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
目的:研究了木犀草素在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质.方法:用循环伏安法对木犀草素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木犀草素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比在乙氰中多出一氧化峰,且其它峰电位发生明显移动.结论:溶剂对木犀草素的电化学性质有较大影响.
作者:栾积毅;李敬芬;沙靖全;武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菟丝子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灌服菟丝子水煎剂30d,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 菟丝子水煎剂能提高小鼠RBC-C3bRR(P<0.05),使小鼠RBC-ICR降低(P<0.05).结论: 中药菟丝子明显增强衰老模型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王昭;朴金花;张凤梅;李晶;白大芳;杨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联合应用RV486即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olin,PG)类药物终止早孕,已被公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流产率达90%~95%[1],为探讨药物流产率与子宫位置是否有关,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家齐;曹丽秋;李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1世纪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知识更新和转化使生产力发展日益加快,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民族素质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作者:孙长安;侯巍;曲有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我院自1999-08~2000-10,开展全子宫内膜电切术26例,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梁玉华;邹本艳;李正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波依定(非洛地平)是已知的二氢吡啶类衍生物中血管选择性高的钙拮杭剂之一,为作用较强的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舒张药.目前比较多地应用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我们于2001-07~2003-08 间应用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波依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76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刚;刘红;董猷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NCU-10型血液透析机是日本生产,在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透析机,具有液晶屏幕显示、操作简单,监护完备的特点,并且一般出现故障的同时显示屏有中文报警提示、报警灯闪烁提示、声音报警提示.因此根据报警编号找到故障所在,及时排除故障,从而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经过多年使用,液体回路部分、浓度部分及硅油泵部分都易出现故障,现以我院近年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分析如下.
作者:王新安;阎立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随龄变化及D-半乳糖的作用,以明确衰老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领域中D-半乳糖模型的应用.方法:采用不同月龄昆明种小鼠和Wistar 大鼠,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RBC-C3bRR和RBC-ICR随龄明显增加,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和小鼠均出现类似老年小鼠红细胞免疫学变化的特征.雌性大鼠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高于雄性.结论: D-半乳糖衰老模型鼠出现类似自然衰老鼠的红细胞免疫变化,大鼠或衰老模型大鼠更适合作为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的对象.
作者:欧芹;朴金花;张鹏霞;王跃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胰体尾癌的诊治经验和影响手术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01~2003-01 收治的42例胰体尾癌的诊治情况,并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对胰体尾癌的切除性和根治性进行评估.结果:42例胰体尾癌的切除率为57%(24/42),根治率为43%(18/42),手术病死率为2%.TNM早期无消瘦、影像学检查无血管浸润和(或)远处转移者具有较高的手术切除率(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胰体尾癌治疗的基础.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吕俊生;姚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居住方式的小鼠在外界精神压力刺激下产生的调节功能的不同,我们测量了不同居住方式的小鼠在精神压力下的血皮质酮浓度.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两组,一组群体居住,另一组单个隔离居住,比较其不同时间的压力刺激后的血皮质酮浓度(corticosterone,ng/ml).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皮质酮浓度均增加(P<0.01); 隔离居住小鼠血浆皮质酮浓度高于群体居住组且负反馈功能调节紊乱.单独隔离居住加重了精神压力刺激下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并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axis)的调节延迟,ACTH水平降低.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居住方式对面对相同压力的反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作者:张淑萍;张纯;刘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 : 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再手术的原因与治疗. 方法: 对10年中25例再手术患者性别、年龄、囊肿类型、手术时机、术式进行分析. 结果:再手术率28.1%(25/89);患者性别、年龄和囊肿类型、手术时机和术式与再手术率无明显关系 (P均>0.05),再手术率与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系;急诊手术再手术率显著高于择期手术者 (P<0.01),再手术率以囊肿外引流高(86.8%),囊肿内引流术次之(51.6%),囊肿切除术低(4.9%),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 结论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囊肿外引流术只能作为一种措施;内引流术应废用;囊肿切除、肝总管ROUX-γ吻合术应做首选术式.
作者:柳朝阳;张涛;曲学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一次性产品应运而生,我院自2000年10月开始,在开胸或者开腹手术中使用了3L手术切口层保护器,来保护切口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占芬;王波;王红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对乙酰胆碱致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痉挛的抑制作用,研究麻黄与方中诸药之间的关系,为继续深入研究组方打下基础.方法: 使用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正常豚鼠气管螺旋条张力的变化,观察比较各组药物对乙酰胆碱致离体气管螺旋条收缩的解痉百分率.结果: 单方麻黄解痉百分率高,其次为麻黄、杏仁和甘草组合,与盐水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方中其它药物对麻黄的药理作用有影响.
作者:朱秋双;刘蕾;栗坤;张明远;王淑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正常人的呼吸道、皮肤、肠道中,可引起很多部位感染.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我院于1998-01~2001-12 共分离出86株铜绿假单胞菌,现将其耐药性报道如下.
作者:李季;张璞;姜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脑梗塞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筛选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课题.我院于2000-06~2003-06 用通脉酯治疗脑梗塞46例,均经CT证实,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培河;吕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医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能力,本文通过组织医学专业教师参加英语自修学习小组,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将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三年的努力试点实践,结果显示:医学教师自我学习为主,组织集体学习为辅,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是提高医学教育中双语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盛延良;宋汉君;罗佳滨;张昆;贾秀月;王伟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传统的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探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我们从2000年级医疗专业开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制作模型探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绩都有了全面的提高.
作者:王培军;扈清云;欧叶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予以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灌胃治疗,观察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ALT、AST、Hyp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病变明显,给药组ALT、AST、Hyp明显降低,Alb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并能明显减轻大鼠肝细胞损害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结论: 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有较好的保护肝功能和防治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陈廷玉;卢春凤;李艳军;王淑香;谭宏;郑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刺五加叶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测定各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糖尿病大鼠12周时已出现较明显的高凝、高粘现象及视网膜微血管损害,用刺五加叶皂甙治疗后,视网膜病变明显改善. 结论:刺五加叶皂甙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与其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作者:赵晓莲;关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丹奥(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奥扎格雷钠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92例,用丹奥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5例,用小剂量阿斯匹林片100mg一日一次口服.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及工作和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愈率(29.3%)较对照组 (15.3%)明显增高,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黄作义;金玉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