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7例脑底动脉型偏头痛的临床分析

李洪涛;林萍;李明远

关键词:脑底动脉型偏头痛, 临床分析
摘要:脑底动脉型偏头痛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偏头痛,以往均作为普通偏头痛而被诊断.本病是由于脑底动脉一过性缺血而发病.临床上可有视觉障碍,眩晕,步态不稳,构音障碍,耳鸣,四肢末梢、口周及舌的麻木感,并可有意识障碍等先兆症状.伴随这些先兆症状的消失的同时出现搏动性头痛,常常伴有呕吐发生.1961年Bickerstaff首先以脑底动脉型偏头痛报道以来,欧美及日本小儿科、耳鼻科屡有文章报道,本文就脑动脉型偏头痛在普通偏头痛中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Bobath法治疗脑瘫患儿189例的体会

    脑性瘫痪是从受孕至新生儿期各种原因所至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发病率高达1.8‰~4‰.脑性瘫痪常常合并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是目前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Bobath法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脑性瘫痪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一种被国际公认的有效方法.Bobath法当前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我院从1986年引进此法,治疗了大量脑性瘫痪患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十余年来应用此法治疗了脑性瘫痪患儿189例,本文分析疗效,总结心得体会.

    作者:范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合剂对婴幼儿麻醉的临床应用

    小儿手术麻醉在临床是一大难题,特别是麻醉方法选择较困难.对麻醉反应亦有差异,除少数年长患儿能配合在局麻醉下施行手术.临床多用气管插管.我院从1995年开始将氯利合剂应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既延长氯胺酮作用时间,又减少氯胺酮用量,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纯松;陈桂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洛赛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5例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1999~2001年我科应用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花;唐建忠;吴丽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会阴侧切皮下包埋缝合的护理体会

    自2001-10~2001-12共收治经阴道侧切分娩180例,会阴侧切皮下包埋缝合进行系统观察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霞;李耀霞;徐巍;李秀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针药并用治疗呃逆56例临床观察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严重时妨碍患者谈话、呼吸、饮食和睡眠.笔者自1996年至今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5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颖华;董中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早期血糖与预后分析

    急性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我院自1995~2001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211例,对其早期血糖变化进行分析.

    作者:吴登宏;张孟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甘露醇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

    挫伤性前房出血是眼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感染等并发症.现将近三年来应用甘露醇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31例报道如下.

    作者:曲忠芬;张兆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佳木斯大学大学生及老年教师正常肠道菌群值的调查

    采用人肠道菌群的培养与定量测定方法,利用4种选择性培养基,对本院大二学生及老年教师主要正常肠道菌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学生各类菌群均值(Log10n/克便)分别是:双歧杆菌:10.98±0.26;乳杆菌:8.27±0.57;肠杆菌:7.89±0.66;肠球菌:6.59±0.43.老年教师各类菌群均值(Log10n/克便)分别是:双歧杆菌:9.42±0.8;乳杆菌:8.02±0.59;肠杆菌:8.49±0.42;肠球菌:7.94±0.13.

    作者:聂清;薛艳华;王琳;李俭;李丽秋;马淑霞;刘君兴;高艳华;宋淑贤;施仲凯;吴庆田;宋艳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的治疗护理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又称浓漏眼,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胎儿通过患有淋病的母体经产道时受到感染,少数新生儿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纱布或衣物感染,出生后24~48h发生炎症,是盲童的主要致盲病.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新生儿淋病性眼炎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经过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此病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周世敏;杨秀芝;李广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黄白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临床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系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病情复杂多变.尚缺乏疗法,我们于出血热病例中,随机取样,对其中25例应用黄白煎剂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永红;苗金娣;张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肾脏损伤的CT诊断体会

    我院自1990~2001年对14例重度以上肾脏外伤患者经急诊CT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树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取出Norplant埋植剂22例临床分析

    Norplant是一种高效、长效的女用避孕方法,其有效成分为左旋18甲基炔诺酮.药物放置于6个硅胶囊内,用一小手术把药物埋植于上臂的皮下,然后释放至妇女的血液中达到避孕的作用.有效期为5年,总结2001年我站取出埋植剂22例的分析,谈一下临床体会.

    作者:祖严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准确性的探讨

    血压是机体的重要生命指征之一[1],病人血压的变化常常预示病情的变化,也可反应药物的作用情况.血压监测作为重症监测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准确性尤为重要.自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应用于临床已来,为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然而对于数值的准确性众说不一.本文根据心脏手术病人均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特殊性[2],对有创、无创自动和手测血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于为自动血压监测方法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便于临床合理使用.

    作者:郝凤杰;田宝文;孙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缺损体会

    损伤所引起的拇趾缺损的修复在临床上是一大难题,因其在功能及形态上都需要重建.我院自1996-01~2001-12利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缺损13例,效果良好.现讨论如下.

    作者:黄丛春;蒋志学;辛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布洛芬片含量测定样品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布洛芬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半成品、成品的含量测定结果比投料量偏低,需在工艺处方中补加布洛芬原料2%左右.认为其含量测定项的样品溶液配制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误差较大,为此,本实验改进样品溶液配制方法.

    作者:沈德凤;唐艳秋;王兴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注意力缺陷测试仪检测儿童多动障碍的体会

    儿童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早年发生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如何正确早期检测出本病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许洪伟;林萍;李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Dieulafoy病的诊治体会

    Dieulafoy病是一种粘膜浅表溃疡下恒经动脉破裂所致胃肠道出血性疾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之一,现就我院1990~2001年诊治的8例Dieulafoy病,报道如下.

    作者:许长春;谷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科手术病人出院指导的体会

    出院指导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措施的继续,也是康复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多在院外度过,因此做好出院指导.主要应就饮食,活动与休息、伤口问题及功能锻炼等方面耐心指导病人.使病人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护理、自我训练.尽早恢复因手术造成的生理干扰,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我院近年来对手术病人实施出院指导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桂杰;万朝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化道穿孔时肝肾隐窝局限性气腹1例

    道穿孔常见的X线征是膈下游离气体影.但是,少数病例的气腹可局限于肝肾隐窝内而表现为肝肾隐窝局限性气腹.现就我院收治的一例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王海波;白福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巨大型直肠绒毛腺瘤2例

    例1,女,70岁.因大便出血,肿物外脱来院治疗.主诉:肛门多年来一直有肿物外脱,而近一个月肿物突然增大且每次大便后需用手推多时方能还纳.查体:肛门外可见10cm×7cm×8cm脱出肿物,色暗红,呈不规则形葡萄状,表面触之易出血,并有腐肉脱落.蒂呈扁平状,厚约1cm,长约4~5cm,位于直肠左后侧,蒂下缘位于齿线上约0.5cm.诊断:直肠绒毛腺瘤.手术治疗.方法:常规消毒,骶管麻醉下,用大弯钳贴近直肠粘膜夹住蒂根部的下半部分,用7号线褥式缝合蒂根部的下半部分,由结扎线处弯钳上切断蒂,然后用大弯钳再钳蒂的上半部分,同法结扎切除息肉.术后病理报告为直肠腺瘤.随访一年患者健在,肛门直肠无不适感.

    作者:丁涛;崔国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