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二腰椎以下腰椎骨折治疗体会

孟宪民;唐华羽

关键词:腰椎骨折, 治疗体会
摘要:腰椎骨折造成腰椎破坏和移位,骨折重者尤其有腰椎脱位者容易造成损伤段腰椎管内硬脊膜囊或神经根受压,造成下肢肌力、痛觉、跟膝腱反射和二便障碍.如不及时减压、复位及妥善固定,则将长久压迫马尾或神经根,遗留不同程度的下肢瘫;尤其是林业工人的腰椎骨折多为屈曲型骨折脱位,神经根受损重,更应早减压、复位和内固定,保护林业工人的劳动能力,因而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手术治疗林业工人腰椎骨折32例,经6个月~11年随访,痛觉恢复良好,下肢肌力恢复至Ⅳ以上,能生活自理或从事轻体力劳动者达87.5%,我们体会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锋必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50例疗效分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我科1999-06~2000-03用先锋必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青霉素皮试大皮丘1例

    青霉素G敏试阳性,皮丘增大至1cm者较为常见;而在一周时间内逐渐增大至3.5cm×4cm的大皮丘实属罕见.

    作者:杨冰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乳突区反流轴型皮瓣修复下睑缺损

    眼睑是眼球前方的皮肤皱褶,具有保护眼球防止角膜干燥,避免异物、强光损伤眼球的作用,并且是正常容貌的重要结构.下睑组织缺损,轻者结膜反复发炎,重者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并且造成病员沉重的心理压力,形成社会活动障碍,危害较大,故应及时修复.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乳突区反流轴型皮瓣修复下睑缺损,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曦;谷永安;薛洪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骨髓血、药物囊肿内介入治疗儿童骨囊肿18例

    骨囊肿是较常见的骨肿瘤病损,占此类疾病的16.48%,传统的搔刮植骨术,术后复发率高,为26%左右[1].我院自1993年以来,行囊肿内注入骨髓血,醋酸强的松龙,介入治疗18例,介绍如下.

    作者:武作河;崔凤荣;孙贺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塞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有关其改善肢体功能的方法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我院从2001-03~2001-11对30例急性脑梗塞的病人使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琦;胡宝芹;于旭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肱骨干骨折致桡神经损伤16例分析

    我院自1994-03~2000-06共收治肱骨干骨折8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方伍星;高云峰;王延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第二腰椎以下腰椎骨折治疗体会

    腰椎骨折造成腰椎破坏和移位,骨折重者尤其有腰椎脱位者容易造成损伤段腰椎管内硬脊膜囊或神经根受压,造成下肢肌力、痛觉、跟膝腱反射和二便障碍.如不及时减压、复位及妥善固定,则将长久压迫马尾或神经根,遗留不同程度的下肢瘫;尤其是林业工人的腰椎骨折多为屈曲型骨折脱位,神经根受损重,更应早减压、复位和内固定,保护林业工人的劳动能力,因而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手术治疗林业工人腰椎骨折32例,经6个月~11年随访,痛觉恢复良好,下肢肌力恢复至Ⅳ以上,能生活自理或从事轻体力劳动者达87.5%,我们体会如下.

    作者:孟宪民;唐华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例

    足部外伤后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是外科临床中较难处理的一种疾病,创面多不能直接缝合.缺损处如用传统植皮方法来修复,因缺众多的皮下纤维间隔及脂肪,负重后又致新的溃疡.两腿交叉皮瓣需分期手术,且伴有制动肢体之苦,皮瓣又不耐磨压.我们选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组织缺损一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林;张浩;徐广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分析

    我们总结了自1996-09~2001-12中收治的与妊娠有关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2例,分析如下.

    作者:房淑清;范东旭;霍静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丁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我们在人工流产术前给予丁卡因麻醉宫颈管,经过100例观察,发现术前给予丁卡因麻醉宫颈管可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李晓华;杨晓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街道扬尘粒径特征及污染贡献研究

    本研究通过测定街道扬尘粒径大小以及扬尘中Bap含量,分析了街道扬尘的粒径特征和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同时提出估计街道扬尘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的简便计算模式,并计算出街道扬尘对1.5米高度贡献为22.6%~38.6%.

    作者:邱洪斌;李兴洲;赵红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配合骨科治疗桡骨远端合并腕掌关节面骨折的体会

    严重移位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一个特殊类型,其治疗仍具挑战性.1996~2000年间,我院配合骨科针对21例患者预先摄片后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随访1~5年,依据残留症状,手部抓力及X线检查评定疗效.

    作者:宋立疆;徐鹏;付庆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17例脑底动脉型偏头痛的临床分析

    脑底动脉型偏头痛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偏头痛,以往均作为普通偏头痛而被诊断.本病是由于脑底动脉一过性缺血而发病.临床上可有视觉障碍,眩晕,步态不稳,构音障碍,耳鸣,四肢末梢、口周及舌的麻木感,并可有意识障碍等先兆症状.伴随这些先兆症状的消失的同时出现搏动性头痛,常常伴有呕吐发生.1961年Bickerstaff首先以脑底动脉型偏头痛报道以来,欧美及日本小儿科、耳鼻科屡有文章报道,本文就脑动脉型偏头痛在普通偏头痛中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李洪涛;林萍;李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固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NO、6-keto-PGF1α和TXB2含量的影响

    目的和方法:观察固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NO、6-keto-PGF1α和TXA2含量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NO水平增高(P<0.01),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P<0.01),TXA2含量明显增高(P<0.01).固脱汤加可明显升高血浆NO、6-keto-PGF1α水平(P<0.01),而血浆TXB2含量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固脱汤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NO及PGI2发挥抗休克作用.

    作者:赵锦程;韩玉泽;邢继强;田春时;张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近期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

    我院1991~2001年间,胆囊切除术及(或)胆总管探查术347例,其中8例近期再次手术.为总结经验,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斌;赵红宇;曲学延;柳朝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实验室应用

    抗核抗体是以真核细胞胞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目前,医院通常以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或用试剂盒检测抗核抗体的存在.此法造价较高,不适合在教学中采用.本试验探讨了在实验室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的过程,利用荧光显微镜,通过标记第二抗体的方法,检测抗核抗体.通过本实验,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

    作者:李雅江;胡伟新;张吉生;高红;张巍;张德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髁状突骨折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中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颌运动障碍,咬合关系紊乱,如处理不当,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强直,颌骨发育期可发生颌骨发育障碍畸形.本文对我院1999~2001年间收治髁状突骨折21例(29侧)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良富;苗波;马松林;顾亚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强力宁治疗带状疱疹体会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表现为成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疱疹,以神经痛为主要特征.近来我们应用西安京西制药工厂生产的强力宁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简述如下.

    作者:刘贵武;王坤;李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急性胆囊炎CT诊断指标的再认识

    目的:评价现行急性胆囊炎的某些CT诊断指标的实用价值.方法:利用螺旋CT机,测量胆囊的大长径、短径和厚度.结果:手术组胆囊大小CT测平均为8.7cm×3.8cm,术后测平均为6.0cm×2.6cm.囊壁厚CT测0.28±0.07cm,术后测0.43±0.10cm,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囊壁增厚不能作为诊断急性胆囊炎的常见或主要指标.胆囊短径特别是短径/长径的比值可以作为CT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指标.

    作者:张健;胡万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注意力缺陷测试仪检测儿童多动障碍的体会

    儿童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早年发生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如何正确早期检测出本病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许洪伟;林萍;李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