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海;刘惠军;王丽敏;方洪壮;崔景斌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紫草大黄合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高低剂量的紫草大黄合剂对肝损伤ALT、AST值,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剂量紫草大黄合剂同联苯双酯一样能够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P<0.01),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紫草大黄合剂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明远;刘蕾;卢春凤;赵玉珍;谭宏;张睿峰;李丽;纪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孕期教育,陪伴分娩的效果; 方法: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教育,产时陪伴分娩,与未受教育无人陪伴分娩组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孕期教育、陪伴分娩可转变医院服务理念,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樊淑红;李淑萍;曲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成牙本质细胞突在牙本质小管中的分布. 方法: 取24颗无龋或釉质龋的恒前磨牙,20颗免疫组化染色,4颗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阳性染色的波形蛋白结构在牙本质小管内呈连续较直的长条状.在冠部至釉牙本质界,在根部达牙本质小管末端.其分布趋势是从牙本质内层到外层逐渐减少,阳性表达程度逐渐减弱.扫描电镜观察成牙本质细胞突达釉牙本质界. 结论: 成牙本质细胞突贯穿牙本质全层达牙本质小管末端.
作者:许颖;杨晓强;杨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传染性软疣在高校中的流行情况及对该病的防治方法.普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同期在校生4286人,男生3389人,女生897人,发病人数、发病率、发病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发病率为3.3%,以躯干部位多见,发病季节多为春秋季.用3%碘酊一次治愈110例(78.6%),二次治愈12例(8.6%),三次治愈8例(5.7%),失访10例(7.1%).结论:该病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和自体接种感染.采用综合方法才能有效地预访本病.治疗利用传统的止血钳夹和涂碘法,多数1~3次痊愈.
作者:闫海明;刘德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乳腺象限切除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近几年收治的42例早期乳腺癌,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行乳腺象限切除,对照组行乳癌根治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经放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96.7%(P> 0.05);结论:保乳手术在近期疗效上与乳腺根治手术相当.
作者:张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测定波长为257nm,溶剂为水.结果:在0.2mg/ml~1.2mg/ml范围内,氢溴酸东莨菪碱的浓度与吸光度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准确测定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的含量.
作者:张俊峰;方洪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瘤样增生,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少数人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被褥、浴盆、浴巾等而传染致病.尖锐湿疣是目前我国常见的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性传播疾病.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它的泛滥与危害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对它采取了多种检测和治疗办法,我们在学习、实践、筛选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冰醋酸、波姆光联合使用疗效理想,可一次性治愈尖锐湿疣.报道如下.
作者:康立久;韩玉仿;董樾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和方法: 使用全血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法检测联合疗法组与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慢性乙肝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变化,探讨联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影响,结果: 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粘附率略高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3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联合疗法可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作者:李忠法;王华;刘祥忠;邱守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脑梗塞发生与发展同(心率变异性)(HBV)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2名高血压病,31名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患者进行DCG(动态心电图检查),对HRV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和t检验.结果:高血压病、脑梗塞患者HRV各项指标均有轻度或中度减低;脑梗塞患者HRV比高血压病患者HRV更为严重降低,两者有显著差别.结论:HRV是预测心脑血管病人靶器官损害和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子.
作者:宋浩;汪晓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在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放免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8含量.结果:白细胞介素-1、8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有高度相关性.结论:白细胞介素-1、8参与高动力循环综合征(HCS)并与肝功能的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孟醒初;徐剑;罗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前后应用雌激素对脑组织自由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同时做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雌激素治疗组脑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较对照组(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而SOD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1),脑组织病理结构观察发现雌激素可抑制再灌注脑组织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结论: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与抑制自由基产生,减少抗氧化剂消耗以及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王淑英;刘月霞;张凤梅;李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桡骨远端粉碎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易发生再移位,尤其在老年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复位不容易,维持更难.作者自1998-05~2002-05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18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丛春;李伟胜;蒋志学;辛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X线、CT、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对107例患者119个膝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能发现X线、CT难以发现的轻微骨折、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软骨水肿、半月板软骨损伤及韧带损伤,CT扫描可发现典型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和特殊位置的关节腔积液,X线则只能发现严重骨折和明显的关节腔积液.结论:MRI是膝关节损伤的理想检查方法,CT检查对典型损伤有帮助,X线次之.
作者:胡洋;刘振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以确定当归是否应按归头、归身、归尾3部分分开入药,为今后中药的炮制、加工及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归头、归身、归尾部分主要微量元素(Ca、Na、Mg、Fe、Cu、Zn、Ba)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当归的3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不同.Fe在归尾中含量较高,Cu在归身中含量较高,Zn在归头中含量较高,而Ba在归身中含量较高.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认为,应将归头、归身、归尾3部分分开入药.
作者:王桂艳;魏怀春;刘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多数因本病死亡的原因没有争议,解剖的案例少见.现将近10年来受理的案例中的5例报道如下,并讨论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曹会峰;姜瑞东;王延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项补救措施,随着此术的广泛开展,人们不仅关心近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对以后再次妊娠、分娩有无影响也十分关注.本研究对280例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人工流产组)作定期随访直到妊娠终止,观察其分娩期情况,并以同期无人工流产史孕妇282例作对照组进行研究,以探讨分娩期并发症及有关因素,作以预防,进一步改进手术操作技巧,从而确保良好预后.
作者:李雪莹;吕桂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当归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测定D-半乳糖(D-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大脑皮层SOD活性、LPF含量、Ca2+-ATP酶活性,观察当归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同时不同的给药剂量间进行了比较.结果: 当归能明显提高小鼠大脑皮层SOD、Ca2+-ATP酶活性,降低LPF含量,当归高剂量抗衰老效果较理想.结论: 当归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戚晓利;徐秀芳;魏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骨痨敌注射液在初治肺结核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48例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74例)和对照组(B组,74例).两组均给予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A组加用骨痨敌注射液.结果:治后1~4周涂片阴转率和培养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治后2~6个月A组与B组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后2个月和4个月A组的病灶全吸率和显吸率均高于B组(P <0.05),治后6个月全吸收率和稳定率A组显著高于B组(P <0.05).结论:骨痨敌注射液能加快痰菌阴转、加快病灶吸收好转,做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少且较微、复发率低,可作为初治肺结核治疗的辅助用药.
作者:代立娟;赵利民;魏平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婴儿维生素K缺乏常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出现多脏器粘膜出血,也是婴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内外科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对临床效果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述清;单强;许涛;王广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镁盐在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中的作用.方法:84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采用镁盐加肝素治疗的观察组42例及肝素治疗的对照组42例,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及显效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镁盐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凤珍;陈雪莲;金玄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