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污水治理措施的选择

王力;董蕙

关键词:医院污水, 治理措施, 选择
摘要:目的:使人们正确认识医院污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方法:物理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结果:采用消毒法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结论:如果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与施工合理,不但微生物指标能达标,而且有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含量也能够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高血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增高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检测血糖并分组,入院时及入院6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观察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结果:血糖升高组患者6d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于血糖正常组(P<0.05),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对早期临床症状改善有不利影响,明显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姜景霞;杨秀清;郭红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推按运径排石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碎石中心从1990-07~2004-02采用两台HD-88VA、HD-89IAV型推按运径排石仪,收治3234例尿石症病人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昝小华;孙靓;马秀清;李玉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双盲对照实验.经门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39~63岁,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A组给予缬沙坦80mg,1日1次口服,B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1日1次口服,2周后根据血压调整药量,A组降压效果不明显者缬沙坦增至160mg,1日1次口服,B组降压效果不明显者贝那普利增至20mg,1日1次口服,总疗程4周.结果:缬沙坦治疗4周总有效率75%,贝那普利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明显,每日服药1次,作用持久、稳定,不良反应很少.

    作者:闫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测定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MMP-2测定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病情监测和转移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6例健康妇女(对照组)、24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及48例卵巢恶性肿瘤(恶性组)进行血清MMP-2含量分析.结果:恶性组术前血清MMP-2含量为(452.21±59.45)ng/ml、显著高于良性组的(197.78±45.27)ng/ml 及对照组的(89.34±33.83)ng/ml(P<0.05).恶性组术前血清含量(452.21±59.45)ng/ml与癌组织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血清MMP-2含量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异常升高,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有价值的诊断、病情监测以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苏亚娟;高玲娟;王淑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彩超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20例体会

    利用彩超诊断和彩超监视下遥控自动双对比造影灌肠器水压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20例,确诊率达100%,灌肠复位率达95%,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金明哲;黄世杰;李明振;陆洪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38例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起病急、年龄大、并发症多为特点,严重急性出血、单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探讨脑出血的治疗应强调个体的原则,本文就我院近10年收治病人,选择有代表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两项专利技术在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中应用

    目的:探讨牵宫钳[1],固定扰合器[2]两项专利技术在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进腹后用牵宫钳钳夹子宫峡部牵出宫体至切口下,显露一侧输卵管.②将输卵管梗阻部位置于固定拢合器两夹钳中,切除梗阻瘢痕,在15倍镜下,用7-0/8-0无损伤线,进行端端吻合.结果:输卵管显微复通324例,2年内宫内孕288例(88.9%),宫外孕2例(0.55%)结论:牵宫钳、固定拢合器两项专利技术,在输卵管显微复通术中应用,完全可取代并优于传统法显露、固定输卵管吻合口,显微吻合快,成功率高.

    作者:郭榕;缪成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病理生理学教学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复杂的技能,是指个人对某一现象和事物之长短利弊的评断,它要求人们对所判断的现象和事物有其独立的、综合的、有建设意义的见解.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巫术到医术,再从医术到医学,意味着人类由依赖神灵到依赖自我经验,进而到依赖科学.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使人群的疾病谱、人口结构、心理状况、健康概念,以及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结果使医学长期相对稳定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根据新的模式理解:医学是以认识、预防、治疗人的身心疾病为手段,以恢复、保持和增强人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作者:马小茹;王淑秋;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巴曲酶素治疗中耳积液38例临床体会

    本文报道巴曲酶素(DF-521)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中耳积液38例(52耳).并设a-糜蛋白酶治疗组对比,中耳积液实验中见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与50.46%,治愈率分别为40.00%与20.56%.经χ2检验P<0.01,差异显著.表明巴曲酶素治疗中耳积液效果较理想并且安全.

    作者:曲桂霞;万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黄复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大黄复方对SAP继发感染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严格按标准选入的SAP病人,应用中药大黄复方及微生态制剂后,分别在临床表现,生化及血清内毒素, 肠道局部免疫等方面与常规治疗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1周及2周后大黄复方组的生化指标及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结论:初步表明,早期应用大黄复方能使SAP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减轻或消除SAP病人继发感染的临床表现,缩短感染持续时间.

    作者:卓越;田桦;郭丽曼;孙钰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生儿肠原性紫绀症3例

    病例1.男,26d.因恶心1.5d、烦躁、面色、口唇、肢端青紫4h于2003-7-13 入院.患儿生后母乳喂养,第6天出现两眼分泌物增多,家长自制青菜汁,每日1次,冲水饮服.患儿入院前1.5d频繁恶心,4h前出现烦躁,面色、口唇、甲床青紫,且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发青,入院诊断:肠原性紫绀症.

    作者:赫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心脏介入诊疗病人心理问题的探讨

    随着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人所接受,但是作为新的诊疗手段,有关医学康复知识还未能在广大患者及健康人群中普及,使一部分人对此产生疑虑、恐惧心理[2].而心脏病又是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状况与术后疗效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心脏介入诊疗病人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前研究且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我院2001~2003年接受心脏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董燕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CHRO Mage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HRO Mage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鉴定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组和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法协助指导治疗组进行疗效和复查带菌复发率的观察.结果: 9d前显效率常规治疗组87.62%,菌种指导组97.20%,下次月经前复查带菌复发率常规治疗组17.14%,菌种指导组5.61%.结论: CHROM鉴定法可主要用于非典型豆渣样白带患者,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治疗,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带菌复发的目的.

    作者:于立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浆内皮素-1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其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组(A组)、缓解组(B组)、健康对照组(C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结果:A、B、C组ET-1分别为(72.3±7.6)ng/L、(38.7±8.3)ng/L、(35.4±8.9)ng/L.A组与B、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T-1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促进气道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士军;刘玉春;王桂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剂量蝮蛇抗栓酶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脑血栓46例疗效观察

    蝮蛇抗栓酶用于治疗急性脑血栓已有多年历史,该制剂的应用已获比较可靠的疗效,大大减轻了该疾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的致死致残率.为了探讨该制剂的进一步疗效,我们于2002-10~2003-12采用大剂量蝮蛇抗栓酶-3号颈动脉注射溶栓治疗急性期(发病在7d内)脑血栓46例,获较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接触沥青类型工人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文献记载[1]油毡工人肺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为进一步证实接触沥青与肺癌的关系,现将初步的回顾与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简述如下.

    作者:徐敏杰;索少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2,4-二氟苯甲酸的制备工艺

    目的:以2,4-二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合成2,4-二氟苯甲酸;方法:应用均匀设计于标题化合物的工艺研究中;结果:反应总收率可达58.6%;结论:应用均匀设计优化反应条件,使收率显著提高.

    作者:周淑晶;李淑贤;栾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安全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高度危险废弃物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使用输液针头隔离保护器及推行简易方便注射针头收集盒,严格执行消毒、毁形、回收管理制度.结果:有效防止了医务人员医疗职业针刺伤的发生率及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结论:保证一次性医疗物品的安全使用,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发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姚红;王绍梅;王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乳腺大细胞未分化癌1例

    1 一般资料患者, 女,52岁,因发现左乳腺无痛性包块1月入院.患者1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包块增长迅速,体检:左乳腺外上限触及一约3cm×3cm×2cm包块.质硬,边界尚可,同侧腋下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其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左乳癌.行左乳癌根治术.

    作者:李坤欣;孙庆治;王彩霞;王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初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意义

    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临床工作中其科学性在于护士能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的研究依据,结合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定实施护理计划.循证护理的开展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护理模式.但就目前而言其意义在于: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我院2000~2003年开始前瞻性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献梅;马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