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晏清;邹春颖;杨晓玉
目的:本实验观察冠心病(CAD)病人使用左归饮加减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及红细胞变形性(ED).方法:检测39例CAD病人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及ED.结果:冠心病病人血浆ET水平升高(P<0.01)、NO水平降低(P<0.01),红细胞滤过指数(IF)升高(P<0.01).治疗后血浆ET水平下降(P<0.01) ,NO水平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IF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左归饮可改善CAD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CAD病人血浆ET和NO水平,提高红细胞变形性 ,对CAD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德伟;李凤兰;沈霞;李艳萍;田春时;赵锦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在细胞生物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优化教学,扩大知识教学容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态度和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创造型人材.
作者:张金波;罗佳滨;朱金玲;吕冬霞;张玉萍;王秀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近年来烧伤创面感染耐药菌的增加,说明药敏实验在烧伤感染治疗中的重要性,探讨创伤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取烧伤患者创面脓汁标本,分离培养优势菌做药敏实验,测定优势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评估抗生素的抗感染作用.结果: 52例烧伤创面感染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占总检出率的48.08%,次之为绿脓杆菌,占总检出率的21.15%.药敏试验结果为头孢类药物较敏感,而青霉素类药物已出现高度耐药,敏感率仅为7.69%.结论: 近年来G+球菌已成为许多烧伤创面感染细菌构成比的优势菌群,头孢类药物对G+球菌的抗感染作用较好,可作为临床抗G+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也出现耐药性,应引起临床上重视.
作者:李慧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已成为临床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检测评价分析乙肝检测结果少见模式.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对2043份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在正常模式中发现临床中出现的少见模式. 结论:HBV变异性较强,动态观察检验结果是必要的.
作者:张吉生;斗章;张静凯;张晓丽;刘子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细胞中VEGF及P53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及P5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结果:VEGF及P5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分别为69.39%和55.10%)较对照组细胞(分别为17.50%及22.50%)明显增高(P>0.01),且VEGF及P53表达均为阳性时,完全缓解率(CR)明显减低(12.5%);二者均为阴性时,CR率可达100%.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VEGF及P53高表达,二者结合起来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惠萍;张纯;张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3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所有实验对象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脂联素、胰岛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血糖显著升高(P<0.01).在代谢综合征组中,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张兰英;张海英;牟春平;李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心合剂对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及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 Langendorf法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恒温恒压冠脉灌流,测定给药前、后冠脉流量及心肌收缩幅度、心率等变化,观察比较药物对冠脉血管的扩张作用及对心肌收缩幅度,心率的影响,以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直接观测用药前后微循环的改变情况.结果:健心合剂能显著地增加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及心肌收缩幅度,减慢心率.使小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的口径增大,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加.结论:健心合剂能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使心肌收缩幅度增加,改善微循环.
作者:张明远;赵玉珍;刘蕾;付正宗;王丽敏;杨丽;王淑香;谭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例12h以内手术者睾丸均存活,4例12~24h手术者,3例睾丸存活,8例超过24h手术者仅2例睾丸存活.结论:彩超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及早手术是避免睾丸坏死的关键.
作者:张永;赵阶友;常松;贺克玲;王广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脂质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1].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近年来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已经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主要冠脉事件,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和发病率[2];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机制改善冠心病的预后,这些机制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细胞增殖、降低血栓形成的倾向、降低损伤部位炎症反应等[1].我们设计本研究旨在观察短期服用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守文;全清清;宋开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对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临床评价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末端潜伏期测定.结果:hNGF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及发凉等临床症状;正中、尺、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也有明显的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晏清;邹春颖;杨晓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C18柱上以V(甲醇):V(水)-25:75的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25℃,同时分离测定市售感冒液中扑尔敏、扑热息痛的含量,扑尔敏、扑热息痛的检出限为1.26mg/L、0.02mg/L,线性范围分别为0.1mg/L~0.3 mg/L、10 mg/L ~30 mg/L.方法用于市售感冒药样品的分析,平均回收率扑尔敏为98.3%(RSD=1.58% n=5),扑热息痛为98.9%(RSD=1.92% n=5),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结果较为满意.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自2003-09~2005-09应用丹奥治疗急性脑梗塞45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春凤;黄昕艳;李艳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上常将肾病综合征(NS)中激素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的病例称为难治性NS,对此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1998年霉酚酸酯(MMF)被用于难治性NS的治疗并取得良效[1],我们于2001年开始试用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NS 21例,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锦忠;彭玉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当前,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一张胶片,一盏灯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延用了几十年.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在影像教学和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这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满足不了授课教师所应表述、讲解的授课内容;同时,也极大地限制、甚至妨碍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严重影响了医学影像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振玉;张雪松;杨絮;李萍;孟繁荣;张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一种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其口服吸收,抗菌,在组织液中的浓度超过血药浓度,不良反应低等特点广泛用于临床.本文用国产氧氟沙星与诺氟沙星对泌尿系统感染32例进行对照治疗.
作者:王宏志;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国产泮托拉唑和进口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给国产泮托拉唑40mg,早晚各1次,疗程8周;对照组40例给进口奥美拉唑20mg,早晚各1次,疗程8周.疗程结束后内镜复查.结果: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疗效分别为:治愈91.3%和87.5%,显效4.35%和7.5%,有效4.35%和5%(P>0.05);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别为:无效2.17%和2.5%,有效4.35%和2.5%,显效2.17%和5%,治愈率91.3%和90%(P>0.05).结论:国产泮托拉唑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和镜下表现,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韩桂华;王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粘连性肠梗阻为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腹部手术之后、腹部闭合,急、慢性腹膜炎(包括结核性腹膜炎)之后.对患者健康影响极大,如何防治此病一直是医务人员所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多年经筛选有效中药,改革剂型将中药煎剂制成冲剂应用临床,在治疗和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取得良效.
作者:王禹;邓范艳;孟庆云;李绪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大力提倡双语教学不仅是为了适应高校全面素质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形势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培养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程中医学新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双语教学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开展双语教学更高层次的意义还有促进和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全英教学奠定基础的重要长远效益.
作者:田国忠;王东兰;李梅秀;郑庆年;陈乃锋;韩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对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挥发油含量测定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艾叶挥发油在包合物中含量20.13%~20.18%,平均含量为20.16%,加样回收率为97.72%,RSD为1.03%,含水量14%.结论:挥发油含量测定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参考标准.
作者:沈德凤;张启兴;李进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确定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结果: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的处方为银杏叶提取物--硬脂酸--吐温-80为25:3:2,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100±2)℃,冷凝柱长60cm,滴速2滴/分,冷凝液顶端温度80~85℃,底端温度0~5℃,滴距6cm.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处方合理,滴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
作者:焦淑清;于莲;佟波;张晓冲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