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糖检测仪与GOD-POD法检测血糖的临床实验观察

王晶;张成文

关键词:血糖检测仪, GOD-POD检测法, 血糖检测
摘要:我科于1998-06~1998-08,对全市在职人员做化验血糖体检,以探讨GOD-POD法检测血糖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吡啶合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39例临床观察

    硝苯吡啶(nifedipine)与卡托普利(captopril,CPT)在我国已逐渐成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笔者自1998-12~2000-12以二者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奚志强;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病人一种简便、易行的导尿及拔管法

    世界卫生组织1978要求各国大力发展卫生服务,以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我国政府也对此进行承诺,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病率已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PH)是一种男性老年病常见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导尿术也是老年人卧床及术后尿潴留采用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治疗中不容易忽视.

    作者:张凤琴;杨英春;苏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测定及意义

    一氧化氮被认为在脑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我们观察了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变化,并与同期非脑血管病体检者比较,对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桑川;王凤芝;李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MOLD方案治疗成人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初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多采用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及VAP(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方案治疗,而复发性ALL的治疗仍是临床白血病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我们应用MOLD(甲氨喋呤、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性ALL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广晴;田黎明;张湘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监测与护理

    因腹腔病变,膈肌运动障碍,手术创伤、失血,麻醉药物作用等复杂因素造成全麻术后低氧血症及器官功能障碍.国内外资料报道:导致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功能残气量的减少而造成肺内分流,术后发作性低氧血症可能是由于通气节律障碍(通气不足或呼吸暂停)引起.上腹部手术后2h内出现低氧血症主要是麻醉和手术造成功能残气量降低,下垂区肺不张以及麻醉药或阿片类药物抑制呼吸所致通气量不足和呼吸暂停.而后期低氧血症主要是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梯度增大,持续功能残气量降低以及闭合容积与功能残气量变更.另外,上腹部手术后影响横膈功能,腹痛,腹胀,腹壁制动等均可引起肺不张,造成低氧血症.

    作者:王会波;孟文;刘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脾修补术40例临床应用体会

    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对脾功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脾切除后患者有凶险感染的发生与免疫低下表现,给病人预后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所以保留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院于1995~1999年,共收治脾破裂40例,其中脾修补16例,术后观察很可靠.

    作者:刘德强;刘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端微渗漏实验研究

    目的:实验旨在评价4种牙齿根管充填材料对根尖孔的封闭性能.方法:将离体人牙48颗(均为单根),随机分为4组,每组12颗牙齿.分别充填ZOE、RF、HA、VITAPEX 4种材料至距根尖孔0.5mm处,用染料渗入法在显微镜下观测染料渗入距离.结果:微渗漏值比较由小到大值为VITAPEX、ZOE、RF、HA.结论:通过微渗漏值的比较,说明VITAPEX封闭根尖孔能力显著优于其它3种材料,其后依次为ZOE、RF、HA.

    作者:杨青岭;王春艳;吴忠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甲状腺腺瘤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患者,女,42岁,颈前正中肿块两年余,无疼痛、无心悸、气短,无腹泻,月经正常,两年来变化不明显.查体:触及颈前中线舌骨下有一直径为2.5cm肿块,囊性感,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并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B超示:2.0cm×2.0cm大小囊性肿块,囊内低回声,壁薄,完整.诊断为:甲状腺舌管囊肿.

    作者:李双利;卢占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8例脑梗塞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

    本文利用二维及M型超声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患有脑梗塞而无心脏病者98例中老年住院患者的心脏进行检测,旨在为老年病临床提供必要诊断参考的资料.

    作者:魏艳芬;董丽梅;刘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合并神经精神症状1例

    患者,男,65岁,机关离休干部,以高热3d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院.当时,入院后诊断依据:①主要症状:头痛、眼眶痛、腰痛;②体征:颜面呈酒醉貌,眼结膜充血水肿.体温40℃以上,血压14.6/10.6kPa,双侧腋后部皮肤可见搔抓样压之不退色的出血点,腹部胀满,有压痛,无反跳痛.

    作者:刘畔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治疗妇科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我院于1996-01~2000-06经过临床检查、B超检查,诊断为盆腔炎症性包块、输卵管阻塞的患者130例.我们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任秀乾;李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450例小学生龋齿调查及预防保健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龋齿调查,了解目前小学生龋齿发病情况,得出结论:龋齿在8~9岁是高峰,横牙龋齿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分析龋齿的发病因素,提出口腔预防保健的可行性方法.

    作者:张金艳;姜晓艺;董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irbesartan)是一种非多肽类、高度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与AngⅡ 1型受体结合,在受体水平阻断AngⅡ的升压作用,从而使血压平稳下降.我科观察46例应用厄贝沙坦(商品名:苏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峰;张晓东;高凤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黄连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测定

    黄连(coptidis rhizoma)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研究表明,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等小檗碱型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测定中药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方法文献已报道了许多[1],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结果可靠,简便快速,尤其受到重视.但文献中所报道的或多或少有些不足,相当一部分生物碱的分离不好.在总结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我们用均匀设计法优选了实验条件.对黄连进行了分离测定,3种生物碱都获得了完全分离.

    作者:郭佳萍;张立萍;马晓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胆囊动力学的CT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胆囊动力学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螺旋CT测量胆囊收缩率.结论:与正常对照比较,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空腹胆囊容积无变化;胆囊收缩率明显下降;肝硬化组病人空腹胆囊体积比对照组健康者明显扩大,而收缩率无差异.结论: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肝病胆囊与炎性胆囊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张健;胡万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康唑与酮康唑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对比探讨

    目的:通过对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分为氟康唑组(n=16)和酮康唑组(n=14),比较组间的治愈率和平均疗程.结果:氟康唑组治愈率为93.8%,平均疗程17.5d.酮康唑组治愈率仅为57.1%,平均疗程34.5d.组间治愈率和平均疗程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组的治愈率和平均疗程均明显优于酮康唑组.

    作者:黄玉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垂体腺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可高达7/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而且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因垂体腺瘤好发于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因此垂体腺瘤的根治尤为重要.我病房于1999-03~2000-12共实施了18例垂体腺瘤的全切术.由于术后的良好治疗及护士的精心护理,使并发症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本组患者均健康出院.现就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竹;孟文;刘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脾大部切除术对门脉高压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估脾大部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PHT)的优越性;方法:放免法动态分析IL-1、8和NOS;结果:脾大部切除术组IL-1、8和NOS显著低于脾切除组;结论:在治疗PHT时,脾保留性手术可能优于脾切除术.

    作者:孟醒初;徐剑;罗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拉米夫定临床上应用高效、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但需长期服用,病毒较易变异,停药后病情易反复,HBeAg阴转率低.我们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广辉;董伟丽;顾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

    柴胡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作为解热药,主要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的退热和镇痛.长时期临床应用还没有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笔者就临床治疗中发现的1例过敏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