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孙沫;刘春雨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中sIL-2R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sIL-2R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明显抑制状态.
作者:辛华;孙迪;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0~1998年间,采用自拟中药祛风除湿汤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40例,疗效满意,并与采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小结如下.
作者:崔国兴;丁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可高达7/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而且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因垂体腺瘤好发于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因此垂体腺瘤的根治尤为重要.我病房于1999-03~2000-12共实施了18例垂体腺瘤的全切术.由于术后的良好治疗及护士的精心护理,使并发症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本组患者均健康出院.现就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竹;孟文;刘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儿,男性,8岁,于入院前8d无明显诱因持续性高热,自测体温39.0℃,伴关节肿痛,当地医院给予先锋V静脉滴注不见好转,1d前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排水样便,7~8次/日,同时躯干出现多形性红斑,于2001-01-18急诊入院.患儿既往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寇传玉;陈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组216例均为我院1993-04~1995-05收治高热性惊厥(FC)患儿的脑电图(EEG)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朱仲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验证大肠菌群快检试纸代替复发酵的可行性.方法:在三步发酵法检验的同时做快检试纸平行试验,对比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符合率99.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菌群快检试纸可在卫生检验中代替复发酵.
作者:杨瑞芹;刘洪祥;张明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接种后局部反应.方法:对2854名接种者进行病例登记.结果:局部反应发生率为0.42%.结论: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并加强预防和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赵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卵巢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对妇女来说既是一种创伤,又是一种心理及生理负担.为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情况,减轻一切压力,我们随访50例卵巢切除患者,加以总结分析,探索有效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芹;惠文霞;王景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体温是机体健康状况的标志,是人体敏感的信号.高热则是疾病转重的示警预告.在护理工作中,高热护理是临床中常见、棘手的问题,下面我们以80例脑外伤术后的高热资料为依据.谈一下我们对脑外伤术后高热的护理分析.
作者:赵秀芹;李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可造成严重预后的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肢体突发肿胀、疼痛,皮肤颜色不变化或发紫、发青.重症者肢端动脉因受压而使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此病在早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可导致致命性的肺动脉栓塞,在后期常有轻重不等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采用尿激酶冲击疗法治疗该病7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松;张宏伟;徐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学的关系.本文观察了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患者外周血OKT3+细胞及T4/T8比值降低,OKT8+细胞增多,同时已有报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造血干细胞分化为T淋巴祖细胞受抑.从而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祖细胞水平上T细胞功能受抑,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发生细胞免疫抑制反应.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大型影像设备的应用,CT和MR已经应用于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但由于经验的不足等原因临床上仍以常规钡剂造影检查为主,若怀疑邻近解剖结构病变时应用CT或MR排除之.本文就目前收集到的5例资料进行分析,为CT或MR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积累经验.
作者:李天然;姜英新;孙实香;胡万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观察了20例由于大量出血使血容量突然减少的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内脏破裂、严重创伤、大血管外伤等.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与抢救越早越好.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作者:刘孟辉;徐文梅;刘静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的石淋、血淋等范畴,是泌尿系常见病.其发病与饮食肥甘热之品有一定关系,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张建国;黄晓华;张俊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65岁,机关离休干部,以高热3d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院.当时,入院后诊断依据:①主要症状:头痛、眼眶痛、腰痛;②体征:颜面呈酒醉貌,眼结膜充血水肿.体温40℃以上,血压14.6/10.6kPa,双侧腋后部皮肤可见搔抓样压之不退色的出血点,腹部胀满,有压痛,无反跳痛.
作者:刘畔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剖宫产为产科常用的手术,一旦发生感染,轻则浅部切口化脓,重则宫腔感染,切口裂开,可发生产褥晚期大出血、腹膜炎、败血症等,故剖宫产预防感染是值得重视和讨论的问题[1].近年来有作者主张术前一次性用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本文就术前静点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预防择期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效果,与术后静点青霉素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辛云霞;张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病毒唑(利巴韦林)注射液是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不适当地将病毒唑联合输液,如病毒唑加头孢唑啉,病毒唑加青霉素,病毒唑加庆大霉素等.2000-01~2001-01,我们遇到因病毒唑联合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有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白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颅脑损伤后血糖(GLU)变化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尿素氮(BUN)、肌酐(Crea)是其肾脏泌尿功能变化的指标.颅脑外伤后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增高预后恶劣.我们对40例严重颅脑损伤后GLU、BUN、Crea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发现:BUN、Crea值与颅脑损伤的转归关系密切,GLU值在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周奎臣;周奎娟;李合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对脾功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脾切除后患者有凶险感染的发生与免疫低下表现,给病人预后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所以保留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院于1995~1999年,共收治脾破裂40例,其中脾修补16例,术后观察很可靠.
作者:刘德强;刘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由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理特征和治疗难度,使其治疗周期比较长,无论是疾病的折磨还是经济负担患者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尤为重要.根据多年来对脉管炎患者临床护理,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