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病人意外情况护理对策

崔久琴;康凤英

关键词:气管切开, 护理
摘要: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患者依赖气管套管呼吸,如发生意外、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而且应了解和妥善处理气管切开术后的意外情况.我科近二年来共行气管切开术10余例,现就4例气管切开术后意外情况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PAIgGAM、GMP-140在乙型肝炎患者循环血中的改变意义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 G A M)的表达,提示了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正常血小板并不存在GMP-140,其PAIg 亦不应表达.乙肝患者由于长期受HBV侵害,骨髓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或者血小板受到病毒或毒素刺激后发生活化,释放胞内颗粒内容物,使血小板破坏量增加,并随免疫功能的失衡情况,产生相应的抗血小板抗体,且随病程的迁延、病情的加重而变化.本文对33例急性乙肝(AH),52例慢性乙肝(CH),33例乙肝肝硬化(LC)患者循环血中PAIg G A M,GMP-140进行检测,配以57例健康人(CTL)对照,结果PAIgG A M是,CTL和AH组与CH和L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GMP-140是AH组和CH组明显高于CTL组(P<0.01),LC组与CTL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王凤英;于德军;徐志峰;陈景芬;李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骨囊肿1例

    骨囊肿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病变,大多认为与外伤有关,是由于骨髓腔或松质骨内出血形成局限性血肿,继而其周围的骨质被吸收消失,病变逐渐扩大,于是形成骨囊肿,囊肿较小时,可因骨折骨痂形成而修复,较大的囊肿亦可在骨折后缩小,介而可因囊内血肿机化和骨化而自愈.

    作者:王汉卿;梁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气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较常见,其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比较复杂,以往临床上经常以检查CO2CP和血pH来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近两年来我们采用动脉血气分析来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使病情判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

    作者:高艳波;李锦源;张秀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谈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医学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内容逐渐加深,特别现在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理论水平、基本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一次性护校教育以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我院自1980年以来,针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及实际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开展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一个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已逐步形成.现将我院对护理人员的多形式的继续教育介绍如下.

    作者:孙静;王庆双;张金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第二腰椎以下腰椎骨折治疗体会

    腰椎骨折造成腰椎破坏和移位,骨折重者尤其有腰椎脱位者容易造成损伤段腰椎管内硬脊膜囊或神经根受压,造成下肢肌力、痛觉、跟膝腱反射和二便障碍.如不及时减压、复位及妥善固定,则将长久压迫马尾或神经根,遗留不同程度的下肢瘫;尤其是林业工人的腰椎骨折多为屈曲型骨折脱位,神经根受损重,更应早减压、复位和内固定,保护林业工人的劳动能力,因而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手术治疗林业工人腰椎骨折32例,经6个月~11年随访,痛觉恢复良好,下肢肌力恢复至Ⅳ以上,能生活自理或从事轻体力劳动者达87.5%,我们体会如下.

    作者:孟宪民;唐华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例

    合征以持续发热,皮肤粘膜弥漫性潮红,两眼结膜下充血,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口舌干燥及皲裂,出血等为诊断依据.发病年龄多在2~8个月,现将本人遇到两例报道如下.

    作者:董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并发心衰的护理

    本文将对15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抢救护理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00年至今资料15例,入院时即合并心衰,其中男6例,女9例.患儿入院时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发灰,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式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心率大于180次/分,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肝脏达肋下3cm以上,体温升高或不升.

    作者:常晓恋;孙敬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青年人直肠癌误诊及预后分析

    青年人直肠癌因其危害较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就青年人直肠癌误诊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张江舟;武治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瘫患儿脑神经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本文观察脑瘫患儿脑干及基底节、大脑、小脑的病变,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和病理学予以讨论.

    作者:麻宝玲;姜庆久;庄荣;郑永国;高祥亭;孟丹;韩玉泽;李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男性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疗效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并除外禁忌证的8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41例,女性组40例,两组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男性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年龄较女性提前(P<0.05),男性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疗效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男性组静脉血糖(BG)甘油三酯(TG)浓度均显著低于女性(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男性近期疗效较女性佳.

    作者:张秀芬;金玉玲;鲍利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鼓室成形术的整体护理体会

    鼓室成形术是既根除病灶,又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并改善听力的一种耳科显微手术,由于鼓室成形术的问世和发展,使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由过去的单纯清除病灶,跨进到同时恢复听力阶段.它主要使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紧张而穿孔,干耳二月以上,外伤三个月以上不能自愈,无隐匿型胆脂瘤,无鳞状上皮,咽鼓管功能正常者,我院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125例对鼓室成形的患者进行了整体护理,效果满意,先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秀华;李潮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合剂对婴幼儿麻醉的临床应用

    小儿手术麻醉在临床是一大难题,特别是麻醉方法选择较困难.对麻醉反应亦有差异,除少数年长患儿能配合在局麻醉下施行手术.临床多用气管插管.我院从1995年开始将氯利合剂应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既延长氯胺酮作用时间,又减少氯胺酮用量,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纯松;陈桂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介绍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软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实现了医院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克服了以往手工操作中存在的缺点.该系统具有快速、准确、易操作、易维护等优点.

    作者:王皓杰;刘景顺;刘世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留灌肠结合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23例分析

    2000-06~10月份,我科对2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保留灌肠结合物理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山;罗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宫颈糜烂29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性交出血、疼痛,不孕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1999-03~2002-04,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宫颈糜烂共29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广秀;孙月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病人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在手术过程中,所有麻醉剂均影响体温调节,再加上手术室内低温环境、开放体腔、静脉输液和输血,都能引起体温降低.低体温还导致许多并发症发生,包括心脏病、增加出血及对手术切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我科于2000-04~2001-07对865例患者重点观察,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赵云;荆涛;赵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9例分析

    我院从2000-01~2002-03,开展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6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绪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中辛伐他汀.方法:应用OASIS固相萃取注柱提取血浆中辛伐他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250mm×4.6mm,5μm),内标物为洛伐他汀,流动相为0.1%磷酸液(用氢氧化钠调致pH4.5)-乙腈30:7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2ml.min-1.结果:辛伐他汀在1.0~40.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在98%~104.0%之间,日内、日间RSD在5.8%~8.6%之间,低检测浓度为0.8ng.ml-1.结论:本法快速、灵敏、高效,适于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林鹏;金国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准确性的探讨

    血压是机体的重要生命指征之一[1],病人血压的变化常常预示病情的变化,也可反应药物的作用情况.血压监测作为重症监测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准确性尤为重要.自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应用于临床已来,为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然而对于数值的准确性众说不一.本文根据心脏手术病人均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特殊性[2],对有创、无创自动和手测血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于为自动血压监测方法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便于临床合理使用.

    作者:郝凤杰;田宝文;孙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美心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观察及应用整体护理的体会

    美心力是注射用环磷酸腺苷(CAMP)它是一种新型的非洋地黄类强心药物,我院自1999-10~2000-05对42例充血性心力衰谒病人应用美心力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林英;王兴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