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控制血糖疗效比较探讨

邢立志;江润霞

关键词:胰岛素, 强化治疗, 控制血糖, 糖尿病
摘要:目的:比较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控制疗效.方法:将Ⅰ型糖尿病和血糖难控制的Ⅱ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6 mmol/L)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照组)采用 4次胰岛素注射即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B组采用5次胰岛素注射即早晨、睡前各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法,血糖达标后观察两组所用时间、速效胰岛素在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B组所用时间少于A组,速效胰岛素的比例小于A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结论:5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7-09~2003-09用放射性同位素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7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生儿低镁血症44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新生儿低镁血症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治.方法:对2002-01~2004-05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低镁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窒息及肺炎是新生儿低镁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巡视和观察,对早产、窒息及肺炎等高危儿进行血清离子监测是早期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亚杰;王卫东;方淑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系统分析我科近7年来收治的15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根据GOS评定:愈合良好6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尽早复查CT、清除血肿、减压,解除颅内高压是改善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预后的关键.

    作者:宋健民;付廷武;齐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阴茎部分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阴茎部分切除是治疗阴茎癌的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适用于早期阴茎癌局限于阴茎头或是冠状沟者,我院从1995-01~2003-01共收治阴茎癌病人120例,行部分切除80例,现就其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伍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镜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检查前进行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结果:2001~2003年行胃镜检查1140例病人均顺利,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让受检病人了解相关知识,密切配合,做好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病毒唑体外抗副流感病毒(Ⅲ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病毒唑体外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病毒唑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783.86μg/ml;抗副流感病毒(Ⅲ型)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1.53μg/ml,治疗指数(TI)为154.71;病毒唑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P<0.01);在感染病毒后0~24h,每隔2小时加一次药,病毒唑的50、25、12.5、6.25μg/ml 组对副流感病毒(Ⅲ型)均有抑制作用(P<0.01);病毒唑对副流感病毒(Ⅲ型)有预防和中和作用(P<0.01).结论:病毒唑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

    作者:邱海岩;李洪源;韩志刚;张凤梅;王秀琴;刘鑫岩;李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与措施.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严格控制血糖与感染;合理分配饮食,每天用温盐水泡脚,清除足部坏死组织,局部用生理盐水加丁胺卡那加胰岛素湿敷.结果:9例糖尿病足痊愈例创面缩小,足部干燥,1例足趾坏死后缺如.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方便病人就医等特点.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且心电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改善生活方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40mg/d)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血脂测定,对两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血TC、LDL-C显著降低(P<0.05),心电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能显著减轻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作者:范彦夫;谭秋波;齐建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对32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应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并安全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秋波;韩秀红;陈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T对上颌窦疾病的诊断

    上颌窦在临床上有其重要意义,较其它鼻窦易发生感染,肿瘤或外伤时,由于其位置特殊,领近组织器官易侵入上颌窦.

    作者:李英洲;宋有文;杜凤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II)控制血糖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2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和平均胰岛素用量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能达标,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P<0.01),血糖达标时间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小(P<0.05).结论: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更安全、平稳、迅速.

    作者:张兰举;刘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8例抢救体会

    我科从1992~2001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08例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珏;孟庆国;马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速度大大加快,这一切都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高校教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很强的业务能力,优秀的思想素质,丰富的文化修养,才能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

    作者:吴淑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整体护理

    目的:本文通过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探讨整体护理在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年间114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实施护理,其中常规护理72例,整体护理42例.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整体护理康复患者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献梅;马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鼻翼肥大的畸形整复术

    目的:为了改善鼻孔大、鼻部宽、鼻翼肥大,提出矫正鼻翼肥大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鼻孔、鼻翼、鼻部不同部位的肥大,分别采取鼻部纵向缩小及横向缩小鼻翼、缩小鼻孔周长的术式来达到修复的目的.结果:20例患者3个月~2年的时间,经过鼻翼缩小手术,鼻部外观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鼻部纵向、横向鼻翼修复,不但矫正了鼻翼肥大、缩短鼻翼长度,同时使鼻孔不再宽大,此手术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作者:杜晓岩;宋任游;李佳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外伤性脾破裂124例临床分析

    统计我院1989~1998年期间共收治的124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现对其诊断及治疗问题列入分析.

    作者:张福;博占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皮套法摘除脱入阴道内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3例体会

    粘膜下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易造成严重的贫血.我院采用皮套法结扎瘤蒂,治疗脱入阴道内3例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3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T对眼内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对眼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的眼部炎性假瘤分析.结果:发现炎性假瘤及病变累及眼部程度,包括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眼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泪腺增大等.结论:CT对眼眶炎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宋有文;王忠红;李英洲;闫忠庆;杨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眼针疗法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均以眼针疗法为主,配合体针疗法、配镜矫正.结果:治疗前后视力,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该方法是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国芹;田树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九华膏治疗1例骶尾部巨大褥疮病人的护理体会

    褥疮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患者.临床通常采取敷料换药法治疗,但往往病人神志不清,烦躁,大小便失禁,治疗护理上十分困难.我们中医院多年来采用自制中药膏剂九华膏治疗护理临床褥疮病人,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1例骶尾部巨大褥疮病人的治疗方法、护理过程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李金梅;周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