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哲;李明振;黄世杰;王毅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① Wistar 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氮硝基左旋精氨酸(NNLA)组,后两组各分为(4h、6h、12h、1d、3d、7d)6个时间点.②测定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NOS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4h开始升高,3d iNOS、NO达峰值.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3d凋亡细胞达峰值,与iNOS峰值对应,7d时仍存在较多凋亡细胞.③NNLA干预后NO含量、iNOS活性及凋亡细胞数量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显著. 结论: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NO、iNOS可以促进其凋亡,NOS抑制剂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刘欣;黄作义;王复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其死亡率、致残率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是内科保守治疗的重要任务.我们于2001-01~2003-06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39例急性期脑出血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群;高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与药物治疗和手术相比,具有疗程短、创伤性小、手法简便、副作用小等优势,被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00-03~2003-03 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106例患者,获得理想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董燕斐;王慧;赵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紫杉醇和环磷酰胺致肝损伤程度的区别并探讨其肝损伤作用的机理.方法: 将30只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紫杉醇4mg/kg.d和环磷酰胺30 mg/kg*d,连续5d,停药后7d观察抑瘤率、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中氧化及抗氧指标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紫杉醇组和环磷酰胺组抑瘤率分别为71.2%和69.6%,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变化,而紫杉醇的肝组织氧化指标MDA升高、抗氧化指标GSH、SOD降低明显轻于环磷酰胺组;紫杉醇组病理学检查表现为脂肪变性,环磷酰胺组出现肝细胞点状化及小灶性坏死,坏死区及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紫杉醇组在抑瘤率略高于环磷酰胺组的情况下,其所致肝细胞损伤程度较环磷酰胺轻微,其肝损伤机制与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潘模英;倪秀雄;姚琦;郑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健康教育贯穿到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是直接影响整体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健康教育在中老年神经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1999-08~2003-12,我院对入院的中老年神经症患者护理上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国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研究甘乌散与奥美拉唑合用对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拘束水浸法制造大鼠胃溃疡模型,测定胃酸、胃蛋白酶、溃疡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甘乌散与奥美拉唑合用使大鼠溃疡的程度降低.结论:甘乌散与奥美拉唑合用可增强抗大鼠胃溃疡作用,抗溃疡作用明显优于各药单用.
作者:张明远;刘蕾;朱秋双;辛国荣;傅正宗;杨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更准确可靠的含量检测方法,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 方法:以0.1%的枸橼酸:乙腈:四氢呋喃(85:9:6)为流动相,在254nm波长处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在347nm波长处的分光光度法. 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相差甚远. 结论:从实验数据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周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小儿中毒多为误服,由于其生理、解剖特点,患儿不配合,胃管插入不顺利,胃管堵塞等,对小儿洗胃常常感到棘手.特别是误服毒物后大多数不能准确说出药名、剂量,多在出现明显症状后才被发现.本文就2001~2003年我院急诊科就诊小儿口服中毒者39例.对洗胃中所遇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李凤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封管肝素的合理剂量、次数.方法: 将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3组,不同剂量肝素盐水封管(8次/例)对比观察.结果: 一次性大剂量肝素盐水封管组与多次小剂量肝素盐水封管组及一次性小剂量肝素盐水封管组的院内感染差异显著.结论: 一次性大剂量肝素盐水用于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封管有低感率.
作者:王兆霞;周忠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芪组织经1.0kV/cm强度的高压静电处理后对组织生长,蛋白质和糖的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Folin酚法、蒽酮法.结果:实验表明,高压静电对黄芪组织生长、蛋白质和糖含量均有影响.结论:高压静电促进黄芪组织细胞生长,并且可以提高蛋白质和糖的含量.
作者:刘英明;张凤梅;杜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我们于1996-01~2003-01 收治了1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他们均为体质弱、不能放、化疗而失去手术机会,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加上营养免疫疗法的综合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丽曼;郭公新;韩晶莉;于文丽;袁晓辉;卓越;武荣国;朱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急性出血性肠炎的诊治经验,评价个体化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年来15例急性出血性肠炎病人,按其临床表现进行分型,针对不同病情采取手术和非手术的个体化治疗.结果: 14例治愈,1例死亡.手术9例,其中5例行病变肠段切除,1例一期肠吻合,4例肠造口,另4例未做特殊处理.非手术治疗6例,1例死亡,5例康复.结论: 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效果良好.有肠管坏死倾向者,果断手术.反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综合治疗,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作者:焦成斌;金锡尊;孙凌宇;王树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胎鼠脑组织形态学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脂多糖复制孕鼠感染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等方法观察胎鼠脑组织.结果:(1)脂多糖可引起胎盘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2)试验组胎鼠脑组织出现核仁不清的欠分化神经元,并有局灶性出血,髓鞘碱性蛋白染色较对照组弱.结论:脂多糖是制备胎鼠脑损伤的一种有效形式.(2)感染可引起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是白质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鲁向锋;邱洪斌;汪志国;王斌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通过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仪,探测椎、基底动脉(VBA)血流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脉动指数(PI)来观察20~40岁中青年人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颈椎病的关系.结果显示,中青年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的原因大多为颈椎病引起,提示颈椎病是引起中青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可作为中青年人诊断颈椎病的一项重要辅助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旭光;吕康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多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发病急、重,部分表现不典型.我科自1996-01~1999-10 共收治确诊的老年和老年前期AMI患者73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于培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由于骨肉瘤截肢患者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比其他患者复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更需加强心理护理.根据临床资料及临床体会,现对骨肉瘤截肢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护理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娄长丽;孙庆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39岁,因右上侧切牙冷热刺激痛1个月,颊侧有粟粒大小脓肿,与2003-01 在乡下口腔科根管治疗,颊侧肿消失不痛,根充.治疗后1个月颊侧又出现脓肿,口腔有药味,口服利君沙不见好转,2003-03-20来我科治疗.
作者:唐文春;唐文辉;张秀丽;赵军;邢轶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采用计算机辅助褶合曲线分析法,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其单组分定量分析功能系统,不除辅料直接测定以蒸馏水为主要溶剂测定美沙拉嗪片的含量,平均回收率接近100.00%(n=4);RSD为0.07%,重线性好,结果满意.
作者:丁立新;马东升;杨铭;高金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腹外伤临床多见,多因出血急骤、迅猛而导致.抢救外伤性休克、维护重要器官的功能是外科救治的重要环节,本院1999-12~2003-06共收治该类患者41例,现将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建中;张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临床和基础医学的内容,高压氧(HBO)治疗疾病,并不是一个新方法,对缺血感染,伤口不愈合等有良好的作用.多种生长因子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是这些因子中的一种,其对促进创伤愈合有显著效果.尤以FGF家族九大成员的一种(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HBO对bFGF促进创伤愈合的影响做一论述.
作者:刘智;张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