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君
目的:评价<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教改班级学生对教学改革选用的教材、讨论课教学方式评价较高,控制遗传病的流行及提高人类健康素质的观念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与非教改班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生对于<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改革基本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玉萍;朱金玲;罗佳滨;张丽岩;张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安痛定注射液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P-矩阵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采用P-矩阵法结合吸光度减技术测定巴比妥.结果: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 ,100.1% 和100.4%,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6% ,1.3% 和1.1%(n=6).与地方标准方法比较,两者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法可用于安痛定注射液中三组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琳珏;汪宏远;周天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紫杉醇和环磷酰胺致肝损伤程度的区别并探讨其肝损伤作用的机理.方法: 将30只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紫杉醇4mg/kg.d和环磷酰胺30 mg/kg*d,连续5d,停药后7d观察抑瘤率、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中氧化及抗氧指标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紫杉醇组和环磷酰胺组抑瘤率分别为71.2%和69.6%,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变化,而紫杉醇的肝组织氧化指标MDA升高、抗氧化指标GSH、SOD降低明显轻于环磷酰胺组;紫杉醇组病理学检查表现为脂肪变性,环磷酰胺组出现肝细胞点状化及小灶性坏死,坏死区及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紫杉醇组在抑瘤率略高于环磷酰胺组的情况下,其所致肝细胞损伤程度较环磷酰胺轻微,其肝损伤机制与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潘模英;倪秀雄;姚琦;郑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病患者ANA、抗ds-DNA抗体及ENA多肽抗体测定结果的分析,找出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指标.方法:对71例已确诊为自身免疫疾病病人和50例正常体检女性的血清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进行ANA、抗ds-DNA和ENA多肽抗体谱测定.结果: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存在有自身抗体,ANA即为--非特异性指标,抗ds-DNA、抗Sm为诊断SLE的特异性指标,抗R0抗体和抗La抗体有助于器材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结论:联合使用上述三种抗体的检测,可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孙晓鹏;邹晓军;李海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急性出血性肠炎的诊治经验,评价个体化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年来15例急性出血性肠炎病人,按其临床表现进行分型,针对不同病情采取手术和非手术的个体化治疗.结果: 14例治愈,1例死亡.手术9例,其中5例行病变肠段切除,1例一期肠吻合,4例肠造口,另4例未做特殊处理.非手术治疗6例,1例死亡,5例康复.结论: 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效果良好.有肠管坏死倾向者,果断手术.反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综合治疗,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作者:焦成斌;金锡尊;孙凌宇;王树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与糖耐量异常的关系.方法:将空腹血糖7.0~11.1mmol/L作为糖耐量异常(IGT)的标准.选择1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按所服药物分为氯氮平组与对照组氯丙嗪组,比较两组IGT发生率的差异并对氯氮平组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氯氮平组中IGT发生率为12.94%,显著高于氯丙嗪组,氯氮平所致IGT与患者年龄、家族史显著相关.结论:对服用氯氮平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是必要的,尤其是年龄大、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对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慎用氯氮平.
作者:王秀娟;王金童;张跃琴;马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胎鼠脑组织形态学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脂多糖复制孕鼠感染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等方法观察胎鼠脑组织.结果:(1)脂多糖可引起胎盘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2)试验组胎鼠脑组织出现核仁不清的欠分化神经元,并有局灶性出血,髓鞘碱性蛋白染色较对照组弱.结论:脂多糖是制备胎鼠脑损伤的一种有效形式.(2)感染可引起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是白质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鲁向锋;邱洪斌;汪志国;王斌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也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梅毒阳性率近几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提高梅毒抗体的检出率对于扼制梅毒经血传播极为重要.目前国内供血者梅毒检验标准系采用非特异性血清试验,TRUST或RPR,这些方法均采用手工操作,肉眼观察结果.出现可疑和阳性标本时,须做TPHA确证试验.而且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因此,本站使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作为血液梅毒抗体的普检试剂,检出率大为提高,现以TPHA确证试剂为准,将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TRUST法进行比较,以观察其优劣及可适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瑜;董六庆;王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mp-2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和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41例胃癌经胃镜和病理活检诊断,其中病理发现早期胃癌13例,进展期胃癌28例.其中高分化和中分化癌29例,低分化癌12例.无淋巴结转移11例,淋巴结转移30例.标本经固定、包埋、切片,分别作HE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组织病理分期分组,观察分析mmp-2表达强度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无相关性,与胃癌浸润深度有无相关性,以及与淋巴结转移有无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中,mmp-2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0%和85%,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mmp-2表达强度与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1),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结果显示,mmp-2表达强度与胃癌浸润深度,胃癌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
作者:卓越;田桦;薛鸿鹏;孙钰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替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替硝唑局部用药是目前治疗牙周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韩杰;李升一;麻凤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全脑室出血铸型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差,死亡率31.6%~76.6%,幸存者常残留功能缺损及智力障碍.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如开颅清除血肿,则创伤大,致残率很高.为探讨全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48例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学壮;张振涛;刘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采用计算机辅助褶合曲线分析法,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其单组分定量分析功能系统,不除辅料直接测定以蒸馏水为主要溶剂测定美沙拉嗪片的含量,平均回收率接近100.00%(n=4);RSD为0.07%,重线性好,结果满意.
作者:丁立新;马东升;杨铭;高金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87~2002年共收治结肠癌患者327例,其中合并肠梗阻的63例,占19%.均经手术证实.现将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王博;李壮;王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旨在探讨MRI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30例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基本信号改变:病变在T1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信号可表现为高、等、低不同信号;(2)瘤灶的分布及椎体形态改变:呈多椎体分布、跳跃式改变,椎体呈楔形、元宝形或板形;(3)瘤灶的形态改变:椎体的局部或全部呈结节状、斑片状及大片状骨质破坏;(4)其它MRI改变:椎体附件破坏,椎旁软组织肿块,椎管受侵、狭窄,椎间盘的形态及信号大致正常.结论:MRI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大范围矢状面成像等优势,是脊柱转移瘤首选、佳的检查手段.椎体后部、椎体附件的骨质破坏是诊断脊柱转移瘤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铁英;张健;许传斌;苏春利;郭志艳;张贵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方法:对20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透明牙标本制作.结果:显示6种根管分型.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熟悉其根管解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乙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芪组织经1.0kV/cm强度的高压静电处理后对组织生长,蛋白质和糖的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Folin酚法、蒽酮法.结果:实验表明,高压静电对黄芪组织生长、蛋白质和糖含量均有影响.结论:高压静电促进黄芪组织细胞生长,并且可以提高蛋白质和糖的含量.
作者:刘英明;张凤梅;杜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防脾破裂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脾破裂切除术病人术后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破裂术后病人应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付伟;金松;郑春梅;宋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之一,它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我们采用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未发现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远航;王梅;赵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所致的疾病,主要通过进食未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虾引起,由于人们有食生鱼的嗜好,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对本病认识不够,容易造成误诊误治.为此,我们总结了我院2000-01~2004-01 收治的50例肝吸虫住院病人,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雅静;季良;赵宇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简称FNH,过去曾用过不少名称,如局灶性肝硬化,肝结构瘤,肝腺瘤等.为肝脏非常少见的良性病变,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瘤样增生,而非真性肝瘤,无恶性病变无出血并发症等.临床多无症状,20%出现肝痛,腹部包块,门脉高压及破裂出血.
作者:滕虹;董春利;贾天舒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