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率关系探讨

朱家齐;曹丽秋;李秀芳

关键词:药物流产率, 子宫
摘要:联合应用RV486即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olin,PG)类药物终止早孕,已被公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流产率达90%~95%[1],为探讨药物流产率与子宫位置是否有关,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分析,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居住方式下小鼠对精神压力刺激的反应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居住方式的小鼠在外界精神压力刺激下产生的调节功能的不同,我们测量了不同居住方式的小鼠在精神压力下的血皮质酮浓度.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两组,一组群体居住,另一组单个隔离居住,比较其不同时间的压力刺激后的血皮质酮浓度(corticosterone,ng/ml).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皮质酮浓度均增加(P<0.01); 隔离居住小鼠血浆皮质酮浓度高于群体居住组且负反馈功能调节紊乱.单独隔离居住加重了精神压力刺激下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并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axis)的调节延迟,ACTH水平降低.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居住方式对面对相同压力的反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作者:张淑萍;张纯;刘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制备

    目的: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及脑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神经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方法:7d新生小鼠右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 8%低氧浓度和37℃环境温度下,分不同的时间取出,送回母鼠身边继续哺乳,再分不同时间病理检测.结果:在缺氧缺血30min,海马区出现病理改变,随着缺氧时间延长病变范围逐渐扩大且加重.结扎侧的海马锥体细胞为小鼠在缺氧时的敏感部位,其次为大脑皮层和基底节.结论:海马的损伤先于大脑皮层和基底节,但缺氧90min整个鼠脑病变改变较明显且死亡率较低,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作者:杨建华;马杰;吴庆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标准差大的资料举例简析

    在浏览医学期刊时,可见医学论文中统计数据的标准差较大的现象.我们知道,标准差是表示一组观察值间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标准差大,说明这组观察值的分布不均匀,差异大,即离散程度大.目前,对标准差没有明确衡量界限,究竟多大才算大.但通过下面两组数据的标准差计算,可知标准差大小与数据差异的关系[1].

    作者:徐敏杰;王英敏;张永福;周维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解剖实验课中制做模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尝试

    目的:传统的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探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我们从2000年级医疗专业开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制作模型探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绩都有了全面的提高.

    作者:王培军;扈清云;欧叶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61例Ⅰ型过敏患者脱敏治疗分析

    采用过敏原特异性脱敏治疗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对1998~2002年到我院过敏检测室就医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与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赵红宇;李文斌;郑福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与微生态理论相结合的益处初步体会

    医学微生物的实验课在整个微生物的教学中,能对理论课起到加深理解和验证作用,并指导今后临床病原微生物的检出、鉴定及合理用药,由此可见,它的作用不可低估.

    作者:王春敏;李丽秋;李俭;杨春佳;李美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难治性中央型肺癌5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插管加右心插管建立循环,手术在无血状态下从容地根治肿瘤和清除纵隔淋巴结.结果: 本组中5例重度侵犯周围血管组织的肺癌病人,均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完整切除,4例顺利出院,1例死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手术中并发症减少,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在中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降低了难治性肺癌病人的死亡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本组病例获得了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战鹏;王诗海;朱晓峰;周钢;邹志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电镜技术快速检测培养细胞污染的应用

    目的:细胞培养中污染不可避免,应用电镜技术检测传代细胞中的细菌污染,既快速又准确.方法:利用电镜,根据细菌的形态及其鞭毛、噬菌体等指标的其中一项判定细菌的污染.结果:该检测结果为传代细胞的应用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作者:佟春玲;姚海涛;张小波;魏凤香;侯丽岩;金玉珍;王超;张淑红;李向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是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正常人的呼吸道、皮肤、肠道中,可引起很多部位感染.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我院于1998-01~2001-12 共分离出86株铜绿假单胞菌,现将其耐药性报道如下.

    作者:李季;张璞;姜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2和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酶联免疫法测定糖尿病肾病(DN)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放免分析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判断DN的严重程度.结果:血清MMP-2随DN的严重程度呈降低趋势,TNF-α随DN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升高.结论:MMP-2、TNF-α可能参与DN的形成.

    作者:张春芳;李振海;刘忠柱;王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概念剖宫产术134例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术式不断改良,我院自2001年5月开始应用新式剖宫产术,该术式符合解剖生理特点,简化了手术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雅冬;郭靖;胡玉红;高学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插秧致腕背伸肌腱断裂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9-05~2002-05 收治11例因插秧致腕背部伸肌腱自发断裂的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林;栾宏佳;赵崇海;马凯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群体性癔病1例

    1999-10-12凌晨6点30分左右,武警黑龙江玉泉中队新兵宿舍一名男兵突然出现心慌、气喘、全身出冷汗、四肢麻木,继之出现四肢颤动,伴有抽搐,在卫生队对症治疗,上述状逐渐缓解。随后当晚同中队发病12人,症状与上述相同,其中5名男兵反复抽搐发作,经吸氧、镇静及对症治疗后仍有反复发作。

    作者:江红;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纳米中药04对抗生素所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

    目的:应用纳米中药作为微生态调节剂治疗抗生素所致的菌群失调.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小鼠肠道菌群、粪便及毛发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菌群失调有明显的改善,粪便由稀便转为正常,毛发也与治疗前相比有较大改善.结论:纳米中药04对肠道菌群失调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李美玉;吴庆田;王春敏;杨春佳;宋淑娴;李立秋;侯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率关系探讨

    联合应用RV486即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olin,PG)类药物终止早孕,已被公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流产率达90%~95%[1],为探讨药物流产率与子宫位置是否有关,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家齐;曹丽秋;李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单切口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中应用单切口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气胸40例,继发性气胸7例,自发性血气胸5例,胸部良性肿瘤5例,胸膜转移癌2例,胸膜间皮瘤1例.结果:手术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完成.平均切口长度3cm.手术平均时间为46.3min.切口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40例、第7肋间12例、第4肋间2例,腋前线第5肋间3例,腋后线第6肋间3例.术中无中转开胸或改多切口术式.术后漏气2例,经保守治疗自行愈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单切口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术前应选择适当病例、明确病变部位和设计恰当的手术切口.

    作者:黄晓聪;肖大伟;李绍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裂隙灯下拔取角膜栗刺异物112例体会

    每到板栗收获季节,便有许多板栗刺伤眼的病人来我院就诊.自1992~2002年在门诊治疗角膜栗刺异物112例,均在裂隙灯下取出,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东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木犀草素在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质

    目的:研究了木犀草素在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质.方法:用循环伏安法对木犀草素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木犀草素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比在乙氰中多出一氧化峰,且其它峰电位发生明显移动.结论:溶剂对木犀草素的电化学性质有较大影响.

    作者:栾积毅;李敬芬;沙靖全;武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刺五加叶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刺五加叶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测定各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糖尿病大鼠12周时已出现较明显的高凝、高粘现象及视网膜微血管损害,用刺五加叶皂甙治疗后,视网膜病变明显改善. 结论:刺五加叶皂甙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与其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作者:赵晓莲;关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谈导管室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

    90年代中期以来,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在国内广泛深入地开展,由此导管室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及精神压力明显增大,所面临的射线、化学物质和感染等机会明显增加.导管室具有应急性、快速性、连续性、无规律性等特点.因此,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自身防护,才能减少危害因素的侵扰.

    作者:陈杰;杨轶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