎等高危儿进行血清离子监测是早期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亚杰;王卫东;方淑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杜仲与维拉帕米(Verapamil)联合应用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用半乳糖将2月龄小鼠制成衰老模型,然后分别灌服杜仲、维拉帕米及杜仲与维拉帕米合剂,30d后检测衰老小鼠肝组织中NOS、SOD活性并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杜仲与维拉帕米合用能够增加NOS、SOD活性,抑制肝组织细胞凋亡.结论:杜仲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栗坤;赵玉珍;路亚珍;王跃新;王淑香;谭宏;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阴茎部分切除是治疗阴茎癌的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适用于早期阴茎癌局限于阴茎头或是冠状沟者,我院从1995-01~2003-01共收治阴茎癌病人120例,行部分切除80例,现就其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伍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婴幼儿定期体格及智能随访工作,并施行早期干预.方法:体格发育采用国际通用的WHO推荐的NCHS标准.智能发育按照鲍秀兰编写的<挖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中的0~3岁教学大纲进行测试及训练.结果:定期进行体格智能随访的婴幼儿4个月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均高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定期体格智能随访能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
作者:张爱君;陈晓梅;霍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改善鼻孔大、鼻部宽、鼻翼肥大,提出矫正鼻翼肥大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鼻孔、鼻翼、鼻部不同部位的肥大,分别采取鼻部纵向缩小及横向缩小鼻翼、缩小鼻孔周长的术式来达到修复的目的.结果:20例患者3个月~2年的时间,经过鼻翼缩小手术,鼻部外观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鼻部纵向、横向鼻翼修复,不但矫正了鼻翼肥大、缩短鼻翼长度,同时使鼻孔不再宽大,此手术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作者:杜晓岩;宋任游;李佳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头颅CT扫描,精确定位,设计小骨窗,对62例脑出血病人微创手术治疗与64例常规直视下开颅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病人在术中血肿清除程度、术后状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充分清除脑内血肿,有出血少,止血彻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更为安全、精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应该提倡的方法.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本组病例术前给予病人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进行必要的食管冲洗及口腔护理,术后采取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相结合,并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等措施预防吻合口瘘.结果:通过上述预防性的护理措施,392例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6例,发生率仅为4.2%,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结论:通过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有效地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马宝红;宋文玲;罗艳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增高与临床症状的观察.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检测血糖并分组,入院时及入院6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观察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结果:血糖升高组患者6d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于血糖正常组(P<0.05),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对早期临床症状改善不利,明显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陈丽;黄昕艳;桑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医院越来越多.键盘、鼠标被医护人员手指频繁接触.不少医护人员没有做到先洗手后操作,所以细菌污染严重.现将我院键盘、鼠标消毒前后细菌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高为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对眼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的眼部炎性假瘤分析.结果:发现炎性假瘤及病变累及眼部程度,包括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眼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泪腺增大等.结论:CT对眼眶炎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宋有文;王忠红;李英洲;闫忠庆;杨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32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应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并安全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秋波;韩秀红;陈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且心电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改善生活方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40mg/d)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血脂测定,对两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血TC、LDL-C显著降低(P<0.05),心电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能显著减轻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作者:范彦夫;谭秋波;齐建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39岁,农民.因间断高热,腹痛2个月主诉入院.该患2个月前有在个体诊所多次修牙史,之后间断发烧,体温高达40℃,但用抗菌素及激素后病情可缓解.每遇停药后症状则反复,在当地用过多种抗生素及激素反复治疗,于2004-03-18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41℃,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晰,呼吸急促,两肺无干湿罗音,心率110次/分,节律整,无杂音,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肿大,脾可触及,双下肢水肿,无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2×109/L,中性粒细胞占79.6%.骨髓穿刺为感染性骨髓象.血培养1周后,回报为侵蚀艾肯菌生长.血淀粉酶720u/L,尿淀粉酶153u/L,尿胰淀粉酶604u/L.腹部CT显示为胰腺增粗,腹部彩超示胰腺回声增强,腹腔内少量液体.故确诊为:败血症伴重症胰腺炎、腹膜炎.用加贝酯300mg、6d,200mg、6d,100mg、6d,加生理盐水内静点,抑肽酶112万U次/日,法莫替丁100mg2次/d静点,替硝唑100ml 2次/d静点,环丙沙星100ml 2次/d,苄青霉素5.0g1次/日静点,(药敏试验为敏感药物).18d后,病人尿淀粉酶660u/L,尿胰淀粉酶260u/L,体温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培养阴性,因条件所限,病人要求出院,出院后在当地继续用西米替丁,抑肽酶能量合剂治疗.于2004-04-20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作者:王影;王凤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